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646发布日期:2018-09-11 20:4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脱髓鞘疾病、锥体外系疾病、遗传性疾病、神经一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中毒,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综合征如头痛、癫痫、颅内高压综合征,而这些疾病容易引起偏瘫等症状,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都伴有肢体障碍,对肢体进行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临床中发现,上肢采用拉力等训练方式,下肢采用蹬踩等力量训练方式。

医学上认为神经修复需要对肌肉的灵敏度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康复的目的,而不同的患者的力气大小不同,同一患者不同训练时期的力气大小也不同,这样在患者进行力量康复训练时,需要能够对受力大小进行调节,且由于不同的患者身高不同,装置也需要具备高度调节作用,使得装置可以满足更大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对训练受力大小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对座椅高度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后到前依次设置有气压伸缩杆、滑轨和固定挡板,且滑轨位于固定挡板后侧中心处,所述气压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椅座,所述椅座的顶部后侧设置有靠板,所述滑轨上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训练座,所述训练座的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踏板,所述训练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绳固定耳;

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挡板的前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插接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左侧与活动板上的螺纹孔相螺接,所述活动柱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活动板与固定挡板之间,所述活动柱的圆周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活动柱的前端外壁螺接有限位套。

优选地,上述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厚度为3-5cm。

优选地,上述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靠板的前侧壁嵌合安装有磁疗垫。

优选地,上述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所述踏板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地,上述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限位套的后侧设置有橡胶圈。

优选地,上述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两组所述活动板上均设置有三组螺纹孔,所述通孔为相同结构的六组,且每组通孔与每组螺纹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增减活动柱和弹簧来调节训练受力的大小,进而可以满足不同力气大小的患者使用需要,且可以满足患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调节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气压伸缩杆可以调节椅座的高度,进而可以在调节范围内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需要,进而使得本装置的使用适应性更强。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气压伸缩杆、3-滑轨、4-固定挡板、401-通孔、5-椅座、6-靠板、7-滑块、8-训练座、9-踏板、10-撑架、11-弹性绳固定耳、12-活动板、121-螺纹孔、13-活动柱、131-外螺纹、132-限位套、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从后到前依次设置有气压伸缩杆2、滑轨3和固定挡板4,且滑轨3位于固定挡板4后侧中心处,气压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椅座5,椅座5的顶部后侧设置有靠板6,滑轨3上活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顶部设置有训练座8,训练座8的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踏板9,训练座8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绳固定耳11;滑块7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活动板12,活动板12的前侧壁开设有螺纹孔121,固定挡板4的前侧壁开设有通孔401,通孔401的内腔插接有活动柱13,且活动柱13的左侧与活动板12上的螺纹孔121相螺接,活动柱13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位于活动板14与固定挡板4之间,活动柱13的圆周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螺纹孔121相配合的外螺纹131,活动柱13的前端外壁螺接有限位套132。

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厚度为3-5cm,橡胶垫可以增加底座1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装置在使用时稳定性更高,且可以对底座1进行保护,靠板6的前侧壁嵌合安装有磁疗垫,磁疗垫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磁疗作用,踏板9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来增加患者脚部与脚踏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患者进行训练,限位套131的后侧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可以对限位套131进行保护作用,两组活动板12上均设置有三组螺纹孔121,通孔401为相同结构的六组,且每组通孔401与每组螺纹孔121一一对应,每组对应的通孔401和螺纹孔121的中心点连线均与固定挡板4后侧壁相垂直,这样使得在进行训练时活动柱13在使用时可以在水平面内进行垂直于固定挡板4的抽插运动。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使用前,通过气压伸缩杆2的伸缩运动,可以带动着座椅5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可以在调节范围内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需要,进而使得本装置的使用适应性更强,再通过增减活动柱13和弹簧14可以来调节训练受力的大小,进而可以满足不同力气大小的患者使用需要,且可以满足患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调节需要,在对活动柱13安装时,活动柱13的后端通过外螺纹131与活动板12上的螺纹孔121相螺接,使得活动柱13固定在活动板12,弹簧14套接在活动柱13上,而活动柱13通过固定挡板4上的通孔401贯穿固定挡板4,再通过限位套132螺接在活动柱13贯穿固定挡板4的一端上,患者进行腿部神经康复训练时,坐在座椅5上,蹬踩训练座8两侧的踏板9,使得训练座8通过滑块7沿着滑轨3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板12挤压着弹簧14向固定挡板4一侧进行移动,活动柱13通过通孔401伸出固定挡板4,患者缓缓放松踏板9,活动板12在弹簧14的作用下,进行复位,而限位套132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患者可以根据通过安装在支撑架10上的弹性绳固定耳11进行上肢康复训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