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316发布日期:2019-07-27 11:2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呼吸疾病发病率和发病人群逐渐增多。呼吸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需要做呼吸训练帮助恢复,目前的呼吸训练都需借助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

目前的呼吸训练装置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通常会进行消毒,但是只有通过嘴部吸气时才能有效消毒,训练人员难免会通过鼻子从外界吸入空气,此时吸入的空气不能保证安全,很容易降低训练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反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左侧的干燥室和右侧的消毒室,所述干燥室左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安装有固定夹和第一伸缩软管,所述第一伸缩软管一端贯穿箱体与干燥室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所述消毒室内右侧设有第二凹槽,底部装有消毒液,前侧安装有透明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固定安装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底部为漏斗形,所述第二进气管下端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隔板与干燥室相连,所述出气管外侧安装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贯穿隔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干燥室内安装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内安装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设置在出气管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软管与第一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一伸缩软管内安装有第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伸缩软管一端与出气管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咬嘴,所述咬嘴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呼吸面罩相连的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拉环为半圆环,所述半圆环外径小于第三凹槽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下消毒室和干燥室使训练人员使用时吸入的空气更加干净清新,保证了使用人员的安全,提高了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中堵头的主视图;

图5为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堵头的左视剖面图。

图中:1-箱体、2-把手、3-透明窗、4-第一伸缩软管、5-呼吸面罩、6-第一凹槽、7-固定夹、8-隔板、9-第一进气管、10-干燥装置、11-第二伸缩软管、12-咬嘴、13-固定杆、14-出气管、15-消毒液、16-第二进气管、17-第三进气管、18-第二凹槽、19-堵头、20-第三凹槽、21-转轴、2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的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左侧的干燥室和右侧的消毒室,所述干燥室左侧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内安装有安装有固定夹7和第一伸缩软管4,所述第一伸缩软管4一端贯穿箱体1与干燥室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5,所述消毒室内右侧设有第二凹槽18,底部装有消毒液15,前侧安装有透明窗3,使用时将呼吸面罩5与面部贴合,外界空气经过第二凹槽18进入消毒室经过消毒15消毒,完后经过干燥室干燥后通过第一伸缩软管4进入呼吸面罩5,供使用者进行呼吸训练,使训练人员吸入消毒净化的空气,更加安全,有利于加快恢复速度;第一伸缩软管4可以拉伸和压缩,便于调节呼吸训练距离,训练时更加舒适。

所述箱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固定安装有凸起,通过设置把手2方便移动箱体1,把手2上的带凸起的橡胶垫防滑效果好,还可以对手掌进行按摩,携带或移动更方便舒适。

所述第二凹槽1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6,所述第二进气管16底部为漏斗形,通过第二凹槽18和第二进气管16进气和添加消毒液,当训练人员吸气时,消毒室上部压强变小,外部空气通过第二进气管16底部进入,从消毒液中冒出,实现对空气的消毒净化;所述第二进气管16下端安装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贯穿隔板8与干燥室相连,所述出气管14外侧安装有第三进气管17,所述第三进气管17贯穿隔板8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干燥室内安装有干燥装置10,所述干燥装置10内安装有第一进气管9,所述第一进气管9设置在出气管14外侧,经过消毒液15消毒后的空气通过第三进气管17进入干燥室,经过干燥装置10干燥后的空气进入第一进气管9供训练人员进行呼吸训练。

所述第一伸缩软管4与第一进气管9相连,所述第一伸缩软管4内安装有第二伸缩软管11,所述第二伸缩软管11一端与出气管14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咬嘴12,所述咬嘴12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呼吸面罩5相连的固定杆13,进入第一进气管9的空气通过第一伸缩软管4供训练人员吸入,呼出时通过咬嘴12和第二伸缩软管11送到出气管14后经消毒液15消毒后从第二进气管16排出,当换人使用时通过更换咬嘴12即可。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8内安装有堵头19,所述堵头19上设有第三凹槽20,所述第三凹槽20内固定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拉环22,所述拉环22为半圆环,所述半圆环外径小于第三凹槽20内径,使用时打开堵头19,补充适量消毒液15共训练人员训练,训练完成后将堵头19封好,防止消毒液15被污染或挥发浪费,避免杂物进入影响正常使用,通过设置拉环22方便将堵头19安装与拆卸。

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拉环22将堵头19取下,通过透明窗3检测消毒液15液位并补充至合适高度,取下第一凹槽6内的第一伸缩软管4,将呼吸面罩5与面部贴紧,并咬住咬嘴12,通过鼻子从第一伸缩软管4内吸气,外部空气经过消毒液15消毒后并经过干燥装置10干燥后供训练人员吸入,保证了吸入空气的质量,净化后的空气更加安全,提升了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从嘴里呼出的空气通过第二伸缩软管11送人出气管14,并经消毒液15消毒后从第二进气管16排出,防止细菌病毒等带出,当换人使用时通过更换咬嘴12即可,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