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8652发布日期:2019-07-27 09:2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滑雪板练习装置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滑雪运动(特别是现代竞技滑雪)发展到当今,项目不断在增多,领域不断在扩展,目前世界比赛正规的大项目分为:高山滑雪、北欧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滑雪、雪上滑板滑雪等。每大项又分众多小项,全国比赛、冬奥会中几十枚耀眼的金牌激励人们去拼搏、去分享,滑雪运动常常应用滑雪板来完成,滑当板可以是单支或双支,用于缚在滑雪爱好者的脚底,达到滑雪的目的。

根据上述描述,我们找到了申请号cn201820820735.2中提到的一种高山滑雪用安全性能好的模拟训练装置,包括中空支撑底座,所述中空支撑底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保护海绵垫,所述中空支撑底座的顶部中央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振动电机,且振动电机的振动轴通过螺栓连接有振动板,所述中空支撑底座的顶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开口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山滑雪用安全性能好的模拟训练装置,设置有橡胶手臂套环、橡胶皮带和固定皮带,使用者可以将橡胶手臂套环套在双臂上,将固定皮带套在腋下,使用时,可以避免使用者上身的过度倾斜而摔倒,达到了非常安全的保护使用者上身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训练装置是采用皮带、手套等老套的防护结构来提高训练者使用时的安全性,但是这种安全防护性在一些护身套服配件上早就具有,因此这些防护装置又安装在这它这个训练装置上实属多此一举,并且这一训练装置还带有多处电性连部件,试想一下,装置在滑移过程中,肯定会对这些电性装置造成影响,且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其不能进行角度调节式训练,因此在结构特性,及经济实用性上,有必要得到很好的改进及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训练装置是采用皮带、手套等老套的防护结构来提高训练者使用时的安全性,但是这种安全防护性在一些护身套服配件上早就具有,因此这些防护装置又安装在这它这个训练装置上实属多此一举,并且这一训练装置还带有多处电性连部件,装置在滑移过程中,肯定会对这些电性装置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包括防护腔,排气口,转槽,底槽口,内支座,坐板,护垫,伸杆,垫杆,载重杆,缓冲弹簧,泡棉座,转板,转轴,滑雪板,铰接端头,铰接槽,锁紧螺栓,铰接板和滑座;所述防护腔为l形壳体腔结构,其内腔后背面设有与之一体注塑成型的内支座,且内支座为倾斜于前侧的弧形座结构;所述内支座的顶面按略下倾斜的方式又胶合有一块较软塑料材质的坐板,且在此坐板的顶面前侧位置胶合有一条橡胶材质的护垫;所述防护腔的内腔前半区开设有大方形口结构的转槽,且在此转槽的前侧沿边内侧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还胶合连接有两处转板;所述转板的内端顶面均还通过贯穿转轴的方式转动配合有左右两处滑雪板,且这两处滑雪板的内端还设有开设有长方形铰接槽的铰接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的l形后背板区域上自上向下还开设有一排长方形槽口结构样式的排气口,且其后背面内侧的内支座为实心填充件,其还向前延伸有三支伸杆。

进一步的:三处上述所述伸杆上共同胶合连接有一处长方形板结构的载重杆,且在载重杆的顶面与坐板的底面之间按左右排列方式安装有三只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的底面厚度为三厘米,其后侧区域底面还开设有两道长方形槽口结构的底槽口,在两道底槽口的中间自然而然的形成有一处向前延伸的垫杆结构,且垫杆与伸杆之间还胶合夹连接有泡棉座。

进一步的:左右两处所述转板均按内倾斜方式设置,即两块转板之间呈内八字状样式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的底面还胶合连接有左右两片长方形板结构的铰接板,且这两片铰接板位于转槽的内侧位置处,并且伸向转槽的内侧。

