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9040发布日期:2018-12-07 22:3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锻炼者在进行肌肉训练时,既要完成杠铃片的卧推运动以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也需要完成手臂的弯曲运动来锻炼肱二头肌。目前,锻炼者常在健身房进行两项运动的训练。但是,完成两相运动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设备,一方面在健身房锻炼需要等待其他锻炼者使用完设备,另一方面较大的设备并不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栓、支撑架、靠枕、上连杆、下连杆、上弹簧、下弹簧、托板、杠铃片和把手;所述的固定板为矩形金属板,并且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四个所述的固定螺栓与支撑架连接;所述的靠枕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顶面;所述的靠枕为矩形密封腔体,并且所述的靠枕内部填充有棉花;所述的上连杆为矩形金属杆;所述的上连杆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下方,并且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铰接;所述的下连杆为矩形金属杆;所述的下连杆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远离所述的固定板一端铰接,并且所述的下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的托板铰接;一对所述的上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连接;一对所述的下弹簧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下连杆连接;所述的托板为矩形金属板,并且所述的托板顶面中心设置有圆形安装柱;所述的杠铃片为环形体结构,并且若干所述的杠铃片插装在所述的安装柱上;所述的把手为“冂”形体,横截面为圆形,并且一对所述的把手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在所述的托板两侧。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上弹簧包括上弹簧主体、上弹簧第一端部和上弹簧第二端部,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下弹簧包括上弹簧主体、下弹簧第一端部和下弹簧第二端部,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上弹簧与所述的下弹簧尺寸相同。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一对固定板连接部;所述的上连杆中部设置有一对上连杆上连接部,并且底部设置有一对上连杆下连接部;所述的下连杆中部设置有一对下连杆连接部;所述的上弹簧第一端部与所述的固定板连接部连接,并且所述的上弹簧第二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部连接;所述的下弹簧第一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下连接部连接,并且所述的下弹簧第二端部与所述的下连杆连接部连接。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固定板连接部、上连杆上连接部、上连杆下连接部和下连杆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相同。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杠铃片内径大于所述的安装柱直径。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还包括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大于所述的安装柱直径;所述的限位板与所述的安装柱为螺丝连接。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还包括海绵套;所述的海绵套为圆筒结构;所述的海绵套内径与所述的把手直径相同,并且所述的海绵套设置在所述的把手周壁上。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还包括安全绳;所述的安全绳一端连所述的固定板,另一端连所述的托板。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安全绳长度小于所述的上连杆和下连杆长度之和。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上连杆尺寸与所述的下连杆尺寸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实用新型的肌肉训练设备,锻炼者既能实现手臂肌肉的举升训练,也能实现手臂肌肉的弯曲训练,真正做到“一器多用”的效果;同时,锻炼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条件增加或者减少杠铃片的数量,使得该训练设备更加人性化;最后,该训练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适合锻炼者的日常生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包括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包括固定板1、固定螺栓2、支撑架3、靠枕4、上连杆5、下连杆6、上弹簧7、下弹簧8、托板9、杠铃片10和把手11;所述的固定板1为矩形金属板;并且所述的固定板1通过四个所述的固定螺栓2与支撑架3连接;所述的靠枕4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1顶面;所述的靠枕4为矩形密封腔体,并且所述的靠枕4内部填充有棉花;所述的上连杆5为矩形金属杆;所述的上连杆5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1下方,并且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1铰接;所述的下连杆6为矩形金属杆;所述的下连杆6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5远离所述的固定板1一端铰接,并且所述的下连杆6另一端与所述的托板9铰接;一对所述的上弹簧7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5连接;一对所述的下弹簧8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杆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下连杆6连接;所述的托板9为矩形金属板,并且所述的托板9顶面中心设置有圆形安装柱901;所述的杠铃片10为环形体结构,并且若干所述的杠铃片10插装在所述的安装柱901上;所述的把手11为“冂”形体,横截面为圆形,并且一对所述的把手11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在所述的托板9两侧。

所述的上弹簧7包括上弹簧主体701、上弹簧第一端部702和上弹簧第二端部703,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下弹簧8包括上弹簧主体801、下弹簧第一端部802和下弹簧第二端部803,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上弹簧7与所述的下弹簧8尺寸相同,能够提高弹簧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减少了维修及维护成本。

所述的固定板1设置有一对固定板连接部101;所述的上连杆5中部设置有一对上连杆上连接部501,并且底部设置有一对上连杆下连接部502;所述的下连杆6中部设置有一对下连杆连接部601;所述的上弹簧第一端部702与所述的固定板连接部101连接,并且所述的上弹簧第二端部703与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部501连接;所述的下弹簧第一端部802与所述的上连杆下连接部502连接,并且所述的下弹簧第二端部803与所述的下连杆连接部601连接,能够对所述的托板9以及杠铃片10进行支撑和复位的作用。

所述的固定板连接部101、上连杆上连接部501、上连杆下连接部502和下连杆连接部601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相同,能够保护弹簧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

所述的杠铃片10内径大于所述的安装柱901直径,保证所述的杠铃片10能够顺利安装到所述的安装柱901上。

还包括限位板12;所述的限位板12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大于所述的安装柱901直径;所述的限位板12与所述的安装柱901为螺丝连接,防止在进行锻炼时所述的杠铃片10从所述的安装柱901中滑脱而造成潜在的人员伤害事故。

还包括海绵套13;所述的海绵套13为圆筒结构;所述的海绵套13内径与所述的把手11直径相同,并且所述的海绵套13设置在所述的把手11周壁上,有效增加锻炼者的锻炼舒适程度。

还包括安全绳14;所述的安全绳14一端连所述的固定板1,另一端连所述的托板9,防止弹簧失效时,造成所述的托板9下塌珊伤人的情况。

所述的安全绳14长度小于所述的上连杆5和下连杆6长度之和,确保所述的上、下连杆失效不会砸伤训练设备下方的人员。

上述的一种手臂肌肉训练设备,其中,所述的上连杆5尺寸与所述的下连杆6尺寸相同,能够提高连杆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减少了维修及维护成本。

卧推时,锻炼者平躺在所述的支撑架3内侧、所述的托板9下方;然后,锻炼者根据自身的锻炼需求,增减所述的杠铃片10的数量;最后,双手接触所述的托板9底面,完成卧推运动;弯曲时,锻炼者弯曲身体使其前胸紧贴所述的靠背4;然后,锻炼者根据自身的锻炼需求,增减所述的杠铃片10的数量;最后,锻炼者双手握住所述的把手11并缓慢将所述的托板9拉起,完成手臂弯曲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实用新型的肌肉训练设备,锻炼者既能实现手臂肌肉的举升训练,也能实现手臂肌肉的弯曲训练,真正做到“一器多用”的效果;同时,锻炼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条件增加或者减少杠铃片的数量,使得该训练设备更加人性化;最后,该训练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适合锻炼者的日常生活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