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303发布日期:2018-11-07 20:5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



背景技术:

运动护具,能够保护运动员的经常活动的身体部位免受伤害。现有的运动护具分有护肘、护肩以及护膝,是专业运动保护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于东护具的材质都为贴合发泡棉与塑胶保护件,形状在生产时即固定,该运动护具在使用过程中耐撞击能力较差,受撞击时会容易造成碎裂,或者被尖锐物体所穿刺,大大降低了护具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具有透气性好、使用舒适的优点,并且能够在使用时直接塑形,更贴合不同人体的不同防护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从上至下依次为保护层、玻璃纤维塑形层和人体贴合防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立体网布或者针织面料,所述玻璃纤维塑形层为由浸渍有水固化聚氨酯的玻璃纤维布层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塑形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为立体网布或带孔弹性泡沫或者PU材料,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贴紧人体皮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纤维布层由5~10层玻璃纤维布叠加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克重为90~300 g/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的克重为90~300 g/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保护层的上部缝合有起到固定作用的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由保护层、玻璃纤维塑形层和人体贴合防护层构成,采用由浸渍有水固化聚氨酯的玻璃纤维布层构成玻璃纤维塑形层,并且在其上开设若干透气孔,增加了运动护具整体的透气性,玻璃纤维塑形层可快速固化,在水固化聚氨酯的液化状态下较为柔软,并且根据所需固定的部分任意调节固化形状,玻璃纤维塑形层固化后强度较高、韧性较强,增加了运动护具的使用寿命、抗击打能力;人体贴合防护层与皮肤紧贴,立体网布或带孔泡沫板较为柔软,增加了使用舒适度,长期与皮肤摩擦也不会造成皮肤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中护具主体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保护层,2、玻璃纤维塑形层,3、人体贴合防护层,4、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从上至下依次为保护层1、玻璃纤维塑形层2和人体贴合防护层3,所述保护层1为带印刷或者无印刷的立体网布或针织面料,所述玻璃纤维塑形层2为由浸渍有水固化聚氨酯的玻璃纤维布层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塑形层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3为立体网布或带孔泡沫板,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3贴紧人体皮肤。

所述玻璃纤维布层由5~10层玻璃纤维布叠加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塑形层2浸渍水固化聚氨酯,其中水固化聚氨酯的重量占整个玻璃纤维塑形层2重量的30~60%,所述保护层1的克重为90~300g/m2,所述人体贴合防护层3的克重为90~300 g/m2,上述保护层1、玻璃纤维塑形层2和人体贴合防护层3根据实际尺寸规格,不同部位,小孩、大人等不同实用对象和场景会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塑形层2中的玻璃纤维布优选为7 层,保护层1的克重优选为180 g/m2,人体贴合防护层3的克重优选为200 g/m2

在所述保护层1的上部缝合有起到固定作用的魔术贴4, 可以将护具固定在任意需要防护的人体部位。图1为可塑形透气运动护具摊开时的形状,魔术贴4缝合之处为近似矩形,环绕于人体关节处。

本实用新型易塑形高透气运动护具,由保护层1、玻璃纤维塑形层2和人体贴合防护层3构成,采用由浸渍有水固化聚氨酯的玻璃纤维布层构成玻璃纤维塑形层2,并且在其上开设若干透气孔,增加了运动护具整体的透气性,玻璃纤维塑形层2可快速固化,在水固化聚氨酯的液化状态下较为柔软,并且根据所需固定的部分任意调节固化形状,玻璃纤维塑形层2固化后强度较高、韧性较强,增加了运动护具的使用寿命、抗击打能力;人体贴合防护层3与皮肤紧贴,立体网布或带孔泡沫板较为柔软,增加了使用舒适度,长期与皮肤摩擦也不会造成皮肤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