进一步的:左右两处所述滑雪板利用内端的铰接端头通过铰接槽插合在对应的两处铰接板上,且在铰接端头的顶面通过贯穿配合的方式配合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的前侧开设有转槽的区域两侧底面上,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均还螺柱固定连接有一块滑座,且滑座的底面为弧形样式结构。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的滑雪训练装置:首先我们将其做成了一个l形的腔体结构,这类似于儿童用的具有很好防护特性的滑草机,因此我们利用这一有益性添加到本领域滑板练习装置上,可同样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这个l形的腔体结构不仅仅是拿过来就使用的,我们还对其结构改进了改进,将其底板前侧区和后侧区均开设了槽腔,前侧区大口径尺寸的槽腔,后侧区为两道小尺寸的槽腔,前侧区域槽腔中,我们将左右两支模拟性滑雪板安于其中,并且具有良好的角度旋转特性,因此双脚踩在上面时可根据双脚开合角度进行匹配训练,后侧区域的两个槽口结构的设计,以及腔后区域设有一个坐板,这个坐板利用这两个槽口结构及结构上的双层压板件安装了双层式缓冲结构,因此这个坐板一是用于训练一段时间后随爱好者移动到某位置实现携带式休息,二是防止爱好者滑雪过程中坐倒样式时,对臀部进行双重性缓冲保护,装置较对比文件来看,训练方式具有角度可调性、大面积防护性、且不涉及电路的有益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操作性强,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后视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部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利用左右方向剖切面使装置断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利用前后方向剖切面使装置断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由图6引出的旋转视角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由图6、图7引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防护腔;101、排气口;102、转槽;103、底槽口;2、内支座;3、坐板;301、护垫;4、伸杆;5、垫杆;6、载重杆;601、缓冲弹簧;7、泡棉座;8、转板;801、转轴;9、滑雪板;901、铰接端头;902、铰接槽;903、锁紧螺栓;10、铰接板;11、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矫正滑雪动作的滑雪练习装置,包括防护腔1,排气口101,转槽102,底槽口103,内支座2,坐板3,护垫301,伸杆4,垫杆5,载重杆6,缓冲弹簧601,泡棉座7,转板8,转轴801,滑雪板9,铰接端头901,铰接槽902,锁紧螺栓903,铰接板10和滑座11;所述防护腔1为l形壳体腔结构,其内腔后背面设有与之一体注塑成型的内支座2,且内支座2为倾斜于前侧的弧形座结构;所述内支座2的顶面按略下倾斜的方式又胶合有一块较软塑料材质的坐板3,且在此坐板3的顶面前侧位置胶合有一条橡胶材质的护垫301;所述防护腔1的内腔前半区开设有大方形口结构的转槽102,且在此转槽102的前侧沿边内侧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还胶合连接有两处转板8;所述转板8的内端顶面均还通过贯穿转轴801的方式转动配合有左右两处滑雪板9,且这两处滑雪板9的内端还设有开设有长方形铰接槽902的铰接端头901。

其中:如图1所示,防护腔1的l形后背板区域上自上向下还开设有一排长方形槽口结构样式的排气口101,因此装置随滑雪爱好者整体在雪上移动时,排气口101的设置,可减少风的阻力,且其后背面内侧的内支座2为实心填充件,其还向前延伸有三支伸杆4,内支座2相当于在防护腔1的内侧后区域形成一个实心支座结构,同时可以提高防护腔1的强度。

其中:如图1,图5,图6或图8所示,三处上述所述伸杆4上共同胶合连接有一处长方形板结构的载重杆6,且在载重杆6的顶面与坐板3的底面之间按左右排列方式安装有三只缓冲弹簧601,由此描述可以看出,坐板3具有缓冲结构特性,因此爱好者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的同时,可缓解疲劳,同时,如果滑雪训练过程中坐仰时,可利用坐板3对臀部进行承力缓冲。

