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9807发布日期:2019-01-22 22:38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肩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对于初级健身爱好者,固定器械练习是安全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肌肉感觉的方式,肩部练习最典型的是坐姿推肩(seated chest press),它可以有效的提高胸部肌肉的感觉,提高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力量,为今后进行哑铃杠铃卧推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坐姿推肩训练器,一般都不设有坐垫调节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根据自身的身高与训练强度来调节坐垫,降低了训练器的舒适性,且未安装PU把手,操作者手掌与训练器之间的摩擦力不够,防滑作用不佳,训练者不易根据所要训练的部位来变换手握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都不设有坐垫调节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根据自身的身高与训练强度来调节坐垫,降低了训练器的舒适性,且未安装PU把手,操作者手掌与训练器之间的摩擦力不够,防滑作用不佳,训练者不易根据所要训练的部位来变换手握方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架和小门组件,所述训练器主架的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小门组件,所述训练器主架正面中部的上侧螺丝连接有靠垫,所述训练器主架底部紧密焊接有水平的底连接组,所述底连接组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紧密焊接有方板底脚,所述底连接组上侧的右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相对称的圆配重,所述圆配重的左侧与底连接组的上部活动连接有相对应的动臂组合,所述动臂组合左侧的末端均卡接有圆管塞,所述动臂组合内侧的左部紧密焊接有相匹配的PU把手,所述小门组件右表面的靠下位置活动连接有伸缩皮带,所述小门组件的内部中心位置连接有配重片,所述小门组件的四侧边缘均套接有绒砂保护套,所述小门组件的后表面紧密焊接有后护板。

优选的,所述训练器主架的右侧靠近小门组件的位置螺母连接有侧连接组,所述侧连接组左侧的正面紧密焊接有张紧滑轮。

优选的,所述底连接组上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坐垫调节组,所述坐垫调节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坐垫。

优选的,所述动臂组合与训练器主架之间卡扣连接有传动组,所述传动组的前后两侧均螺栓连接有传动杆。

优选的,所述小门组件正面的下部有螺栓连接有下护盖,所述下护盖下表面的两侧套接有塑料地脚。

优选的,所述小门组件正面的中部卡接有前护板,所述前护板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护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PU把手的设置,使用者双手握住PU把手时,双手可以更好的操作训练器,有效的提高了操作者手感,再配合训练器主架正面中部上侧螺丝连接的靠垫,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训练器的舒适性,通过坐垫调节组的设置,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身高来调节坐垫高度,再配合底连接组正面的底部两侧均紧密焊接的方板底脚,增加了底架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与防滑作用,通过伸缩皮带的设置,使用者需克服皮带的回弹力,再配合小门组件的内部中心位置连接的配重片,提高了训练器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训练器主架;2-伸缩皮带;3-侧连接组;4-底连接组; 5-动臂组合;6-坐垫调节组;7-传动组;8-前护板;9-后护板;10- 配重片;11-圆管塞;12-上护盖;13-下护盖;14-塑料地脚;15-方板底脚;16-圆配重;17-传动杆;18-靠垫;19-坐垫;20-小门组件; 21-PU把手;22-张紧滑轮;23-绒砂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坐姿推肩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架1和小门组件20,训练器主架1的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小门组件20,训练器主架1正面中部的上侧螺丝连接有靠垫18,通过靠垫18的设置,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训练器的舒适性,训练器主架1底部紧密焊接有水平的底连接组4,底连接组4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紧密焊接有方板底脚15,通过方板底脚15 的安装,增加了底架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与防滑作用,底连接组4上侧的右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相对称的圆配重16,圆配重16的左侧与底连接组4的上部活动连接有相对应的动臂组合5,动臂组合5左侧的末端均卡接有圆管塞11,动臂组合5内侧的左部紧密焊接有相匹配的PU把手21,通过PU把手21的设置,使用者双手握住PU把手时,双手可以更好的操作训练器,有效的提高了操作者手感,小门组件20右表面的靠下位置活动连接有伸缩皮带2,通过伸缩皮带2的设置,使用者需克服皮带的回弹力,小门组件20的内部中心位置连接有配重片10,通过配重片10的设置,提高了训练器的训练效果,小门组件20的四侧边缘均套接有绒砂保护套23,小门组件20的后表面紧密焊接有后护板9,训练器主架1的右侧靠近小门组件20的位置螺母连接有侧连接组3,侧连接组3左侧的正面紧密焊接有张紧滑轮22,张紧滑轮22为金属材质,底连接组4上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坐垫调节组6,通过坐垫调节组6的设置,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身高来调节坐垫高度,坐垫调节组6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坐垫19,动臂组合5与训练器主架1之间卡扣连接有传动组7,传动组7的前后两侧均螺栓连接有传动杆17,小门组件20正面的下部有螺栓连接有下护盖13,下护盖13下表面的两侧套接有塑料地脚14,小门组件20正面的中部卡接有前护板8,前护板8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护盖12。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器械前,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身高来调节坐垫19,共设有六个档位,可自由调节,使用者训练时,臀部坐在坐垫19上,背部倚靠在训练器主架1正面的中部上侧螺丝连接的靠垫18上,进而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时躯干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体能消耗,同时,双手握紧动臂组合5内侧的左部紧密焊接有相匹配的PU把手21,通过PU把手 21的设置,使用者双手握住PU把手21时双手可以更好的操作训练器,有效的提高了操作者手感,上身保持不动,再用手臂的力量慢慢用力的把配重片10往上推起,通过配重片10的设置,提高了训练器的训练效果,且在设有配重片10的基础上,安装了伸缩皮带2,加强了锻炼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