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7236发布日期:2019-06-13 16:0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锻炼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



背景技术:

盆底肌的作用非常重要,支撑着腹部的很多器官,包括直肠、阴道、子宫和膀胱。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过程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盆底肌受损初期可能只表现为阴道松弛或小腹坠涨感、尿频、便秘等不适,到了中老年就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等症状,造成不可言状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根据上述,产妇产后24小时后,应鼓励产妇进行下床康复锻炼,不仅有利于子宫复旧,此外还能够促进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的恢复,虽有以上好处,但因部分产妇受制于手术、病情状况等,从而不能及时下床进行锻炼,因此产妇只能在短期内卧床锻炼,但目前临床因缺少专用于产妇的锻炼器械,继而不便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的锻炼,且此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包括U型支撑架、导向套、调节杆、第一弹簧、重力杆、第一固定环、拉绳、第一固定轴、第一卡套、滑座、第二弹簧、第一卡板、第二固定轴、第二卡套、齿轮套、齿轮、挡板、第三弹簧、第二卡板,所述的导向套位于U型支撑架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套与U型支撑架一体相连,所述的调节杆贯穿导向套内部下端,所述的调节杆与导向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调节杆顶部,所述的第一弹簧与调节杆焊接相连,所述的重力杆位于第一弹簧顶部,所述的重力杆与第一弹簧焊接相连,且所述的重力杆与导向套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环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U型支撑架底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与U型支撑架一体相连,所述的拉绳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拉绳贯穿其中两件第一固定环内部,所述的拉绳与第一固定环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拉绳首端端口与重力杆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轴贯穿U型支撑架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轴与U型支撑架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卡套位于第一固定轴外壁,所述的第一卡套与第一固定轴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座位于第一卡套外壁下端,所述的滑座与第一卡套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滑座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弹簧与滑座焊接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弹簧与第一卡套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卡板位于滑座底部,所述的第一卡板与滑座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轴贯穿U型支撑架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固定轴与U型支撑架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卡套贯穿于第二固定轴外壁,所述的第二卡套与第二固定轴活动相连,所述的齿轮套位于第二卡套左侧,所述的齿轮套与第二卡套焊接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第二固定轴外壁左侧,所述的齿轮与第二固定轴焊接相连,且所述的齿轮与齿轮套滑动相连,所述的挡板位于第二固定轴右侧,所述的挡板与第二固定轴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三弹簧贯穿于第二固定轴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三弹簧与挡板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卡板位于第二卡套底部,所述的第二卡板与第二卡套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U型支撑架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的第二固定环与U型支撑架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U型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与U型支撑架采用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拉绳末端端口处还设有手柄环,所述的手柄环与拉绳铆钉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内部下端还贯穿有夹持螺栓,所述的夹持螺栓分别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滑座内部还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与第一卡套滑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安装时,两名医护人员左右握住U型支撑架两侧,并将U型支撑架抬高移动至病床上方,接着右侧的医护人员拉动第一卡板,即实现第一卡板带动滑座克服第二弹簧的回弹力向右滑动,因滑座内部设有滑槽,且滑座与第一卡套滑动相连,从而能够实现滑座带动第一卡板向右进行滑动,当第一卡板向右滑动后,继而能够扩大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间距大于现有病床的宽度,接着医护人员可将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从病床上端向下放入,当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处于病床的两侧时,右侧的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一卡板,即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从而实现第一卡板带动滑座向左侧进行移动,即第一卡板向左夹持病床,接着医护人员旋转夹持螺栓,即实现夹持螺栓顺着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作由下向上旋转,当夹持螺栓向上接触病床后,通过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以及夹持螺栓的配合作用,最终实现了该装置与现有病床的相连固定,当产妇需要对双臂进行锻炼时,可通过用手拉动手柄环,实现手柄环带动拉绳顺着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来联动重力杆克服第一弹簧的回弹力进行向上滑动,因重力杆具备一定重量,且第一弹簧具备回弹力效果,继而能够提高产妇手臂的锻炼,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需要,预先通过旋转调节杆,实现调节杆顺着导向套内部作上下方向的旋转,因调节杆与导向套为内外螺纹相连,继而通过调节杆的旋转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杆带动第一弹簧联动重力杆顺着导向套内壁作上下方向的滑动,当重力杆向上时,可缩短与第二固定环的距离,即达到减小锻炼程度目的,当重力杆向下时,可扩大与第二固定环的距离,即达到提高锻炼程度目的,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U型支撑架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握住第二固定轴,再拉动第二固定轴,实现第二固定轴带动齿轮向左侧移动,即齿轮脱离齿轮套,实现了第二固定轴的可转动状态,接着医护人员再旋转第二固定轴,实现第二固定轴带动U型支撑架进行前后方向的角度旋转,当U型支撑架的角度到达需要后停止转动,并缓慢的松开第二固定轴,此时通过第三弹簧的回弹力作用,实现挡板带动第二固定轴联动齿轮作向右的复位滑动,当齿轮抽入到齿轮套内部后,即通过齿轮与齿轮套的配合效果,从而能够实现第二固定轴的固定,即避免了U型支撑架的转动,确保了后续产妇锻炼的稳定性,此时通过上述操作,能够达到改变U型支撑架的角度,列如;通过将U型支撑架向产妇脚部方向进行旋转,即实现U型支撑架的角度,且能够让软垫处于病床脚部位置,便于产妇的下肢抬高放置在软垫上,来方便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的锻炼康复,因软垫为硅胶材质,具备良好的柔软性,从而提高了产妇放置的舒适性,该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康复锻炼器械,不仅可以辅助进行床上最初的肌群运动,达到孕前的肌肉效果,此外也能够便于卧床产妇进行下肢与腹部的抬高锻炼,继而促进了产妇盆底肌肉的康复,为老年期压力性尿失禁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最终达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的,同时,第一固定轴与第一卡套焊接相连,U型支撑架右侧能够以第一固定轴为圆心进行旋转,即达到辅助转动目的,滑槽能够便于第一卡套顺着进行左右滑动,达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通过安装两组该装置,继而能够满足产妇上肢锻炼和下肢抬高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的主视图;

