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833发布日期:2019-03-05 18:2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具有坐立和站立健身的踏步机,且该踏步机结构简单,舒适性好。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锻炼身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摆放在室内便可进行身体锻炼的各种健身器材,其中跑步机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跑步机重量和体积大、价格较高,同时放置房间占用较大空间,移动也不方便,一般都是放置在专业的健身房供人们使用。针对跑步机体积大的情况,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椭圆踏步机,体积小,不占地方,适合放在家里的任何地方使用,但是这种椭圆踏步机使用形式比较单一,即只能是坐立或站立健身,无法进行切换。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61323.X公开了一种椭圆踏步机,该椭圆踏步机在踏板支架与踏板之间上设置有可调整踏板角度的结构,在站立时,脚后跟对着曲柄,在坐立时,脚尖对着曲柄。但是,无论如何调整踏板角度,踏板支架的另一端始终是着地支撑的,连接曲柄的一端都会高于支撑底座的一端,而站立时,脚后跟对着曲柄,即人背对着曲柄,犹如在走下坡路或是在练后退的走路姿势,其用力点会往脚后跟方向偏移,这与正常锻炼时脚尖处施力的位置有偏差,给锻炼者的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步机,该踏步机能够实现坐立和站立的两种健身方式,且均是脚尖对着曲柄位置,给锻炼者以正常的踏步锻炼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步机,包括:一传动机构、二曲柄及二踏板机构,二踏板机构分别通过二曲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侧,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踏板架、调节摆杆及固定件,所述踏板固定于踏板架上,所述踏板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调节摆杆的一端枢接于踏板架上,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调节摆杆可在其折叠于踏板架上的第一位置与展开使所述调节摆杆的第二滚轮支撑于踏步机底座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所述固定件用于分别固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的调节摆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踏板架上,所述调节摆杆开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调节摆杆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别对应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卡接于第一卡口或第二卡口上以固定所述调节摆杆。

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上具有一卡接部,用于卡接于调节摆杆的第一卡口或第二卡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架上还设有抵挡部,所述调节摆杆由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时,被所述抵挡部抵触,以限制调节摆杆继续摆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抵挡部为贴设于调节摆杆表面的抵挡面。

再进一步的,所述抵挡部还向调节摆杆方向延伸有一插头,所述调节摆杆上还开设有对应插头的插口,所述调节摆杆抵触于抵挡部上时,所述插头插设于插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架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调节摆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相对应并通过一枢接轴穿设连接,以实现二者枢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坐立锻炼时,将调节摆杆折叠于踏板架上的第一位置上,此时踏板架上的第一滚轮支撑于踏步机底座,将脚放置于踏板上进行锻炼;站立锻炼时,将调节摆杆展开至使第二滚轮支撑于踏步机底座的第二位置,此时踏板架的第一滚轮悬空,锻炼者脚尖对着曲柄位置直接站在踏板上进行锻炼,能够很好的模拟正常走路的角度;使踏步机能够实现坐立和站立的两种健身方式,且均是脚尖对着曲柄位置,给锻炼者以正常的踏步锻炼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功能齐全,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实现了伸展跟腱机脚底揉捏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踏步机的踏板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踏步机在调节摆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踏板机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踏步机在调节摆杆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踏板机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踏步机的示意图一;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踏步机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10、二个曲柄(未示出)及二个踏板机构,二个踏板机构分别通过二个曲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10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10和曲柄的结构均为常规的结构,请参照背景技术中的对比文件或常规的椭圆踏步机,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21、踏板架22、调节摆杆31及固定件,所述踏板21固定于踏板架22上,所述踏板架22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滚轮23;具体的,所述踏板架2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22,且与第一滚轮23的中心孔相对应,并通过枢接轴24实现枢接。

所述调节摆杆31的一端(即图1中的上端)枢接于踏板架22上,其另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滚轮32;具体的,所述踏板架22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221,所述调节摆杆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枢接孔311,所述第一枢接孔221与第二枢接孔311相对应并通过一枢接轴25穿设连接,以实现二者枢接。同样的,所述调节摆杆31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孔312,且与第二滚轮32的中心孔相对应,并通过枢接轴33实现枢接。

所述调节摆杆31可在折叠于踏板架22上的第一位置(参照图2、图3所示)与展开使第二滚轮32支撑于踏步机底座11的第二位置(参照图4、图5所示)之间摆动;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踏板架22上,该固定件用于分别固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的调节摆杆31。

具体的,所述固定件为一弹簧片40,所述弹簧片40固定在踏板架22上,所述弹簧40片上具有一卡接部41,所述调节摆杆31开设有第一卡口313和第二卡口314,所述调节摆杆31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口313和第二卡口314分别对应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所述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卡接于第一卡口313或第二卡口314上以固定所述调节摆杆31。如图3所示,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卡接于第一卡口313上,以将调节摆杆31固定于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卡接于第二卡口314上,以将调节摆杆31固定于第二位置。本实施例固定件采用弹簧片40,弹簧片40具有一定的弹力,如此,可以将调节摆杆3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直接切换,如当调节摆杆31处于第一位置时,向第二位置方向掰动调节摆杆31,因第一卡口313的位置偏移,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弹性脱离所述第一卡口313,使得调节摆杆31继续摆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卡口314对应弹簧片40的卡接部41,卡接部41在弹簧片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卡接于第二卡口314,进而实现切换,其操作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用如插销等插设固定的方式进行替换,只是在每次切换位置时,均要将插销等器件先拔出,再固定插设的动作,操作较为繁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架22上还设有抵挡部223,所述抵挡部223为贴设于调节摆杆31表面的抵挡面。所述调节摆杆31由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时,被所述抵挡部223抵触,以限制调节摆杆继续摆动,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再进一步的,所述抵挡部223还向调节摆杆31方向延伸有一插头224,所述调节摆杆31上还开设有对应插头224的插口315,所述调节摆杆31抵触于抵挡部223上时,所述插头224插设于插口315内,进一步的加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偏移。

坐立锻炼时,将调节摆杆31折叠于踏板架22上的第一位置上,此时踏板架22上的第一滚轮23支撑于踏步机底座11,将脚放置于踏板21上进行锻炼;站立锻炼时,将调节摆杆31展开至使第二滚轮32支撑于踏步机底座11的第二位置,此时踏板架22的第一滚轮23悬空,锻炼者脚尖对着曲柄位置直接站在踏板21上进行锻炼,能够很好的模拟正常走路的角度;使踏步机能够实现坐立和站立的两种健身方式,且均是脚尖对着曲柄位置,给锻炼者以正常的踏步锻炼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功能齐全,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实现了伸展跟腱机脚底揉捏按摩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