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157发布日期:2019-05-15 22:1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舞台表演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舞台艺术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其中主要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舞台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

舞台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台构成,她〔它〕们有的可以升降。舞台的类型有镜框式舞台、伸展式舞台、圆环型舞台和旋转型舞台。

本发明在设计之初时发现:像一些大型的舞台表演节目,多会使用多变形的舞台来提高观赏性,有的舞台则会设置一些升降台,以便更加突出的展示一些特别的表演形式,这些升降高台上的表演必须提前充分的训练,不然在演出过程中出现意外,如果均在大型舞台上训练,较为不现实,会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训练设备来辅助训练,以便提高训练效果,减少能源浪费;

基于上述,舞台表演练时,很多演员只能在平地上进行练习,只有等到彩排的时候才会进行实地练习,彩排时间一般较短,从而导致高台在升降过程中演员适应的过程较短,影响演员的熟练度与胆量,在表演时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设计之初时发现的问题。

本发明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其中,该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包括有训练基台,记录摄像头,升降练习高台,防摔罩,防摔罩支撑架,支撑架限位托架,支撑架撑开拉绳和升降机构;所述训练基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凹槽内侧底部螺栓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侧固定设置有升降练习高台;所述升降练习高台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摔罩支撑架;所述防摔罩支撑架的上固定设置有防摔罩;所述训练基台外围底侧基台上等距设置有八处记录摄像头结构,且记录摄像头的焦点均为升降练习高台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练习高台可通过升降机构进行上下升降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采用剪式升降台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防摔罩支撑架呈弧形架状结构设计,且底侧端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摔罩支撑架的另一端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防摔罩,且防摔罩的底侧边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外壁上,并且防摔罩外形呈伞状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防摔罩采用高弹性布料制成,且防摔罩的上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松紧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基台的顶侧还等距开设有六处凹槽结构,且该凹槽结构均对应防摔罩支撑架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防摔罩支撑架的中间部位均通过支撑架撑开拉绳训练基台的内侧底部相连,并且训练基台上侧凹槽相邻外侧位置上还等距设置有六处支撑架限位托架结构。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设有的升降练习高台可通过升降机构进行上下升降操作,有利于模仿大型舞台升降台结构,从而使训练更加趋向于真实化,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升降机构采用剪式升降台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升降台的升降高度,并且有效减少升降行程,降低能源使用量。

防摔罩支撑架呈弧形架状结构设计,且底侧端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利于防摔罩支撑架能够根据升降自由开合,弧状结构设计有利于使防摔罩与防摔罩支撑架间隔一定距离,防止人体摔落时与防摔罩支撑架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防摔罩支撑架的另一端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防摔罩,且防摔罩的底侧边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外壁上,并且防摔罩外形呈伞状结构设计,伞状结构设计有利于围绕升降练习高台进行安装,增加防护范围,并且伞状结构易于收纳使用。

防摔罩采用高弹性布料制成,且防摔罩的上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松紧带结构,弹性设计有利于提高使用者跌落时的防护性能,顶侧设置的弹性松紧带结构,可以将外侧防摔罩快速的勒紧收纳于下降过程中的升降练习高台的外壁上,有效提高收纳便捷性。

训练基台的顶侧还等距开设有六处凹槽结构,且该凹槽结构均对应防摔罩支撑架开设,该结构设计有利于收纳于升降练习高台外壁上的防摔罩支撑架能够顺畅的收纳隐藏于训练基台内侧。

防摔罩支撑架的中间部位均通过支撑架撑开拉绳训练基台的内侧底部相连,并且训练基台上侧凹槽相邻外侧位置上还等距设置有六处支撑架限位托架结构,当升降练习高台上升过程中,有利于通过支撑架撑开拉绳的拉力将防摔罩支撑架向下撑开,并且通过支撑架限位托架进行限位,以便快速便捷的将防摔罩打开。

