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健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8507发布日期:2019-07-27 09:2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健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仿生健身机器人。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健康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个人体质的锻炼,现在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人们不仅会选择在健身房内进行身体锻炼,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困扰,还会选择在自己家中进行身体锻炼。

更科学的健身分为有氧运动训练和无氧(力量)运动训练,使用专业的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力量)运动训练健身器械不仅能够辅助人们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还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人们想要满足全身各部位的锻炼,必须选择多个健身器械,不但购买成本高,使用成本更高,尤其是选择在家里锻炼身体的人们。

中国专利:一种仿生多功能综合健身训练器cn201620447113.0是一种新颖的多功能健身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的无氧(力量)运动训练健身器械,该仿生多功能综合健身训练器能够满足无氧(力量)运动训练,但结构过于复杂、传动装置不够合理,部分结构外露,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满足人们对有氧运动训练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健身机器人,满足人们对全身各个部位的健身锻炼需求,并且可以随心选择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力量)运动训练,也可有氧运动训练和无氧(力量)运动训练结合交替锻炼,由此既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也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同时解决了人们为了达到全身的健身锻炼需选择多个健身器械造成的高成本、高风险、隐患多、选择难、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健身机器人,包括训练台、结构框架组件、配重装置、阻力传动组件、训练连接点、外壳组件、基础训练配件。

所述训练台包括底座、跑步机。

所述底座设置有结构框架左固定点、结构框架右固定点、阻力传动滑轮左安装口,阻力传动滑轮右安装口、底座左训练连接点安装口、底座右训练连接点安装口、跑步机连接点。

所述跑步机包括:与底座连接的跑台支撑架、设置于跑台支撑架后端的驱动电机、设置于跑台支撑架上的跑带。

进一步设置:所述跑步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跑步机为使用者者提供有氧运动训练,并与所述底座共同构成本发明用于无氧(力量)运动训练的训练台。

所述结构框架组件包括:左腿部结构框架、右腿部结构框架、上身结构框架、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左手臂结构、右手臂结构。

进一步设置:所述左腿部结构框架的下端连接固定于所述结构框架左固定点,所述右腿部结构框架的下端连接固定于所述结构框架右固定点,所述上身结构框架的下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左腿部结构框架的上端和右腿部结构框架的上端,所述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连接固定于所述上身结构框架上端的左侧端,所述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连接固定于所述上身结构框架上端的右侧端,所述左手臂机构的上端套入所述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所述右手臂机构的上端套入所述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仿生结构。

进一步设置:所述左手臂结构的上端和所述右手臂结构的上端分别套入所述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和所述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可实现左、右手臂结构的转向功能。

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片、配重杆、插销、配重滑轮、配重导杆。

进一步设置:本发明共两组配重装置,分别左、右设置于所述左腿部结构框架和右腿部结构框架内,从而构成本发明的左路配重装置和右路配重装置。

所述阻力传动组件包括:阻力传动滑轮、拉绳。

进一步设置:本发明集若干个阻力传动滑轮和两根拉绳,若干个所述阻力传动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内,并通过两根所述拉绳与左、右两路配重装置连接,从而构成本发明的左路阻力系统和右路阻力系统。

所述训练连接点包括:底座左训练连接点、底座右训练连接点、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

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左训练连接点设置于所述底座左训练连接点安装口,并与本发明左路阻力系统中所述拉绳的下端连接,所述底座右训练连接点设置于所述底座右训练连接点安装口,并与本发明右路阻力系统中所述拉绳的下端连接,所述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设置于左手臂结构的下端,并与本发明左路阻力系统中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所述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设置于右手臂结构的下端,并与本发明右路阻力系统中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从而构成本发明的左路训练系统和右路训练系统。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左腿外壳、右腿外壳、上身外壳、左手臂前外壳、左手臂后外壳、右手臂前外壳、右手臂后外壳、头部壳体。

进一步设置:所述左腿外壳套装于所述左腿部结构框架,所述右腿外壳套装于所述右腿部结构框架,所述上身外壳套装于上身结构框架,所述头部壳体安装于所述上身外壳上部,所述左手臂前外壳套装于所述左手臂结构的前面,所述左手臂后外壳套装于所述左手臂结构的后面,所述右手臂前外壳套装于所述右手臂结构的前面,所述右手臂后外壳套装于所述右手臂结构的后面,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仿生外形。

所述基础训练配件包括:训练杠、训练拉手。

进一步设置:所述训练杠、所述训练拉手均可分别与所述底座左训练连接点、所述底座右训练连接点、所述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所述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组合连接,进行针对全身的多功能健身训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理念先进,构思巧妙,结构科学合理且安全牢固,“仿生”创意新颖独特,通过仿生技术实现健身训练的多种功能,并将多种功能进行细分,细分为:针对人体的左、右、上、下部位进行健身训练,并同时具备有氧运动训练功能和无氧(力量)运动训练功能,满足使用者对全身各个部位的多功能科学健身锻炼需求,外壳组件不仅构成本发明美观、易辨识的仿生外形,并将内部构造与使用者隔离,消除了对使用者的如磕碰、夹挤伤害等隐患。

