止滑结构及运动理疗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878发布日期:2018-09-01 03:0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理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止滑结构及具有止滑结构的运动理疗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变快及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意识也日渐增强。现有健身器械没有将理疗功能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过程中手指、衣物等容易被健身器械的活动部分所夹住,导致安全性较差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止滑结构及具有止滑结构的运动理疗器具,通过止滑结构让运动理疗器具可立放于地面上,便于存放且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止滑结构,其包括:止滑垫;设于下子管上的横向容纳孔,该横向容纳孔中设有弹性止位部;设于横管上的纵向通孔,下末端穿过纵向通孔的止滑活动杆,该止滑活动杆的上末端具有操作杆固定孔及限位弧形槽,该止滑活动杆的下末端套设第二压簧并与止滑垫固定相连;设置在操作杆固定孔中的操作杆。

其中,所述止滑结构还包括装饰盖板,该装饰盖板上设有行程槽,操作杆的一末端外露出行程槽。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动理疗器具,其包括:

具有理疗功能的理疗鞍座;

通过连接座固定在理疗鞍座下方的运动支撑部,该运动支撑部包括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运动支架和第二运动支架,第一运动支架的上端部和第二运动支架的上端部均枢接于连接座;

第一运动支架和第二运动支架均包括支架管及设于支架管下末端的滑轮,支架管包括依次相连的上子管、中子管和并排设置的两根下子管,在两根下子管下末端设有横管,滑轮设置在横管的两末端;

在下子管与横管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止滑结构。

其中,在两根下子管与中子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架管长度的长度调节结构。

其中,长度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中子管不同高度位置的多个调节孔,连接在两根下子管上末端之间的固定板,第一末端套设第一压簧的调节按钮,该第一压簧通过限位座限位在固定板上。

其中,第一运动支架、第二运动支架均设有弹性部,在第一运动支架的弹性部与第二运动支架的弹性部之间设有限位拉绳。

其中,连接座与理疗鞍座之间还设有减震垫。

其中,理疗鞍座的上表面具有便于使用者就坐的就坐区域,就坐区域具有理疗装置,该理疗装置包括发热体、用于产生远红外线的红外灯圈或/和用于振动按摩的振动电机。

其中,发热体、红外灯圈、振动电机分别位于就坐区域的后端、中部及前端。

其中,该运动支撑部还包括内护板及外裙板,该内护板固定在连接座的下方且位于第一运动支架的上端部与第二运动支架的上端部之间,而外裙板则包覆于第一运动支架上端部的外侧面和第二运动支架的上端部的外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运动支架的支架管由多根子管依次相连而成,方便拆装运输;且子管之间具有便于调节支架管长度的长度调节结构,方便使用者按需调节支架管的长度(或运动支架的高度);并且,在支架管与地面之间设有止滑结构,通过止滑结构将运动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让运动理疗器具可立放于地面上,便于存放且方便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动辅助与理疗辅助相结合的运动理疗器具,在理疗鞍座上设置远红外线及振动按摩的理疗装置,便于使用者在使用运动理疗器具进行运动健身的同时,利用理疗功能来改善使用者的健康。

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合上班族及中老年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运动理疗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运动理疗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运动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支架管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下支架管与止滑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止滑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运动理疗器具包括具有理疗功能的理疗鞍座1和用于支撑理疗鞍座1的运动支撑部4,该理疗鞍座1通过减震垫2固定在运动支撑部4的上端部。其中,理疗鞍座1的上表面具有便于使用者就坐的就坐区域,就坐区域具有理疗装置,通过理疗装置为理疗鞍座1对使用者提供理疗功能。该理疗装置包括发热体、用于产生远红外线的红外灯圈或/和用于振动按摩的振动电机,发热体、红外灯圈、振动电机分别位于就坐区域的后端、中部及前端。

