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双层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598发布日期:2018-11-16 21:2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双层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双层球。



背景技术:

目前,玩具气球多是单一充气式的,吸引力较低。在夜间庙会等场合使用更是缺乏观赏性。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外层球内套放内塞球,外层球表面绕设LED灯线,内充惰性气体。外层球采用拉线扎口并采用球托固定,拉线穿过球托与电池盒连接。夜间使用时,手持电池盒,打开LED灯,球体飘起观赏性极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双层球,包括透明的外层球及位于所述外层球内部的至少一内塞球;所述外层球的出口采用拉线扎起;所述外层球的扎口处采用球托固定;

所述外层球的外表面绕设LED灯线;所述LED灯线连接电池盒;

所述球托包括托环和托套;所述托环和托套采用支杆连接;所述托环固定所述外层球;所述支杆绕设所述LED灯线;所述托套为空心管,且所述拉线穿过托套与所述电池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托套套接塑料杆;所述塑料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电池盒;所述塑料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LED灯线穿设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塑料杆为多节,且每两节塑料杆之间采用管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外层球和内塞球均充填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外层球和内塞球均充填惰性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球托为塑料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LED灯线为单色或彩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外层球采用环保PVC材料制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双层球,所述外层球采用TPU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外层球内套放内塞球,外层球表面绕设LED灯线,内充惰性气体。外层球采用拉线扎口并采用球托固定,拉线穿过球托与电池盒连接。夜间使用时,手持电池盒,打开LED灯,球体飘起观赏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球托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外层球,2-内塞球,3-LED灯线,4-球托,41-托环,42-支杆,43-托套;5-电池盒,6-拉线,7-塑料杆,8-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双层球,包括透明的外层球1以及位于所述外层球1内部的至少一内塞球2;所述外层球1的出口采用拉线6扎起;所述外层球1的扎口处采用球托4固定;

参见图2,所述外层球1的外表面绕设LED灯线3;所述LED灯线3连接电池盒5。

参见图4,所述球托4包括托环41和托套43;所述托环41和托套43采用支杆42连接;所述托环41固定所述外层球1;所述支杆42绕设所述LED灯线3;所述托套43为空心管,且所述拉线6穿过托套43与所述电池盒5连接。

采用拉线6连接电池盒5分担拉力,避免拉坏LED灯线3,增加使用寿命。

更好的,所述外层球1采用TPU或环保PVC材料制作。

为控制重量,优选的是,所述球托4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外层球1和内塞球2均充填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或氖气,既能使球飘起又避免球体遇明火爆炸,确保安全。

所述LED灯线3为单色或彩色。

夜间,手持电池盒5,球体飘起并接通打开LED灯线3,观赏效果极佳。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托套43套接塑料杆7;所述塑料杆7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电池盒5;所述塑料杆7为中空结构,且所述LED灯线3穿设其中;

所述塑料杆7为透明材质,增加观赏性。

根据规格的不同,也为了穿线方便,可以采用多节塑料杆7,且每两节塑料杆7之间采用管套8连接。

由于采用塑料杆7,球体无需飘起,为控制制作成本,更好的,所述外层球1和内塞球2均充填空气。

本实用新型充气后,只需气嘴拉一下,拧几圈,打结拉紧即可自行闭气。外层球内除了放置内塞球外,还可以放卡通球、羽毛、亮片、花瓣等装饰物。

本实用新型填充的气体可以是空气、氢气或氦气。充空气,球不飘起,使用球托固定;充氢气或氦气球可以飘起,无需固定;只是氢气易爆有一定危险性,需谨慎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安全性高的氦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外层球内套放内塞球,外层球表面绕设LED灯线,内充惰性气体。外层球采用拉线扎口并采用球托固定,拉线穿过球托与电池盒连接。夜间使用时,手持电池盒,打开LED灯,球体飘起观赏性极强。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