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046发布日期:2018-12-14 22:2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足训练康复机,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包括:一基座,其设置一踩踏设备;一手部旋转设备,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基座且邻近所述踩踏设备的支撑杆、一伸缩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伸缩支撑杆及一枢设于所述伸缩支撑杆一端的手部转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杆及所述伸缩支撑杆之间设置一定位件;一足部旋转设备,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固定杆、一伸缩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伸缩固定杆及一枢设于所述伸缩固定杆一端的足部转动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杆及所述伸缩固定杆之间设置一定位固定件;及一手持设备,其设置于所述伸缩固定杆以通过所述伸缩固定杆同步改变高度。

所述手部转动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一端的枢轴件、二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一端枢接于所述枢轴件及二握把,各所述握把枢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

所述足部转动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一端的枢轴、二连杆,各所述连杆一端枢接于所述枢轴及二踏板,各所述踏板枢接于所述连杆另一端。

所述手持设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伸缩固定杆上的第一枢接部、一具一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枢接以改变旋转方向的第二枢接部的套接管、一套设于所述套接管以改变长度的伸缩杆及二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手握部,所述套接管及所述伸缩杆之间设置一锁固调整件。

所述基座设置多个轮体。

所述伸缩固定杆形成多个固定孔以及所述固定杆形成一可与各所述固定孔相对位置设置以供一插销穿入定位的插入孔。

还包括一重力调整装置,其安装设置于所述手部旋转设备以及所述足部旋转设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利用多个轮体任意移动位置,以便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能在不离开病房的情况下利用手部旋转设备及足部旋转设备进行手部或足部的康复,增加了便利性以及可利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旋转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足部旋转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1,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1主要由基座10、手部旋转设备12、足部旋转设备14及手持设备16组成,其中基座10设置一踩踏设备100以及多个轮体102,手部旋转设备12则包括有支撑杆120、伸缩支撑杆122及手部转动组件124,支撑杆120固定于基座10且邻近踩踏设备100,伸缩支撑杆122则伸缩设置于支撑杆120,至于手部转动组件则枢设于伸缩支撑杆122一端,其中所述支撑杆120及所述伸缩支撑杆122之间设置一定位件126,所述手部转动组件124主要包括有枢轴件1240、二连接杆1242及二握把1244,其中枢轴件1240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20一端,各连接杆1242一端枢接于所述枢轴件1240,各握把1244则枢接于所述连接杆1242另一端。

此外,足部旋转设备14包括固定杆140、伸缩固定杆142及足部转动组件144,其中固定杆140固定于所述基座10,而伸缩固定杆142则伸缩设置于固定杆140,位于固定杆140及伸缩固定杆142之间设置一定位固定件146,以及伸缩固定杆142形成多个固定孔1420,各所述固定孔1420与固定杆140上形成的单一插入孔1400相对位置设置以供一插销1402穿入定位,而在伸缩固定杆142一端枢设有足部转动组件144,其中足部转动组件144主要包括有枢轴1440、二连杆1442及二踏板1444,其中枢轴1440设置于固定杆140,各连杆1442一端枢接于枢轴1440,而二踏板1444各自枢接于所述连杆1442另一端。

另外,手持设备16则设置于所述伸缩固定杆142通过所述伸缩固定杆142同步改变手持设备16手握的高度,手持设备16主要包括有第一枢接部160、第二枢接部162、套接管164、伸缩杆166及手握部168,其中第一枢接部160设置于所述伸缩固定杆142,而套接管164具有第二枢接部162,第二枢接部162与第一枢接部160相互枢接,至于伸缩杆166则套设于所述套接管164以改变长度,各手握部168则设置在伸缩杆166,其中所述套接管164及所述伸缩杆166之间设置一锁固调整件167。

所述手部旋转设备12以及足部旋转设备14分别设置有重力调整装置18,所述重力调整装置18最主要是增加手部转动组件124以及足部转动组件144在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借此可以改变手部转动组件124以及足部转动组件144在转动时的重力,重力调整装置18除了可以改变手部转动组件124以及足部转动组件144在转动时的阻力之外,也可当旋转速度过快时,进行减速,避免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如图3所示,以使用手部旋转设备12为例,手部旋转设备12主要是安装设置在基座10并邻近踩踏设备100,患者可依照个人身高、坐的距离以及身体状况来调整手部转动组件124中握把1244的高度,调整握把1244高度时必须先将锁固在支撑杆120及伸缩支撑杆122之间的定位件126松开,此时原本被固定位置的伸缩支撑杆122则呈现自由活动的状态,因此在调整伸缩支撑杆122长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握把1244高度,确定握把1244高度后则将定位件126锁紧,让伸缩支撑杆122再次固定位置,完成握把1244高度调整后,患者则可自行将脚踩踏在踩踏设备100,手握住握把1244后开始画圆的方式往前或往后转动手部旋转设备12。手部旋转设备12中的连接杆1242设置于一前一后的水平位置,各连接杆1242与枢轴件1240之间通过轴承作为转动,而各连接杆1242利用锁固件锁固安装在轴承结构上,借此可让连接杆1242保持固定的一前一后的水平位置,在对连接杆1242施力时通过轴承可顺利且顺畅的以画圆的路径转动,进而达到康复的最佳效果。

如图4所示,以使用足部旋转设备14为例,足部旋转设备14主要是安装设置在基座10并邻近手部旋转设备12,患者可依照个人身高、坐的距离以及身体状况来调整足部转动组件144中踏板1444的高度,调整踏板1444高度时必须先将锁固在固定杆140及伸缩固定杆142之间的定位固定件146松开,此时原本被固定位置的伸缩固定杆142则呈现自由活动的状态,因此在调整伸缩固定杆142长度的同时也改变了踏板1444高度,确定踏板1444高度后则将定位固定件146锁紧,让伸缩固定杆142再次固定位置,完成踏板1444高度调整后,患者则可自行将脚踩踏在踏板1444,手握住手持设备16,此时通过足部转动组件144主要包括有枢轴1440、二连杆1442及二踏板1444,其中枢轴1440设置于固定杆140,各连杆1442一端枢接于枢轴1440,而二踏板1444各自枢接于所述连杆1442另一端。

通过脚踩踏在踏板1444后开始以画圆的方式往前或往后转动足部转动组件144。足部转动组件144中的各连杆1442设置于一前一后的水平位置,各连杆1442与枢轴1440之间通过轴承作为转动,而各连杆1442利用锁固件锁固安装在轴承结构上,借此可让连杆1442保持固定的一前一后的水平位置,在对连杆1442施力时通过轴承可顺利且顺畅的以画圆的路径转动,进而达到康复的最佳效果。

伸缩固定杆142形成多个固定孔1420,各所述固定孔1420与固定杆140上形成的单一插入孔1400相对位置设置以供一插销1402穿入定位

与此同时,手持设备16对于患者的握持高度及距离可通过第一枢接部160与第二枢接部162的相互枢转改变手持设备16中手握部168的前后距离,至于高度调整则通过套接管164与伸缩杆166的结构组合。首先必须先将锁固在套接管164及所述伸缩杆166之间设置一锁固调整件167松开,此时原本被固定位置的伸缩杆166则呈现自由活动的状态,因此在调整伸缩杆166长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手握部168高度,确定手握部168高度后则将锁固调整件167锁紧,让伸缩杆166再次固定位置。通过上述结构可调整最佳且最舒适的康复姿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医疗用手足训练康复机,利用多个轮体任意移动位置,以便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能在不离开病房的情况下利用手部旋转设备及足部旋转设备进行手部或足部的康复,增加了便利性以及可利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