该运动支撑部4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各种坐式运动器械,比如脚踏式运动机、骑马机等。图1和图2所示的运动支撑部4为一个滑动式上下运动机构。该运动支撑部4通过连接座3与理疗鞍座1固定相连,而减震垫2设于连接座3与理疗鞍座1之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运动支撑部4包括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运动支架41和第二运动支架42,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下端部和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下端部均设有滑轮,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上端部和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上端部均可活动的枢接于连接座3,且第一运动支架41位于理疗鞍座1的前端下方而第二运动支架42位于理疗鞍座1的后端下方。该运动支撑部4还包括用于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内护板43及外裙板44,该内护板43固定在连接座3的下方且位于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上端部与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上端部之间,而外裙板44则包覆于第一运动支架41上端部的外侧面和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上端部的外侧面。

以第一运动支架41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运动支架41包括支架管411,支架管411由多根子管构成。图3所示实施例中,支架管411包括依次相连的上子管4211、中子管4212和并排设置的两根下子管4213,在两根下子管4213下末端设有横管4214,滑轮424设置在横管4214的两末端。

并且,在子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架管411长度的长度调节结构426,在下子管4213与横管4214上设有止滑结构427。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以长度调节结构426设置在两根下子管4213与中子管4212之间为例进行说明。长度调节结构426包括:中子管4212的不同高度位置设有多个调节孔42121;连接在两根下子管4213上末端之间的固定板4261、第一末端套设第一压簧4262的调节按钮4264,该第一压簧4262通过限位座4263限位在固定板4261上。第一压簧4262给调节按钮4264一个弹力,让调节按钮4264的第二末端从中子管4212的其中一个调节孔42121中露出,从而实现将中子管4212与两根下子管4213固定相连。当朝向调节孔42121内按压调节按钮4264时,中子管4212与两根下子管4213之间可活动以改变调节按钮4264与不同位置的另一个调节孔42121相连,从而达到改变支架管411长度的目的。

结合图4-图6所示。止滑结构427包括:止滑垫4273;设于下子管4213上的横向容纳孔42131,该横向容纳孔42131中设有弹性止位部4275(比如,弹性止位部4275为一个弹性凸点外露出横向容纳孔42131的弹片);设于横管4214上的纵向通孔42141,下末端穿过纵向通孔42141的止滑活动杆4271,该止滑活动杆4271的上末端具有操作杆固定孔42711及限位弧形槽42712,该止滑活动杆4271的下末端套设第二压簧4272后与止滑垫4273固定相连;设置在操作杆固定孔42711中的操作杆4274。

向下按压操作杆4274使操作杆4274向下运动,带动止滑活动杆4271向下运动从而第二压簧4272被进一步压缩,直到外露出横向容纳孔42131的弹性止位部4275卡持在限位弧形槽42712中,操作杆4274无法继续向下按下,此时止滑垫4273与地面接触,通过止滑垫427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对第一运动支架41或第二运动支架42起到止滑作用。反之,当需要使用运动理疗器具时,向上推动操作杆4274让弹性止位部4275从限位弧形槽42712脱离,止滑活动杆4271在第二压簧4272向上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让止滑垫4273脱离地面而解除止滑。

另外,还包括用于包覆止滑结构427以提高产品外形美观的装饰盖板428,该装饰盖板428上设有对应操作杆4274上下行程范围的行程槽4281,操作杆4274的一末端外露出行程槽4281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

使用时,使用者跨坐在理疗鞍座1上,使用者胯部跨坐在理疗鞍座1上表面的就坐区域,当使用者胯部向下用力时,理疗鞍座1分别对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产生一个向下作用力,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依据各自的滑轮做分离运动,从而带动理疗鞍座1向下运动,当使用者从下蹲状态向上运动至站立时,使用者的自身重力停止对理疗鞍座1产生向下作用力,通过在,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均具有弹性部以拉动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做靠拢运动,从而使用者在周而复始的上下运动过程中利用运动理疗器具尤其对胯部和腰部进行锻炼和理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