图2是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的侧视图;

图3是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的剖视图;

图4是导向套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5是第一固定轴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6是第二固定轴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7是滑座和第一卡套剖视图;

图8是U型支撑架的旋转状态侧视图;

图9是产妇锻炼状态图。

U型支撑架1、导向套2、调节杆3、第一弹簧4、重力杆5、第一固定环6、拉绳7、第一固定轴8、第一卡套9、滑座10、第二弹簧11、第一卡板12、第二固定轴13、第二卡套14、齿轮套15、齿轮16、挡板17、第三弹簧18、第二卡板19、第二固定环101、软垫102、手柄环701、滑槽1001、夹持螺栓12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包括U型支撑架1、导向套2、调节杆3、第一弹簧4、重力杆5、第一固定环6、拉绳7、第一固定轴8、第一卡套9、滑座10、第二弹簧11、第一卡板12、第二固定轴13、第二卡套14、齿轮套15、齿轮16、挡板17、第三弹簧18、第二卡板19,所述的导向套2位于U型支撑架1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套2与U型支撑架1一体相连,所述的调节杆3贯穿导向套2内部下端,所述的调节杆3与导向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4位于调节杆3顶部,所述的第一弹簧4与调节杆3焊接相连,所述的重力杆5位于第一弹簧4顶部,所述的重力杆5与第一弹簧4焊接相连,且所述的重力杆5与导向套2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环6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固定环6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U型支撑架1底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环6与U型支撑架1一体相连,所述的拉绳7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拉绳7贯穿其中两件第一固定环6内部,所述的拉绳7与第一固定环6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拉绳7首端端口与重力杆5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轴8贯穿U型支撑架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轴8与U型支撑架1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卡套9位于第一固定轴8外壁,所述的第一卡套9与第一固定轴8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座10位于第一卡套9外壁下端,所述的滑座10与第一卡套9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11位于滑座10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弹簧11与滑座10焊接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弹簧11与第一卡套9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卡板12位于滑座10底部,所述的第一卡板12与滑座10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轴13贯穿U型支撑架1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固定轴13与U型支撑架1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卡套14贯穿于第二固定轴13外壁,所述的第二卡套14与第二固定轴13活动相连,所述的齿轮套15位于第二卡套14左侧,所述的齿轮套15与第二卡套14焊接相连,所述的齿轮16贯穿于第二固定轴13外壁左侧,所述的齿轮16与第二固定轴13焊接相连,且所述的齿轮16与齿轮套15滑动相连,所述的挡板17位于第二固定轴13右侧,所述的挡板17与第二固定轴13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三弹簧18贯穿于第二固定轴13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三弹簧18与挡板17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卡板19位于第二卡套14底部,所述的第二卡板19与第二卡套14一体相连,所述的U型支撑架1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固定环101,所述的第二固定环101与U型支撑架1一体相连,所述的U型支撑架1顶部左右两侧还设有软垫102,所述的软垫102与U型支撑架1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拉绳7末端端口处还设有手柄环701,所述的手柄环701与拉绳7铆钉相连,所述的第一卡板12和第二卡板19内部下端还贯穿有夹持螺栓1201,所述的夹持螺栓1201分别与第一卡板12和第二卡板19螺纹相连,所述滑座10内部还设有滑槽1001,所述的滑槽1001与第一卡套10滑动相连。

