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5340发布日期:2019-07-06 11: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锻炼器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也可以说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体育就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自从体育产生以来,强身健体及其娱乐自始至终是体育的主要功能。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

现阶段,现有的体育锻炼设备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通常只能针对一个人单独使用,使用效果差、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现阶段青少年的使用需求;2、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的趣味性低,只能对青少年的体能进行锻炼,不能通过竞技比赛增加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长期坚持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体育锻炼设备,通常只能针对一个人单独使用,使用效果差、功能单一,运动的趣味性低,不能通过竞技比赛增加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等难题,可以实现增加青少年运动积极性的功能,具有使用效果好、功能多样,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比赛增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利于青少年坚持运动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固定架、锻炼装置和打气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柱,底板上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端安装有锻炼装置,支撑柱内部对称安装有打气装置,打气装置外侧与锻炼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把手架、脚踏机构、u型架、负重轮、环形齿轮、支架、坐垫架和摩擦机构,所述的固定架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把手架,固定架上端内侧安装有u型架,u型架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负重轮,负重轮为圆环形结构,负重轮截面呈h型结构,负重轮外端对称安装有环形齿轮,支撑架与负重轮之间安装有脚踏机构,u型架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上端安装有坐垫架,u型架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摩擦机构;具体工作时,使用者坐在坐垫架上,使用者脚部通过脚踏机构带动负重轮转动,摩擦机构可以增加摩擦,可以改变负重大小。

所述的打气装置包括固定槽、滑动机构、打气机构和亮灯机构,所述的支撑柱内部下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部安装有滑动机构,支撑柱内部上端对称设置有打气机构,打气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支撑柱上端安装有亮灯机构;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气球套接在打气机构上,滑动机构可以通过打气机构对气球进行打气,当滑动机构上升到最高位置时,亮灯机构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亮灯机构点亮,可以增加体育锻炼的竞技性与趣味性,增加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打气机构包括活塞缸、活塞板、卡接槽、卡接垫、滑杆、伸缩弹簧和接气口,所述的支撑柱内部上端设置有活塞缸,支撑柱外部上端设置有活塞缸连通的接气口,活塞缸内部安装有活塞板,活塞板下端通过连接座与滑动机构连接,活塞板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内部设置有卡接垫,卡接垫与卡接槽卡接配合,卡接垫下端均匀设置有滑杆,滑动下端穿过活塞板安装有伸缩弹簧;具体工作时,当滑动机构带动活塞板上升时,活塞板对活塞缸上端的气体进行挤压,活塞缸内部的气体对气球进行充气,卡接垫上端压力大于下端压力,卡接垫卡接在卡接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安装架、调节杆、调节旋钮、卡槽和移动板,所述的u型架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外端穿过安装架安装有调节旋钮,调节杆内侧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位于u型架上端的卡槽内部,移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u型架连接,移动板内侧面上安装有摩擦垫;具体工作时,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杆对变移动板进行前后调节,移动板内侧面上的摩擦垫可以与负重轮相接触,进而可以对负重力度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架、滑动板、齿条板、滑动槽、移动块和连接杆,所述的支撑柱外侧对称安装有滑动架,滑动架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前端安装有齿条板,齿条板与环形齿轮相啮合,固定槽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上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打气机构相连接;具体工作时,当脚踏机构带动负重轮转动时,负重轮通过环形齿轮带动齿条板向上运动,齿条板通过滑动板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滑动槽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亮灯机构包括灯泡、正极架、负极架、电源箱和铜导片,所述的支撑柱上端通过灯座安装有灯泡,支撑柱内部上端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外侧安装有正极架,正极架通过导线与灯泡一端电连接,矩形槽内部内侧安装有负极架,负极架通过导线与电源箱负极连接,电源箱安装在支撑柱上,电源箱正极通过导线与灯泡另一端连接,打气机构上端安装有铜导片;具体工作时,当滑动机构通过打气机构带动铜导片上升到顶端时,灯泡、正极架、负极架、电源箱和铜导片之间形成闭合的串联电路,灯泡亮,可以通过灯泡率先闪亮判断输赢,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利于青少年进行运动锻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板、转动架、转动齿轮、同步带和固定齿轮,所述的支撑架内部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外侧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脚踏板,转动架中部安装有转动齿轮,负重轮中部安装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通过同步带与转动齿轮相连接;具体工作时,脚踏板通过转动架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固定齿轮,固定齿轮带动负重轮进行负重训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坐垫架包括坐垫、套筒、滑动柱、锁紧槽和锁紧螺钉,所述的支架上端安装有套筒,套筒外侧安装有锁紧螺钉,套筒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柱,滑动柱上端安装有坐垫,滑动柱上均匀设置有与锁紧螺钉配合的锁紧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脚踏板上设置有防护带,脚踏板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条,防护带可以避免运动过程中脚部发生打滑,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体育锻炼设备,通常只能针对一个人单独使用,使用效果差、功能单一,运动的趣味性低,不能通过竞技比赛增加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等难题,可以实现增加青少年运动积极性的功能,具有使用效果好、功能多样,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比赛增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利于青少年坚持运动等优点;

