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积木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4510发布日期:2019-04-03 04:1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积木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玩具领域,特别为一种磁性积木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玩具的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积木玩具,作为一种古老的玩具,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久弥新,在玩具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积木玩具有助于开发智力,训练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积木中的排列、接合、环形、对称等都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巨大的好处。搭积木时,孩子一定要涉及到比例、对称等问题,这就有利于孩子对于数学概念的早期培养。积木还有利于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需要孩子通过想象力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种类的积木共同搭建出所想要的实物。

由于孩子肢体及脑部尚未发育完全,其脑部的平衡感及手部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因而在拼搭的过程中容易散塌、尤其在拼搭较为大型物体的时候更为困难,可玩性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其丧失兴趣。

因此需要有磁性的积木作为辅助帮助孩子搭建积木,使积木不容易松散。现有的磁性积木在在安装磁性材料时,存在困难,比如在一个面上安装完一块磁性材料时,在相邻的面上再安装磁性材料就很困难,经常会将已经安装好了的磁性材料吸附上来,从而大大影响安装效率。

申请号为2016106331204,名称为一种磁性吸附机构以及应用该构件的磁力积木只有一个上盖,安装磁性材料的吸附机构结构复杂、制造不方便,影响该磁力积木的安装。

大型磁性积木,在安装磁性部件时,不会存在困难,但是当小型的磁性积木快时,磁性积木的磁性部件距离很近,往往有很多相邻的磁性部件距离小于5厘米,安装具有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积木及其加工方法,该磁性积木结构简单,安装磁性材料方便、快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方案一)

一种磁性积木,包括积木体和磁性部件,所述的积木体包括框体和一对盖板,所述框体由3块以上侧板依次头尾相连形成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中空壳体,两盖板分别盖设于框体上、下两端的开口上;在所述的框体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磁性部件的容置凹槽;各容置凹槽的槽底封闭,槽口部分朝上、部分朝下且延伸至与框体相应侧的开口处齐平的位置,每个容置凹槽的槽口方向与位于该容置凹槽相邻处的两个容置凹槽中的至少一个容置凹槽的槽口方向相反。

本方案的积木体设有上下两个开口,容置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安装磁性部件时,将磁性部件从一侧的开口放入容置凹槽内,然后将盖板盖上,反一面再将磁性部件从另一侧的开口放入容置凹槽内再安装上盖板,本方案安装简便、快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方便磁性部件旋转从而能使两块磁性积木适配连接,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如下:所述的磁性部件的外轮廓为圆柱体且吸附面在圆柱体的圆周面,所述的容置凹槽的容置空腔与所述的磁性部件的外周壁设有间隙使所述的磁性部件能在容置凹槽的容置空腔内绕其中心轴自转。

为了将磁性部件限制在容置凹槽的容置空腔内绕其自身的中心轴转动不会移位,并且与固定盖板,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如下:

所述的盖板朝向框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的容置凹槽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限位插销。

为了方便安装,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如下:在容置凹槽的槽底壁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盖板上设有一致的标记。

为了使磁性部件位于框体的中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如下:所述的容置凹槽的槽底壁位于框体侧板的中部。

为了方便安装盖板安装到框体的开口上,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如下:所述框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环绕开口的向上凸起的上凸沿,两盖板朝向框体的一侧设有能紧密套置于上凸沿外侧或内侧的外边沿。

方案二)

本发明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一种磁性积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积木体和磁性部件,

步骤二:将部分磁性部件从位于框体上端或下端之一的槽口放入各容置凹槽内,然后将相应端的盖板盖置于相应端的开口上,再将其它的磁性部件从位于框体另一端的槽口放置于容置凹槽内,之后将另一个盖板置于另一端的开口上,最后采用超声波将各盖板与框体焊接固定。

优选地,步骤二中,当容置凹槽的个数为奇数时,先将磁性部件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少的槽口安装入容置凹槽内,然后再将磁性部件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多的槽口安装入容置凹槽内。

本方案的积木体可以用注塑的方法制备而成。

一种磁性积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积木体和磁性部件,

步骤二:将磁性部件从位于框体上端或下端之一的槽口放入容置凹槽内,再将其它的磁性部件从位于框体另一端的槽口放置于容置凹槽内,然后分别将两盖板盖置于两开口上,最后采用超声波将盖板与框体焊接固定。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相邻两个面的容置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从开口将磁性部件放入容置凹槽时,再翻转,然后从另一面的开口将磁性部件放入容置凹槽,此时另一面的磁性部件不会被吸引上来,并且放置另一面的磁性部件更容易,所以方便操作。

