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9855发布日期:2019-07-06 11:5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下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对患者下肢的锻炼提高康复效果。目前的康复训练多由医护人员搀扶进行,操作较为麻烦,给医务工作带来了负担。

现有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在进行下肢锻炼时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训练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从而影响了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效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可以达到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训练效果明显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壁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左导向孔和右导向孔,所述左导向孔和所述右导向孔内滑动配合有左齿条杆和右齿条杆,所述左齿条杆和所述右齿条杆的上端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所述左齿条杆的下端前侧和所述有齿条杆的下端后侧分别啮合有左传动齿轮和右传动齿轮,所述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的上部对称设有轴承座,两组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所述左传动齿轮和所述右传动齿轮,所述左齿条杆和所述右齿条杆的下端分别设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的侧壁分别铰接有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右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左滑块和右滑块铰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左滑槽和右滑槽,且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分别与所述左滑槽之间、所述右滑槽之间相互配合滑动相连,所述箱体的顶部中部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包覆有防滑垫,且所述防滑垫由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左导向孔和所述右导向孔设置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左脚踏板和所述右脚踏板的顶部均均匀设有按摩凸起,且所述按摩凸起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且所述防滑套由硅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上述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可以达到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训练效果明显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箱体、2-左导向孔、3-右导向孔、4-左齿条杆、5-右齿条杆、6-左脚踏板、7-右脚踏板、8-左传动齿轮、9-右传动齿轮、10-轴承座、11-传动轴、12-左连接件、13-右连接件、14-左连杆、15-右连杆、16-左滑块、17-右滑块、18-左滑槽、19-右滑槽、20-把手、21-按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壁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左导向孔2和右导向孔3,左导向孔2和右导向孔3内滑动配合有左齿条杆4和右齿条杆5,左齿条杆4和右齿条杆5的上端分别设有左脚踏板6和右脚踏板7,左齿条杆4的下端前侧和有齿条杆的下端后侧分别啮合有左传动齿轮8和右传动齿轮9,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的上部对称设有轴承座10,两组轴承座10内安装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左传动齿轮8和右传动齿轮9,左齿条杆4和右齿条杆5的下端分别设有左连接件12和右连接件13,左连接件12和右连接件13的侧壁分别铰接有左连杆14和右连杆15,左连杆14和右连杆15的下端分别与左滑块16和右滑块17铰接,箱体1的内腔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且左滑块16和右滑块17分别与左滑槽18之间、右滑槽19之间相互配合滑动相连,箱体1的顶部中部设有把手20。

具体的,箱体1的底部包覆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由PVC材料制成。

具体的,左导向孔2和右导向孔3设置的数量均为两组。

具体的,左脚踏板6和右脚踏板7的顶部均均匀设有按摩凸起21,且按摩凸起21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

具体的,轴承座10内的轴承与传动轴11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具体的,把手20上设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由硅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使用者坐着进行康复训练,随后脱鞋,将两只脚分别放在左脚踏板6和右脚踏板7上,踩在左脚踏板6上的那只脚用力将左脚踏板6往下压,而另一只脚防松地踩在右脚踏板7上。

左脚踏板6带动左齿条杆4在左导向孔2的导向下进行向下运动,进而通过左齿条杆4与左传动齿轮8的传动作用,带动传动轴11进行转动,同时左齿条杆4通过左连接件12和左连杆14的传动作用,进而带动左滑块16在左滑槽18上进行向右滑动,进而提高了左齿条杆4在运动时的稳定性;而且传动轴11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右传动齿轮9转动,进而带动右传动齿条杆在右导向孔3的导向下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右脚踏板7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右脚踏板7上的那只脚向上运动;而且在右齿条杆5向上运动的同时,通过右连接件13和右连杆15的传动作用,进而带动右滑块17在右滑槽19上进行向右运动,进而提高了右齿条杆5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当左脚踏板6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停止往下压左脚踏板6,换另一只脚用力往下压右脚踏板7。

右脚踏板7带动右齿条杆5在右导向孔3的导向下向下运动,进而通过右齿条杆5与右传动齿轮9的传动作用,带动传动轴11转动,同时右齿条杆5通过右连接件13和右连杆15的传动作用,进而带动右滑块17在右滑槽19上进行向左滑动,进而提高了右齿条杆5在运动时的稳定性;而且传动轴11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左传动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左传动齿条杆在左导向孔2的导向下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左脚踏板6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左脚踏板6上的那只脚向上运动;而且在左齿条杆4向上运动的同时,通过左连接件12和左连杆14的传动作用,进而带动左滑块16在左滑槽18上进行向左运动,进而提高了左齿条杆4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如此往复下去,即可达到高效康复训练的效果。

通过箱体1的底部包覆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由PVC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本装置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左脚踏板6和右脚踏板7的顶部均均匀设有按摩凸起21,且按摩凸起21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可以在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脚底按摩,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通过设有把手20,可以方便地移动本装置;通过把手20上设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由硅胶材质制成,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