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瑜伽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2450发布日期:2018-11-20 19:3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瑜伽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瑜伽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修身养性理念的逐步增强,瑜伽运动也越来越盛行,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进行瑜伽运动时,除了最基本的瑜伽垫,人们经常还会使用到瑜伽球,瑜伽球弹性大,应用范围广,但存在难掌控的缺点,让许多不能掌握其使用技巧的人望而却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瑜伽轮,相较于瑜伽球更容易掌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瑜伽轮,包括内圈轮、外圈轮和手握杆,所述内圈轮外围均匀设置有一圈齿轮轴Ⅰ,且于内圈轮上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位于内圈轮一条直径的两端,所述外圈轮内侧设置有一圈可与齿轮轴Ⅰ无缝啮合的齿轮轴Ⅱ,外圈轮外侧包裹有一层软质垫圈,所述外圈轮内侧于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盲孔,所述两个盲孔位于外圈轮一条内径的两端,且两个盲孔的直径与两个通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外圈轮套在内圈轮外,并通过齿轮轴Ⅰ和齿轮轴Ⅱ无缝啮合在一起,所述两个通孔和两个盲孔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手握杆两端分别穿过通孔和盲孔,与内圈轮和外圈轮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杆包括主心杆和防滑垫,所述主心杆两端较细,自两端至中间位置逐步变粗,所述防滑垫共有两块,一上一下固定包覆在主心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外圈轮和内圈轮通过齿轮轴Ⅰ和齿轮轴Ⅱ无缝啮合在一起,使用时软质垫圈与人体接触,充分保证了使用舒适度,也可将外圈轮和内圈轮分开使用,分开使用时内圈轮上的齿轮轴Ⅰ与人体接触,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一物多用,使用范围较广;2、手握杆更方便瑜伽轮的拿放,也方便外圈轮和内圈轮的分合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圈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圈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圈轮,2、外圈轮,3、手握杆,11、齿轮轴Ⅰ,12、通孔,21、齿轮轴Ⅱ,22、软质垫圈,23、盲孔,31、主心杆,3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瑜伽轮,包括内圈轮1、外圈轮2和手握杆3,内圈轮1外围均匀设置有一圈齿轮轴Ⅰ11,且于内圈轮1上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通孔12,两个通孔12位于内圈轮1一条直径的两端,外圈轮2内侧设置有一圈可以与齿轮轴Ⅰ11无缝啮合的齿轮轴Ⅱ21,外圈轮2外侧包裹有一层软质垫圈22,外圈轮2内侧于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盲孔23,两个盲孔23位于外圈轮2一条内径的两端,且两个盲孔23的直径与两个通孔12的直径大小一致,外圈轮2套在内圈论1外,并通过齿轮轴Ⅰ11和齿轮轴Ⅱ21无缝啮合在一起,两个通孔12和两个盲孔23位于一条直线上,手握杆3包括主心杆31和防滑垫32,主心杆31两端较细,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粗,防滑垫32共有两块,一上一下固定包覆在主心杆31上。

上述一种瑜伽轮,使用时既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又可将内圈轮1和外圈轮2分开使用,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时,软质垫圈22直接与人体接触,使用舒适度较高,分开使用时,只需握住手握杆3,垂直向上提,即可将内圈轮1和外圈轮2分开,单独使用内圈轮1时,与人体接触的是齿轮轴Ⅰ11,在使用过程中可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