2、磁性部件在容置凹槽内绕其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得任意两个积木的拼接面之间均能够相互吸引,大大降低了积木拼搭的难度,增加了积木玩具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3、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平行四边形积木块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个面);

图2为实施例1中平行四边形积木块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另一个面);

图3为实施例2中三角形积木块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个面);

图4为实施例2中三角形积木块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另一个面)。

其中,附图标号说明如下:。

1、积木体,2、磁性部件,1-1、框体,1-2、开口,1-2-1、上凸沿,1-3、盖板,1-3-1、外边沿,2、磁性部件,3、容置凹槽,3-1、槽口,4、限位插销,5、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磁性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木体1和磁性部件2,所述的积木体1包括框体1-1和一对盖板1-3,所述框体1-1由3块以上侧板依次头尾相连形成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1-2的中空壳体,两盖板1-3分别盖设于框体1-1上、下两端的开口1-2上;在所述的框体1-1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磁性部件2的容置凹槽3;各容置凹槽3的槽底封闭,槽口3-1部分朝上、部分朝下且延伸至与框体1-1相应侧的开口1-2处齐平的位置,每个容置凹槽3的槽口3-1方向与位于该容置凹槽3相邻处的两个容置凹槽3中的至少一个容置凹槽3的槽口3-1方向相反。

本方案的积木体1设有上下两个开口1-2,容置凹槽3的开口方向相反,安装磁性部件时,将磁性部件从一侧的开口1-2放入容置凹槽内,然后将盖板盖上,反一面再将磁性部件从另一侧的开口1-2放入容置凹槽内再安装上盖板,本方案安装简便、快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方便磁性部件旋转从而能使两块磁性积木适配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磁性部件2的外轮廓为圆柱体且吸附面在圆柱体的圆周面,所述的容置凹槽3的容置空腔与所述的磁性部件2的外周壁设有间隙使所述的磁性部件2能在容置凹槽3的容置空腔内绕其中心轴自转。

为了将磁性部件2限制在容置凹槽3的容置空腔内绕其自身的中心轴转动不会移位,并且与固定盖板1-3,本实施例所述的盖板1-3朝向框体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的容置凹槽3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限位插销4。

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在容置凹槽3的槽底壁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盖板1-3上设有一致的标记5。

为了使磁性部件位于框体1-1的中部,本实施例所述的容置凹槽3的槽底壁位于框体1-1侧板的中部。

为了方便安装盖板1-3安装到框体1-1的开口上,本实施例所述框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环绕开口1-2的向上凸起的上凸沿1-2-1,两盖板1-3朝向框体1-1的一侧设有能紧密套置于上凸沿1-2-1外侧或内侧的外边沿1-3-1。

本实施例磁性积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积木体1和磁性部件2,

步骤二:将部分磁性部件2从位于框体1-1上端或下端之一的槽口3-1放入各容置凹槽3内,然后将相应端的盖板1-3盖置于相应端的开口1-2上,再将其它的磁性部件2从位于框体1-1另一端的槽口3-1放置于容置凹槽3内,之后将另一个盖板置于另一端的开口1-2上,最后采用超声波将各盖板1-3与框体1-1焊接固定。

本方案的积木体1可以用注塑的方法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为平行四边形积木,容置凹槽3的个数为4个,而且本容置凹槽3的内腔为长方形,将柱状的磁性部件横设于容置凹槽3的内腔,磁性部件能自转。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容置凹槽3的个数为奇数3个,那么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步骤二中,当容置凹槽3的个数为奇数时,先将磁性部件2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少的槽口3-1安装入容置凹槽3内,然后再将磁性部件2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多的槽口3-1安装入容置凹槽3内。

本方案的容置凹槽3的个数为奇数,则有一面的相邻的2个槽口3-1朝向同一个方向,由于先将磁性部件2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少的槽口3-1安装入容置凹槽3内,然后再将磁性部件2从朝同一方向个数更多的槽口3-1安装入容置凹槽3内,此时后安装的磁性部件不会将前一个磁性部件吸附上来,从而不会造成安装困难。由于本身的重力和其它磁性部件对前安装的磁性部件的吸附力

实施例3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磁性积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磁性积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积木体1和磁性部件2,

步骤二:将磁性部件2从位于框体1-1上端或下端之一的槽口3-1放入容置凹槽3内,再将其它的磁性部件2从位于框体1-1另一端的槽口3-1放置于容置凹槽3内,然后分别将两盖板1-3盖置于两开口1-2上,最后采用超声波将盖板1-3与框体1-1焊接固定。

尽管本发明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发明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发明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