2.本发明设计了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可以对使用者身体进行锻炼,同时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比赛增加运动的积极性;

3.本发明设计了打气装置,打气装置可以通过气球的率先撑破来判断输赢,增加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利于青少年坚持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板、固定架与锻炼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板、支撑柱与打气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的i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柱2、固定架3、锻炼装置4和打气装置5,所述的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柱2,底板1上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端安装有锻炼装置4,支撑柱2内部对称安装有打气装置5,打气装置5外侧与锻炼装置4相连接。

所述的锻炼装置4包括支撑架41、把手架42、脚踏机构43、u型架44、负重轮45、环形齿轮46、支架47、坐垫架48和摩擦机构49,所述的固定架3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撑架41,支撑架41上端安装有把手架42,固定架3上端内侧安装有u型架44,u型架44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负重轮45,负重轮45为圆环形结构,负重轮45截面呈h型结构,负重轮45外端对称安装有环形齿轮46,支撑架41与负重轮45之间安装有脚踏机构43,u型架44上端安装有支架47,支架47上端安装有坐垫架48,u型架44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摩擦机构49;具体工作时,使用者坐在坐垫架48上,使用者脚部通过脚踏机构43带动负重轮45转动,摩擦机构49可以增加摩擦,可以改变负重大小。

所述的脚踏机构43包括脚踏板431、转动架432、转动齿轮433、同步带434和固定齿轮435,所述的支撑架41内部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432,转动架432外侧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脚踏板431,转动架432中部安装有转动齿轮433,负重轮45中部安装有固定齿轮435,固定齿轮435通过同步带434与转动齿轮433相连接;具体工作时,脚踏板431通过转动架432带动转动齿轮433转动,转动齿轮433通过同步带434带动固定齿轮435,固定齿轮435带动负重轮45进行负重训练。

所述的脚踏板431上设置有防护带436,脚踏板431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条,防护带436可以避免运动过程中脚部发生打滑,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的坐垫架48包括坐垫481、套筒482、滑动柱483、锁紧槽484和锁紧螺钉485,所述的支架47上端安装有套筒482,套筒482外侧安装有锁紧螺钉485,套筒482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柱483,滑动柱483上端安装有坐垫481,滑动柱483上均匀设置有与锁紧螺钉485配合的锁紧槽484。

所述的摩擦机构49包括安装架491、调节杆492、调节旋钮493、卡槽494和移动板495,所述的u型架44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491,安装架491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杆492,调节杆492外端穿过安装架491安装有调节旋钮493,调节杆492内侧安装有移动板495,移动板495位于u型架44上端的卡槽494内部,移动板49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u型架44连接,移动板495内侧面上安装有摩擦垫;具体工作时,调节旋钮493通过调节杆492对变移动板495进行前后调节,移动板495内侧面上的摩擦垫可以与负重轮45相接触,进而可以对负重力度进行调节。