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臂机构转向之后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手臂机构转向之后的结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训练台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组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基础训练配件示意图

图中1.左腿部结构框架;2.右腿部结构框架;3.上身结构框架;4.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5.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6.左手臂结构;7.右手臂结构;8.配重片(左);9.配重片(右);10.配重滑轮(左);11.配重滑轮(右);12.配重导杆(左);13.配重导杆(右);14.训练台;15.底座左训练连接点;16.底座右训练连接点;17.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8.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9.阻力传动滑轮19;20.阻力传动滑轮20;21.阻力传动滑轮21;22.阻力传动滑轮22;23.阻力传动滑轮23;24.阻力传动滑轮24;25.阻力传动滑轮25;26.阻力传动滑轮26;27.阻力传动滑轮27;28.阻力传动滑轮28;29.拉绳29;30.拉绳30;31.跑步机;32.插销(左);33.插销(右);34.左配重杆;35.右配重杆;36.阻力传动滑轮36;37.阻力传动滑轮37;38.底座;39.跑台支撑架;40.驱动电机;41.跑带;42.结构框架左固定点;43.结构框架右固定点;44.阻力传动滑轮左安装口;45.阻力传动滑轮右安装口;46.底座左训练连接点安装口;47.底座右训练连接点安装口;48.训练杠;49.训练拉手;w1.上身外壳;w2.左腿外壳;w3.右腿外壳;w4.左手臂后外壳;w5.左手臂前外壳;w6.右手臂前外壳;w7.右手臂后外壳;w8.头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左腿部结构框架1连接固定于结构框架左固定点42,右腿部结构框架2连接固定于结构框架右固定点43,上述结构框架3的下端连接固定于左腿部结构框架1的上端和右腿部结构框架2的上端,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4连接固定于上身结构框架3上端的左侧端,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5连接固定于上身结构框架3上端的右侧端,左手臂机构6的上端套入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4,右手臂机构7的上端套入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5,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仿生学结构框架,结构安全牢固,且运动空间科学合理。

如图1-图6所述,拉绳29的上端与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7连接,拉绳29的下端依次通过阻力传动滑轮19、阻力传动滑轮21、阻力传动滑轮23、阻力传动滑轮27、配重滑轮(左)10、阻力传动滑轮25、阻力传动滑轮36与底座左训练连接点15连接,从而构成本发明的左路训练系统(右路训练系统同理),训练拉手49与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7连接,下拉训练拉手49,通过拉绳29和若干阻力传动滑轮带动配重片8提升,又或是训练拉手49与底座左训练连接点15连接,提拉训练拉手49,通过拉绳29和若干阻力传动滑轮带动配重片8提升,如此往复进行负重训练。

如图1和图5所示,左腿外壳w2套装于左腿部结构框架1,右腿外壳w3套装于右腿部结构框架2,上身外壳w1套装于上身结构框架3,头部壳体w8安装于上身外壳w1上部,左手臂前外壳w5套装于左手臂结构6的前面,左手臂后外壳w4套装于左手臂结构6的后面,右手臂前外壳w6套装于右手臂结构7的前面,右手臂后外壳w7套装于右手臂结构7的后面,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仿生机器人外形,且将本发明内部结构与使用者隔离开,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如图1和图6所示,基础训练配件可分别与底座左训练连接点15、底座右训练连接点16、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7、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8组合变换连接,从而实现多种功能的运动训练。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训练台14包括底座38、跑步机31,所述跑步机31包括与底座连接的跑台支撑架39、设置于跑台支撑架后端的驱动电机40、设置于跑台支撑架上的跑带41,通过与底座38连接的仿生结构提供无氧(力量)运动训练,提供设置于训练台14内的跑步机31提供有氧运动训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左腿部结构框架,2.右腿部结构框架,3.上身结构框架,4.肩部左手臂转向套筒,5.肩部右手臂转向套筒,6.左手臂结构,7.右手臂结构,8.配重片(左),9.配重片(右),10.配重滑轮(左),11.配重滑轮(右),12.配重导杆(左),13.配重导杆(右),14.训练台,15.底座左训练连接点,16.底座右训练连接点,17.左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8.右手臂结构端训练连接点,19.阻力传动滑轮19,20.阻力传动滑轮20,21.阻力传动滑轮21,22.阻力传动滑轮22,23.阻力传动滑轮23,24.阻力传动滑轮24,25.阻力传动滑轮25,26.阻力传动滑轮26,27.阻力传动滑轮27,28.阻力传动滑轮28,29.拉绳29,30.拉绳30,31.跑步机,32.插销(左),33.插销(右),34.左配重杆,35.右配重杆,36.阻力传动滑轮36,37.阻力传动滑轮37,38.底座,39.跑台支撑架,40.驱动电机,41.跑带,42.结构框架左固定点,43.结构框架右固定点,44.阻力传动滑轮左安装口,45.阻力传动滑轮右安装口,46.底座左训练连接点安装口,47.底座右训练连接点安装口,48.训练杠,49.训练拉手,w1.上身外壳,w2.左腿外壳,w3.右腿外壳,w4.左手臂后外壳,w5.左手臂前外壳,w6.右手臂前外壳,w7.右手臂后外壳,w8.头部壳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