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712发布日期:2019-01-13 17:0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



背景技术:

婴幼儿用爬行垫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能够给宝宝玩耍的空间,现有的爬行垫有些会加入音乐功能或者是识图识字的功能,从而提高婴幼儿在爬行垫上玩耍的乐趣,但是此种方式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方式,并无法提供更加的其他用处。现在在一些早教场所,利用探索隧道的方式来锻炼婴幼儿爬行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了效果,在家庭中单独搭建该种设施显然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包括垫子,在垫子的侧部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截面为倒梯形,在垫子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隧道棚和凸台,所述隧道棚包括棚体,在棚体的两端设有弧形支撑杆,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卡装在连接槽内;在隧道棚的下方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通过魔术贴粘结在垫子上;所述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在凸台本体上穿过一连接带,连接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卡装在连接槽内;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魔术贴,魔术贴连接一V形拐角,V形拐角的另一端设有一与连接槽配合设置的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垫子包括首尾相连的若干垫子本体,在垫子本体四周设有连接槽,相邻的垫子之间利用卡结块相连,所述卡结块的两端与连接槽过盈配合相连。

优选的,在垫子和凸台的上表面还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XPE层。

优选的,所述弧形凸起上设有防滑橡胶颗粒。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隧道棚以及与隧道棚配合设置的弧形凸起,加之在凸台上设有婴幼儿感兴趣的物品或者零食,使得婴幼儿在玩耍时,能够逐步通过弧形凸起,同时通过隧道棚,而隧道棚的压迫感能够迫使婴幼儿快速通过。实践证明,弧形凸起能够利于婴幼儿练习爬行动作,且棚体采用搭接方式,使得婴幼儿在隧道棚能够随时得到看护人的帮助,不至于哭泣甚至是产生危险,采用连接件进行各个组件的连接,连接件的一头通过魔术贴连接被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头通过过盈连接,提高整体的紧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示意图;

图3为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中,1、垫子,2、连接槽,3、棚体,4、弧形支撑杆,5、连接件,6、弧形凸起,7、凸台本体,8、连接带,9、魔术贴,10、V形拐角,1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婴幼儿探索能力锻炼玩具,包括垫子1,在垫子1的侧部设有若干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的截面为倒梯形,在垫子1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隧道棚和凸台,所述隧道棚包括棚体3,在棚体3的两端设有弧形支撑杆4,弧形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5卡装在连接槽2内;在隧道棚的下方设有弧形凸起6,所述弧形凸起6通过魔术贴9粘结在垫子1上;所述凸台包括凸台本体7,在凸台本体7上穿过一连接带8,连接带8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5卡装在连接槽2内;所述连接件5一端设有魔术贴9,魔术贴9连接一V形拐角10,V形拐角10的另一端设有一与连接槽2配合设置的连接块11。

所述连接块11与连接槽2过盈配合。提高安装时的紧固度。

所述垫子1包括首尾相连的若干垫子本体,在垫子本体四周设有连接槽2,相邻的垫子1之间利用卡结块相连,所述卡结块的两端与连接槽2过盈配合相连。提高本装置的模块化特性,使得拓展更加方便。

在垫子1和凸台的上表面还设有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为XPE层。提高舒适度。

所述弧形凸起6上设有防滑橡胶颗粒。便于婴幼儿顺利通过隧道棚。

使用时,首先将弧形凸起6通过设在其下方的魔术贴9与垫子1上的魔术贴9配合相连,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即垫子1相对应的连接槽2上,分别将连接件5的连接块11卡接到连接槽2内,然后依次利用连接件5另一侧的魔术贴9连接两弧形支撑杆4、连接带8,在两弧形支撑杆4上搭装上棚体3,在连接带8上穿装上凸台本体7,然后在凸台本体7上放上婴幼儿喜欢的物品或食物,再把婴幼儿放置在另一端,在看护人的看护之下,婴幼儿在凸台本体7上的物品以及看护人的引导之下,逐步爬上弧形凸起6,由于弧形凸起6的坡面性质,利于婴幼儿联系爬行,在最高点后,若婴幼儿无法掌握平衡,此时看护人可以打开棚体3,将婴幼儿抱出,否则可以等婴幼儿通过整个隧道棚,然后再将婴儿抱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