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9091发布日期:2019-03-14 00:0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蹈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下腰又称“下桥”,是发展人的柔韧性的一项身体练习。下腰动作方法是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向上举起,挺髋、上体后仰,直至头朝下、两手掌撑地,整个身体呈拱桥状。其要求四肢尽量伸直,手脚的距离尽可能地靠近,舞者练舞下腰属于基本功联系,初学者训练下腰,难度主要有两点,发力部位不正确导致下腰失败,内心的恐惧,总怕摔倒,导致下腰动作不规范,身体不协调,常规的舞蹈训练室基本不设有下腰的辅助设备,即使少数舞蹈训练室设有下腰辅助设备也属于简单的装置,不具有调节腰部弯曲程度的功能,大多数舞蹈训练室,初学者在做下腰动作时都是依靠人为的辅助,但是人为辅助常会因为初学者不懂发力位置,经常会导致摔倒,甚至摔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柱、底座、齿轨、电池板、抬升壳、处理器、稳压器、语音识别器、电机驱动器、麦克风、播放器,所述支撑柱有两个,两个支撑柱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齿轨有两个,两个齿轨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支撑柱内部的内侧,所述电池板有两个,两个电池板分别固定在两支撑柱的外侧内壁,所述抬升壳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齿轮二,两个齿轮二的外侧分别设有齿轮一,且齿轮二啮合传动,抬升壳位于两支撑柱之间,且通过齿轮一与齿轨的啮合连接,所述处理器固定在抬升壳内部,所述稳压器电性连接在处理器的左侧,且与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语音识别器电性连接在处理器的前侧,且与稳压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在处理器的右侧,且与稳压器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固定连接在抬升壳下方,麦克风分别语音识别器和稳压器电性连接,所述播放器嵌入式连接在抬升壳下表面,播放器与处理器和稳压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把手方便舞蹈训练者起身时借力。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软垫,软垫增加用户的舒适度,意外摔倒时可以增加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与稳压器电性连接,启动按钮用于启动本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壳外部包裹有软胶层,所述软胶层采用TPSIV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增加腰部接触时的舒适度,还方便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

S1:通过启动按钮启动本装置,舞者背站在本装置前侧,初学者可以借助把手慢慢完成下腰动作,抬升壳对舞者腰部具有向上的支撑力,当舞者两手放在本装置后侧软垫上,下腰动作完成;

S2: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抬升壳的升降,舞者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入语音识别器,语音识别器对语音进行采集,并将信号传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对引号处理后通过播放器与舞者对话,或者对电机驱动器传送信号,电机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啮合传动从而带动齿轮一转动,通过齿轮一在齿轨上转动。从而带动抬升壳升降,以达到腰部弯曲程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抬升壳的上下移动对舞者腰部的弯曲程度进行训练,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人机对话,通过语音控制抬升壳的升降,完成对舞者腰部柔韧性的训练,舞者在训练时不需要人为辅助,可以独立操作,操作方便,不妨碍舞者训练的动作规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其中,1-支撑柱、2-底座、3-齿轨、4-电池板、5-抬升壳、51-步进电机、 52-齿轮二、53-齿轮一、54-软胶层、6-处理器、7-稳压器、8-语音识别器、9- 电机驱动器、10-麦克风、13-播放器、11-把手、12-启动按钮、21-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3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舞蹈训练中下腰动作的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柱1、底座2、齿轨3、电池板4、抬升壳5、处理器6、稳压器7、语音识别器8、电机驱动器9、麦克风10、播放器13,支撑柱1有两个,两个支撑柱1分别竖直固定在底座2的两侧,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有把手11,把手11方便舞蹈训练者起身时借力,底座2的上表面设有软垫21,软垫21增加用户的舒适度,意外摔倒时可以增加防护。

如图2所示,右侧支撑柱1的外表面设有启动按钮12,启动按钮12与稳压器7电性连接,启动按钮12用于启动本装置。

如图1所示,齿轨3有两个,两个齿轨3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支撑柱1内部的内侧,电池板4有两个,两个电池板4分别固定在两支撑柱1的外侧内壁,抬升壳5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步进电机51,步进电机51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齿轮二52,两个齿轮二52的外侧分别设有齿轮一53,且齿轮二52与齿轮一53啮合传动,抬升壳5位于两支撑柱1之间,且通过齿轮一53与齿轨3的啮合连接。

如图2所示,抬升壳5外部包裹有软胶层54,软胶层54采用TPSIV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增加腰部接触时的舒适度,还方便清洗。

如图1所示,处理器6固定在抬升壳5内部,稳压器7电性连接在处理器6 的左侧,且与电池板4电性连接,语音识别器8电性连接在处理器6的前侧,且与稳压器7电性连接,电机驱动器9电性连接在处理器6的右侧,且与稳压器7 电性连接,麦克风10固定连接在抬升壳5下方,麦克风10分别语音识别器8 和稳压器7电性连接,播放器13嵌入式连接在抬升壳5下表面,播放器13与处理器6和稳压器7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

S1:通过启动按钮12启动本装置,舞者背站在本装置前侧,初学者可以借助把手11慢慢完成下腰动作,抬升壳5对舞者腰部具有向上的支撑力,当舞者两手放在本装置后侧软垫21上,下腰动作完成;

S2: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抬升壳5的升降,舞者声音通过麦克风10传入语音识别器8,语音识别器8识别语音,并将信号传送给处理器6,处理器6对引号处理后通过播放器13与舞者对话,或者对电机驱动器9传送信号,电机驱动器 9控制步进电机51转动,带动齿轮二52转动,齿轮二52通过啮合传动从而带动齿轮一51转动,通过齿轮一51在齿轨上转动。从而带动抬升壳5升降,以达到腰部弯曲程度的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