该用于产妇卧床肢体锻炼康复器,安装时,两名医护人员左右握住U型支撑架1两侧,并将U型支撑架1抬高移动至病床上方,接着右侧的医护人员拉动第一卡板12,即实现第一卡板12带动滑座10克服第二弹簧11的回弹力向右滑动,因滑座10内部设有滑槽1001,且滑座10与第一卡套9滑动相连,从而能够实现滑座10带动第一卡板12向右进行滑动,当第一卡板12向右滑动后,继而能够扩大第一卡板12与第二卡板19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卡板12与第二卡板19的间距大于现有病床的宽度,接着医护人员可将第一卡板12与第二卡板19之间从病床上端向下放入,当第一卡板12与第二卡板19分别处于病床的两侧时,右侧的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一卡板12,即通过第二弹簧11的回弹力作用,从而实现第一卡板12带动滑座10向左侧进行移动,即第一卡板12向左夹持病床,接着医护人员旋转夹持螺栓1201,即实现夹持螺栓1201顺着第一卡板12和第二卡板19作由下向上旋转,当夹持螺栓1201向上接触病床后,通过第一卡板12、第二卡板19以及夹持螺栓1201的配合作用,最终实现了该装置与现有病床的相连固定,当产妇需要对双臂进行锻炼时,可通过用手拉动手柄环701,实现手柄环701带动拉绳7顺着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101来联动重力杆5克服第一弹簧4的回弹力进行向上滑动,因重力杆5具备一定重量,且第一弹簧4具备回弹力效果,继而能够提高产妇手臂的锻炼,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需要,预先通过旋转调节杆3,实现调节杆3顺着导向套2内部作上下方向的旋转,因调节杆3与导向套2为内外螺纹相连,继而通过调节杆3的旋转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杆3带动第一弹簧4联动重力杆5顺着导向套2内壁作上下方向的滑动,当重力杆5向上时,可缩短与第二固定环101的距离,即达到减小锻炼程度目的,当重力杆5向下时,可扩大与第二固定环101的距离,即达到提高锻炼程度目的,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U型支撑架1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握住第二固定轴13,再拉动第二固定轴13,实现第二固定轴13带动齿轮16向左侧移动,即齿轮16脱离齿轮套15,实现了第二固定轴13的可转动状态,接着医护人员再旋转第二固定轴13,实现第二固定轴13带动U型支撑架1进行前后方向的角度旋转,当U型支撑架1的角度到达需要后停止转动,并缓慢的松开第二固定轴13,此时通过第三弹簧18的回弹力作用,实现挡板17带动第二固定轴13联动齿轮16作向右的复位滑动,当齿轮16抽入到齿轮套15内部后,即通过齿轮16与齿轮套15的配合效果,从而能够实现第二固定轴13的固定,即避免了U型支撑架1的转动,确保了后续产妇锻炼的稳定性,此时通过上述操作,能够达到改变U型支撑架1的角度,列如;通过将U型支撑架1向产妇脚部方向进行旋转,即实现U型支撑架1的角度,且能够让软垫102处于病床脚部位置,便于产妇的下肢抬高放置在软垫102上,来方便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的锻炼康复,因软垫102为硅胶材质,具备良好的柔软性,从而提高了产妇放置的舒适性,同时,第一固定轴8与第一卡套9焊接相连,U型支撑架1右侧能够以第一固定轴8为圆心进行旋转,即达到辅助转动目的,滑槽1001能够便于第一卡套9顺着进行左右滑动,达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通过安装两组该装置,继而能够满足产妇上肢锻炼和下肢抬高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