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479发布日期:2019-01-04 23: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训练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指力训练方法是:练习者具备一定俯卧撑能力后改用双手十指第一指节的指腹支撑于地面进行俯卧撑练习,待手指指力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和能力后,改为用双手各三根手指指腹支撑进行俯卧撑训练,继而用双手各两根手指、一根手指进行指腹支撑俯卧撑训练。有的练习者由于十指力量不足以独立完成指撑俯卧撑动作,存在训练障碍;另外,手指力量较差的练习者在初练指撑俯卧撑的过程中,当双手成十根手指第一指节指腹支撑进行俯卧撑练习时,由于手指力量不足会导致练习者的双手出现由指撑状态被动、快速的变为掌撑状态,此过程中,人体的重量会造成练习者双手掌以很大的冲力冲向地面,有可能对练习者的指关节、腕关节及手掌造成挫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为初练者或指部力量不足者提供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和安全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包括掌撑、弹性装置、支撑底座三部分。

所述掌撑为一个球缺体,在球缺体弧面的边缘部位等距离的设置有六个指窝,在球缺体下平面上与球缺体下平面同心的设置有一个上环形凹槽,在所述上环形凹槽的外立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在所述球缺体下平面的圆心部位形成一个上圆柱台。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簧、下限位套管和上线位套管;在所述下限位套管下端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段第一外螺纹,在下限位套管内腔上端头的内壁上向腔内凸起有一个内二台;在所述上限位套管下端头外壁的外面向外凸起有一个外二台;在所述上限位套管管壁上端外面上设置有一段第二外螺纹。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座盘、防滑垫和软垫,底座盘为一个圆柱体,所述防滑垫设置在底座盘的下面,软垫设置在底座盘的上面;在所述底座盘上面与底座盘同心的设置有一个下环形凹槽,在所述下环形凹槽的外立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在下环形凹槽的圆心部位形成一个下圆柱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掌撑的俯视图

图3是本装置掌撑的仰视图

图4是本装置掌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剖视图

图6是本装置下限位套管的剖视图

图7是本装置上限位套管的剖视图

图8是本装置支撑底座的剖视图

图9是本装置支撑底座的俯视图

图10是5根手指进行指撑俯卧撑训练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指撑俯卧撑训练助力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掌撑1、弹性装置2、支撑底座3三部分。

所述掌撑1为一个球缺体,在球缺体弧面的边缘部位等距离的设置有六个指窝4,在球缺体下平面上与球缺体下平面同心的设置有一个上环形凹槽5,在所述上环形凹槽5的外立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7,在所述球缺体下平面的圆心部位形成一个上圆柱台6,如图2、图3、图4所示。

所述弹性装置2包括压簧8、下限位套管12和上线位套管13;在所述下限位套管12下端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段第一外螺纹15,在下限位套管12内腔上端头的内壁上向腔内凸起有一个内二台14;在所述上限位套管13下端头外壁的外面向外凸起有一个外二台16;在所述上限位套管13管壁上端外面上设置有一段第二外螺纹17,如图5、图6、图7所示。

所述支撑底座3包括底座盘9、防滑垫10和软垫11,底座盘9为一个圆柱体,所述防滑垫10设置在底座盘9的下面,软垫11设置在底座盘9的上面;在所述底座盘9上面与底座盘9同心的设置有一个下环形凹槽18,在所述下环形凹槽18的外立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0,在下环形凹槽18的圆心部位形成一个下圆柱台19,如图8、图9所示。

有益效果:

一、在本方案所述掌撑1球缺体弧面的边缘部位设置指窝4的设计,使得在进行指撑俯卧撑训练时掌心部位得到一个较舒适的辅助支撑面而不影响手指的支撑动作。

二、本方案所述掌撑1为一个球缺体,在球缺体弧面的边缘部位等距离的设置有六个指窝4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本装置进行五根手指、三根手指进行撑俯卧撑训练时的指距更趋于合理、舒适。

三、本方案弹性装置2使用压簧8作为助力原动力的设计,利用压簧8被压缩后的回弹力减轻练习者十指的承重,且压簧被压缩后的回弹力有助于练习者完成撑起动作,起到助力作用,可有效帮助练习者完成指撑俯卧撑动作,使初练者或者指力较差的练习者完成指撑俯卧撑动作的难度大大降低。

四、本方案弹性装置2采用上下两节限位套管套接以及套管管腔内设置压簧的设计,当练习者因指力不足出现由指撑状态被动、快速变为掌撑状态过程中,压簧被压缩后的回弹力首先对练习者双手掌以很大的冲力冲向地面的过程起到有效缓冲的作用;其次,当弹性装置被下压到上限位套管完全进入下限位套管时,掌撑1与支撑底座3的上平面之间尚有一节限位套管的高度,对练习者的指关节、腕关节及手掌可能造成的挫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消除了安全隐患。

五、本装置下限位套管12上端头管腔内壁设置一个向内凸起的二台、上限位套管13下端头管壁外面向外设置一个凸起二台的设计,使得当将上限位套管13上端自下限位套管12下端头穿入管腔并从下限位套管12管腔上端头向内凸起的二台形成的圆孔中穿出后不能将上限为套管13自下限位套管12上端脱出,这一功能使得本装置完成组装后成为一体,从而实现了便捷更换不同强度压簧的功能。

使用方法:

一、将上限位套管13上端头自下限位套管12下端头穿入管腔并通过下限位套管12下端外壁上的第一外螺纹15与支撑底座3上平面设置的下环形凹槽18外立面上的第二内螺纹20螺纹连接固定。

二、使用者依据助力大小的需要选择好不同弹力的压簧。

三、将选择好的压簧自上限位套管13的上端头插入两个组合好后的限位套管的管腔,使压簧的下端头套在支撑底座3上平面圆心部位的下圆柱台19上。

四、把掌撑1下平面上圆心部位的上圆柱台6套入压簧的上端头后,通过上限位套管13上端头设置的第二外螺纹17与掌撑1下平面上环形凹槽5外立面上设置的第一内螺纹7螺纹连接固定。

五、依据练习需要将装配好的两个助力装置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使用者将左右手的手掌分别放在两个助力装置的掌撑1上,五根手指指根部位分别对应握在指窝4处,转动所述掌撑1使腕部处于最舒适状态后,五根手指第一指节的指腹支撑于所述支撑底座3上平面上的软垫11上,即可进行俯卧撑训练,如图10所示。

使用者可以依据指力提高的情况及时更换弹力小一些的压簧继续进行训练,直至能够脱离本助力装置独立完成指撑俯卧撑训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