其中:防护腔1的底面厚度为三厘米,因此其具有一定的自身强度,其后侧区域底面还开设有两道长方形槽口结构的底槽口103,在两道底槽口103的中间自然而然的形成有一处向前延伸的垫杆5结构,且垫杆5与伸杆4之间还胶合夹连接有泡棉座7,这一泡棉座7结构,我们可以从5,图6,图7以及图8中可以看出,形成了除了上部三只缓冲弹簧601对坐板3进行的缓冲,还利用具有自身具有缓冲特性,且同时具有大面积支撑作用的泡棉座7对顶部压力实施的缓冲,坐板3实现双级缓冲效果。

其中:由图1和图3中可以看出,左右两处所述转板8均按内倾斜方式设置,即两块转板8之间呈内八字状样式分布,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看出,通过转轴801连接在它们上面的滑雪板9可以具有更大的旋转空间,转板8的这一内倾斜安装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其中:防护腔1的底面还胶合连接有左右两片长方形板结构的铰接板10,且这两片铰接板10位于转槽102的内侧位置处,并且伸向转槽102的内侧,这一描述结构同样由图3,图6可以看出,用于连接滑雪板9的另一端,而连接后的滑雪板9的底面略向下突出防护腔1的底面,这一突出结构由图8中可以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滑雪爱好者双脚站在滑雪板9上时,与雪地产生滑动接触的面,大部分还是滑雪板9的底面,防护腔1随之同步移动,仅起到防护作用以及用于将它们铰接安装作用,但是也不排除雪地路面雪层会与防护腔1底面形成滑动摩擦,这种情部下防护腔1的底面又可以提高滑雪板9的滑面的作用面积,又一次呈现出防护腔1的防护性,对于初学者来说,提高滑雪时的平稳性。

其中:如图1,图2以及图5可以轻松看出,左右两处所述滑雪板9利用内端的铰接端头901通过铰接槽902插合在对应的两处铰接板10上,且在铰接端头901的顶面通过贯穿配合的方式配合有锁紧螺栓903,由此可以看出,处于旋转结构特性的两片滑雪板9,前端转动配合在转板8上,后端又通过大范围的铰接槽902转动卡扣在两处铰接板10上,因此这两片滑雪板9可时行角度旋转式使用,角度旋转后,利用成熟技术的锁紧螺栓903进行位置锁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装置结构的这两片滑雪板9在初学者训练时,可进行角度调节式训练,使得脚底所站的滑雪板9根据学习程度,加大难度性训练使用,提高装置的灵活实用性。

其中:防护腔1的前侧开设有转槽102的区域两侧底面上,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均还螺柱固定连接有一块滑座11,且滑座11的底面为弧形样式结构,这一描述结构如图4的所示,这两个滑座11实质就是防护腔1底面左右两侧的两个突起件,它们可以与两片滑雪板9一样随爱好者站立滑雪动作时,事先进行两侧平衡支撑,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初学者根据自身水平情况,扳动两片滑雪板9,使它们进行角度旋转,角度达到理想角度范围样式时,利用成熟技术的锁紧螺栓903对它们这一位置进行锁定,初学者双脚站在两片滑雪板9上,进行坡式滑雪运动,两片滑雪板9滑移时,起到防护作用的防护腔1也会跟着同步滑雪动作,由于防护腔1为厚度三厘米的壳体腔结构,因此可同步跟随滑雪者起保护作用,并且防护腔1的前侧开设有转槽102的区域两侧底面上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均还螺柱固定连接有一块滑座11,它们可以与两片滑雪板9一样随爱好者站立滑雪动作时,事先进行两侧平衡支撑,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拿图1至图5所示,在防护腔1的内腔后侧区域设有具有双重缓冲效果的坐板3,坐板3具有利和弹簧及泡棉的缓冲结构特性,因此爱好者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的同时,可缓解疲劳,同时,如果滑雪训练过程中坐仰时,可利用坐板3对臀部进行承力缓冲,功能性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