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865发布日期:2019-08-21 00:24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中国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中国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之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与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其后,中国式摔跤逐渐成为具有观赏性的娱乐及比赛项目。

中国式摔跤对于身体的柔韧、协调和上、下肢灵活性、手指的抓力、腿部力量以及腿部的平衡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对于腿部力量以及平衡性的训练主要依靠太极球及扎马步实施。太极球可以放在地上旋转,锻炼腰腿力量。

然而,此类方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具有一定的效果,不仅耗时,而且训练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强度大、可短时间内具有成效、结构简单的中国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国

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架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垂直连接的可升降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于与底座连接一端的另一端设有与支撑杆垂直连接的顶杆,顶杆的轴向一端设有负重体,轴向一端设有沿顶杆绕设并与负重体连接的拉绳,拉绳相对于与负重体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拉绳可更换的至少一个套环,底座位于套环的对应处设有两块对称设置的脚踏板,脚踏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训练者需要对腿力实施训练时,其一只腿直立于地面,另一只腿悬挂于套环处,并通过该悬挂于套环上的腿部下压力将负重体实施提升,负重体的重量可根据训练者的要求增加或减少。当需对训练者腿部的平衡性实施训练时,可将双足踏于两脚踏板上,由于脚踏板与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因此需要训练者通过双腿实施平衡,防止晃动,既可实现平衡性的训练,如若要增加其平衡性训练的难度,可将套环套设于训练者的腰部,通过在脚踏板上实施深蹲,同时保持脚部的平衡。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在短时间内使脚部的力量及腿部的平衡性得到加强。支撑杆可升降则可针对不同身高的训练者实施训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环为条状束片,条状束片具有启端及末端,其启端具有拴扣及与栓扣铰接的栓销,末端处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可供栓销插接定位的定位孔,拉绳与套环的连接处设有环状可开合的卡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调节套环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负重体包括有片状的铁盘,底座位于负重体处具有促使负重体轴向定位的定位柱,负重体的中部开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使负重体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消除训练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脚踏板包括有前掌及后掌,前掌与后掌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条连接,该可伸缩的伸缩条包括有与前掌固定连接的固定导轨及可沿固定导轨轴向滑移的滑动导轨,该滑动导轨与后掌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根据不同训练者足部的大小实施调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中国式摔跤的腿力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有底座1、架设于底座1上并与底座1垂直连接的可升降的支撑杆2,支撑杆2相对于与底座1连接一端的另一端设有与支撑杆2垂直连接的顶杆3,顶杆3的轴向一端设有负重体4,轴向一端设有沿顶杆3绕设并与负重体4连接的拉绳5,拉绳5相对于与负重体4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拉绳5可更换的至少一个套环6,底座1位于套环6的对应处设有两块对称设置的脚踏板7,脚踏板7与底座1之间设有弹簧8。上述方案中,当训练者需要对腿力实施训练时,其一只腿直立于地面,另一只腿悬挂于套环6处,并通过该悬挂于套环6上的腿部下压力将负重体4实施提升,负重体4的重量可根据训练者的要求增加或减少。当需对训练者腿部的平衡性实施训练时,可将双足踏于两脚踏板7上,由于脚踏板7与底座1之间通过弹簧8连接,因此需要训练者通过双腿实施平衡,防止晃动,既可实现平衡性的训练,如若要增加其平衡性训练的难度,可将套环6套设于训练者的腰部,通过在脚踏板7上实施深蹲,同时保持脚部的平衡。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在短时间内使脚部的力量及腿部的平衡性得到加强。支撑杆2可升降则可针对不同身高的训练者实施训练。支撑杆2由与底座1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固定的主杆及插设于主杆内的内杆组成,内杆相对于与主杆插接一端的另一端则与顶杆连接,主杆及内杆上分别对应的开设有供插销插接定位的插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套环6的大小实施调节,便于对训练者身体的不同位置实施锁定。套环6为条状束片,条状束片具有启端及末端,其启端具有拴扣61及与栓扣61铰接的栓销62,末端处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可供栓销62插接定位的定位孔63,拉绳5与套环6的连接处设有环状可开合的卡扣。当然,套环6也可为两端具有阴阳魔术贴的条状束片,也是可行的。

为了防止负重体4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消除训练时产生的安全隐患。负重体4包括有片状的铁盘,底座1位于负重体4处具有促使负重体4轴向定位的定位柱11,负重体4的中部开设有与定位柱11适配的孔4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其通用性,促使足部大小同的训练者实施训练。脚踏板7包括有前掌71及后掌72,前掌71与后掌72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条连接,该可伸缩的伸缩条包括有与前掌71固定连接的固定导轨711及可沿固定导轨711轴向滑移的滑动导轨721,该滑动导轨721与后掌72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