本发明中的训练高台四周还设置有防护设施,防止演员在高台舞蹈训练过程中的跌落现象发生,而且本发明中的防护措施收纳便捷性较高,安全性较好,非常适合高台舞蹈的练习,能够有效的训练使用人员的胆量与心理素质,使之在真正的大型舞台表演上减少失误,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维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练习高台收纳一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练习高台全部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维剖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训练基台;2、记录摄像头;3、升降练习高台;4、防摔罩;5、防摔罩支撑架;6、支撑架限位托架;7、支撑架撑开拉绳;8、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舞台表演升降高台舞蹈练习防摔训练装置,包括有:训练基台1,记录摄像头2,升降练习高台3,防摔罩4,防摔罩支撑架5,支撑架限位托架6,支撑架撑开拉绳7和升降机构8;所述训练基台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凹槽内侧底部螺栓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8;所述升降机构8的顶侧固定设置有升降练习高台3;所述升降练习高台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摔罩支撑架5;所述防摔罩支撑架5的上固定设置有防摔罩4;所述训练基台1外围底侧基台上等距设置有八处记录摄像头2结构,且记录摄像头2的焦点均为升降练习高台3位置。

其中,所述升降练习高台3可通过升降机构8进行上下升降操作,便于模仿大型舞台升降台结构,从而使训练更加趋向于真实化,有效提高训练效果,据图7所示。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8采用剪式升降台结构设计,便于提高升降台的升降高度,并且有效减少升降行程,降低能源使用量,据图7所示。

其中,所述防摔罩支撑架5呈弧形架状结构设计,且底侧端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3的外壁上,转动安装便于防摔罩支撑架5能够根据升降自由开合,弧状结构设计便于使防摔罩4与防摔罩支撑架5间隔一定距离,防止人体摔落时与防摔罩支撑架5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据图8所示。

其中,所述防摔罩支撑架5的另一端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防摔罩4,且防摔罩4的底侧边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3外壁上,并且防摔罩4外形呈伞状结构设计,伞状结构设计便于围绕升降练习高台3进行安装,增加防护范围,并且伞状结构易于收纳使用,据图1所示。

其中,所述防摔罩4采用高弹性布料制成,且防摔罩4的上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松紧带结构,弹性设计便于提高使用者跌落时的防护性能,顶侧设置的弹性松紧带结构,可以将外侧防摔罩4快速的勒紧收纳于下降过程中的升降练习高台3的外壁上,有效提高收纳便捷性。

其中,所述训练基台1的顶侧还等距开设有六处凹槽结构,且该凹槽结构均对应防摔罩支撑架5开设,该结构设计便于收纳于升降练习高台3外壁上的防摔罩支撑架5能够顺畅的收纳隐藏于训练基台1内侧,据图5所示。

其中,所述防摔罩支撑架5的中间部位均通过支撑架撑开拉绳7训练基台1的内侧底部相连,并且训练基台1上侧凹槽相邻外侧位置上还等距设置有六处支撑架限位托架6结构,当升降练习高台3上升过程中,便于通过支撑架撑开拉绳7的拉力将防摔罩支撑架5向下撑开,并且通过支撑架限位托架6进行限位,以便快速便捷的将防摔罩4打开,据图7-8所示。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安装使用时,将该训练装置根据设计图纸安装于训练厅当中,然后接通电源至控制箱,控制箱乃常见装置,故在此不做叙述,然后便可进行舞蹈的训练,舞蹈人员通过设置的训练基台1上的台阶登上升降练习高台3,然后控制人员控制升降练习高台3进行升起,上端的舞蹈演员便可进行升降过程中的跳舞,当升降练习高台3升起过程中,底侧的支撑架撑开拉绳7会将防摔罩支撑架5向下拉紧,从而将弹性固定于升降练习高台3外壁上的防摔罩4撑开,从而形成一伞状防护罩结构,如图1所示,便于有效防止上侧训练的人员在舞蹈过程中跌落,从而防止造成损害,并且舞蹈练习过程中,设置的八处记录摄像头2会从各个角度进行录制,以便在后期进行舞蹈的观看与改进,从而使舞蹈最终呈现的更好,当训练完成后,则通过控制器将升降练习高台3收纳回训练基台1内侧,收纳时,升降练习高台3下降,从而使支撑架撑开拉绳7变松,然后防摔罩4通过顶侧设置的弹性带结构快速的向向升降练习高台3的外壁上收纳,从而带动防摔罩支撑架5同样收纳于升降练习高台3的外壁上如图5所示,起到收纳隐藏的效果。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