所述的打气装置5包括固定槽51、滑动机构52、打气机构53和亮灯机构54,所述的支撑柱2内部下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槽51,固定槽51内部安装有滑动机构52,支撑柱2内部上端对称设置有打气机构53,打气机构53与滑动机构52相连接,支撑柱2上端安装有亮灯机构54;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气球套接在打气机构53上,滑动机构52可以通过打气机构53对气球进行打气,当滑动机构52上升到最高位置时,亮灯机构54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亮灯机构54点亮,可以增加体育锻炼的竞技性与趣味性,增加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

所述的滑动机构52包括滑动架521、滑动板522、齿条板523、滑动槽524、移动块525和连接杆526,所述的支撑柱2外侧对称安装有滑动架521,滑动架521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板522,滑动板522前端安装有齿条板523,齿条板523与环形齿轮46相啮合,固定槽51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槽524,滑动槽524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移动块525,移动块525上端安装有连接杆526,连接杆526与打气机构53相连接;具体工作时,当脚踏机构43带动负重轮45转动时,负重轮45通过环形齿轮46带动齿条板523向上运动,齿条板523通过滑动板522带动连接杆526向上运动,滑动槽524起到限位的作用。

所述的打气机构53包括活塞缸531、活塞板532、卡接槽533、卡接垫534、滑杆535、伸缩弹簧536和接气口537,所述的支撑柱2内部上端设置有活塞缸531,支撑柱2外部上端设置有活塞缸531连通的接气口537,活塞缸531内部安装有活塞板532,活塞板532下端通过连接座与滑动机构52连接,活塞板532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接槽533,卡接槽533内部设置有卡接垫534,卡接垫534与卡接槽533卡接配合,卡接垫534下端均匀设置有滑杆535,滑动下端穿过活塞板532安装有伸缩弹簧536;具体工作时,当滑动机构52带动活塞板532上升时,活塞板532对活塞缸531上端的气体进行挤压,活塞缸531内部的气体对气球进行充气,卡接垫534上端压力大于下端压力,卡接垫534卡接在卡接槽533内。

所述的亮灯机构54包括灯泡541、正极架542、负极架543、电源箱544和铜导片545,所述的支撑柱2上端通过灯座安装有灯泡541,支撑柱2内部上端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外侧安装有正极架542,正极架542通过导线与灯泡541一端电连接,矩形槽内部内侧安装有负极架543,负极架543通过导线与电源箱544负极连接,电源箱544安装在支撑柱2上,电源箱544正极通过导线与灯泡541另一端连接,打气机构53上端安装有铜导片545;具体工作时,当滑动机构52通过打气机构53带动铜导片545上升到顶端时,灯泡541、正极架542、负极架543、电源箱544和铜导片545之间形成闭合的串联电路,灯泡541亮,可以通过灯泡541率先闪亮判断输赢,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利于青少年进行运动锻炼。

工作时:首先,相互比赛的使用者分别坐在坐垫架48上,使用者脚部通过脚踏板431带动转动齿轮433转动,转动齿轮433通过同步带434带动固定齿轮435,固定齿轮435带动负重轮45进行负重训练比赛,摩擦机构49可以增加负重轮45与摩擦垫之间的摩擦力,改变负重大小,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气球套接在打气机构53上,滑动机构52内的环形齿轮46带动齿条板523向上运动,齿条板523通过滑动板522带动连接杆526向上运动,连接杆526带动活塞板532上升,活塞板532对活塞缸531上端的气体进行挤压,活塞缸531内部的气体对气球进行充气,卡接垫534上端压力大于下端压力,卡接垫534卡接在卡接槽533内,当连接杆526带动活塞板532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活塞板532上的铜导片545与灯泡541、正极架542、负极架543和电源箱544形成一个闭合的串联回路,亮灯机构54点亮,增加体育锻炼的竞技性与趣味性,增加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体育锻炼设备,通常只能针对一个人单独使用,使用效果差、功能单一,运动的趣味性低,不能通过竞技比赛增加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等难题,实现了增加青少年运动积极性的功能,具有使用效果好、功能多样,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比赛增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利于青少年坚持运动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