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227发布日期:2019-05-11 0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体,所述鞋体包括脚板部和设置于所述脚板部顶面一端的脚后跟部,所述脚板部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脚后跟部设置有第二容置腔;

前滑轮组件,所述前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板部的底面且位于所述脚板部之远离所述脚后跟部的一端;

后滑轮组件,所述后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板部的底面且位于所述脚板部设置有所述脚后跟部的一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后滑轮组件中并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用于驱动所述后滑轮组件转动;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并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用于检测所述脚板部的受力情况;以及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并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之远离所述脚后跟部的一端以用于检测所述脚板部受力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之靠近所述脚后跟部的一端以用于检测所述脚板部受力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滑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的支架、与所述支架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靠近所述支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嵌设于所述第一通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靠近所述支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传感器嵌设于所述第二通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轮组件与所述脚板部的底面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部与所述前滑轮组件配合的部位处凸设有第一弹性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筒体的旁侧并朝向所述第一弹性筒体之远离所述脚板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一定位筒体,所述前滑轮组件之与所述脚板部配合的部位处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筒体配合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延伸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筒体内的第一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轮组件包括前滑轮架以及与所述前滑轮架转动连接的前滑轮,所述前滑轮架包括第一顶板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前滑轮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开设于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定位件倾斜凸设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部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轮组件与所述脚板部的底面弹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部与所述后滑轮组件配合的部位处凸设有第二弹性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筒体的旁侧并朝向所述第二弹性筒体之远离所述脚板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二定位筒体,所述后滑轮组件之与所述脚板部配合的部位处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弹性筒体配合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延伸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筒体内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筒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轮组件包括后滑轮架以及两个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后滑轮架转动连接的后滑轮,所述后滑轮架包括第二顶板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后滑轮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倾斜凸设于所述第二顶板的顶部表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