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腕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3647发布日期:2019-10-14 16: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腕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腕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运动当中,腕关节的活动相当复杂、精细,因此也极易受伤。腕部损伤的表现具有多样性,既可表现为韧带、肌腱、骨头与关节的急性损伤,又可表现为慢性劳损性损伤。多见于篮球、排球、羽毛球、举重等运动项目,占运动创伤的6%左右。大众健身运动中,腕部受伤更常见。例如打羽毛球时,无论是击打、扣杀还是吊、挑、推、扑、勾球,都要求手腕有后伸和外展的动作。如果动作不规范、用力不当或缺乏热身,都可能使手腕受伤。手腕受伤后的康复阶段,一般借助相应的装置来进行腕关节的锻炼,这些装置一般以活动为主,对于锻炼的强度没有要求且没有具体的调节措施;同时,这些器材对于锻炼的动作是否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提示功能或提示手段,这会导致病人对于锻炼的效果没有清晰的评价,可能会导致无效锻炼,进而使得康复周期的延长;现有情况下,在锻炼腕关节时一般是配合前前臂部分一起进行锻炼的,这样会导致腕关节训练的针对性不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腕康复装置,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腕康复装置,包括固定桌、转椅、两个前臂固定部、两个对接部、两个警示部以及两个手腕锻炼部,所述固定桌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椅放置在所述固定桌一端,所述两个前臂固定部对称地设于所述固定桌的桌面上靠近所述转椅的一端,所述两个对接部对称地设于所述固定桌的桌面上远离所述转椅的一端,所述两个前臂固定部与所述两个对接部一一对应,所述两个警示部分别连接两组对应的所述前臂固定部与所述对接部,所述两个手腕锻炼部的一端分别设于不同的所述对接部上,所述两个手腕锻炼部分别位于不同的所述警示部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前臂固定部将病人的前臂固定住,病人仅能够活动手腕部分,病人使用手腕锻炼部对手腕进行活动锻炼,锻炼时,只要动作标准到位,手腕锻炼部会不断击打警示部,发出声响,告知病人动作的完成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前臂固定部包括一个前臂固定部本体、两个前臂固定座、四个前臂固定装置、四个固定配合杆以及一个手肘托置装置,所述前臂固定部本体为一个组合体,所述前臂固定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为截面大小相同但截面宽度不同的梯形棱台,所述两个梯形棱台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前臂固定部本体的中间部分为六边形棱体,所述六边形棱体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六边形的固定槽,所述两个前臂固定座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槽内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所述六边形棱体靠近所述转椅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且内外贯通的调整槽,所述四个调整槽分别对应所述六边形棱体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前臂固定装置分别穿设于所述四个调整槽内,所述六边形棱体的侧面上还分别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槽,所述四个固定配合杆分别穿设于所述四个限位槽内,所述四个固定配合杆可自由活动,所述四个固定配合杆同时也分别穿过所述四个前臂固定装置,所述手肘托置装置设于底部的所述梯形棱台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槽内远离所述手肘托置装置的一端固定设有保护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两个固定设置的前臂固定座和四个前臂固定装置借助固定槽的六边形结构对病人的前臂进行较为稳妥的固定,手肘托置在手肘托置装置上,四个前臂固定装置可调,贴合病人前臂后,借助四个固定配合杆对四个前臂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由此实现对前臂的可调固定,用于适应不同前臂粗细的病人。进一步地,所述前臂固定装置包括调整杆、调整连接座、固定软垫以及所述握持座,所述调整杆穿设于所述调整槽内,所述调整杆的杆身上开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调整孔,所述固定配合杆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调整孔内,所述调整连接座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调整连接座与所述调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软垫一面平整,另外相对的一面带有凹弧,所述固定软垫平整的一面与所述调整连接座上远离所述调整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座设于所述调整杆上远离所述调整连接座的一端所述前臂固定座上也固定设有固定软垫,所述六个固定软垫围合成一个直径可变的圆弧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拉调整杆来调整固定软垫与病人前臂的距离,将固定配合杆穿入对应的调整孔,用以实现当前姿态的固定,固定软垫带有凹弧更加适应贴合人体。进一步地,底部的所述梯形棱台的顶面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手肘托置装置包括螺纹杆、手肘托座以及手肘托置软垫,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槽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远离所述梯形棱台的一端设有所述手肘托座,所述手肘托置软垫套设于所述手肘托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纹杆来实现手肘托座的高度调节及固定,手肘托置软垫用以保护病人的手肘,防止锻炼中手肘磨伤。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桌的桌面上远离所述转椅的一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燕尾槽,所述两个对接部的底部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燕尾槽内,所述对接部可在所述滑动座内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对接座来实现警示部的安装、调整以及拆卸。进一步地,所述燕尾槽的内底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定槽,所述两个卡定槽内分别设有一个卡定板,所述卡定板与所述对接部贴合,所述卡定板远离所述对接部的一面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卡定板来固定对接部的滑动,把手方便拔插卡定板。进一步地,所述六边形棱体远离所述转椅的一端开设有六个大小相同且规则分布的第一对接槽,所述对接部为横截面与所述前臂固定部本体一样但截面宽度不同的组合体,所述对接部靠近所述前臂固定部的一端上也开设有六个大小相同且规则分布的第二对接槽,所述第二对接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对接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警示部包括六块完全相同的钢板,所述六块钢板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六个第一对接槽和所述六个第二对接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来安插钢板,一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手腕锻炼装置废运动幅度过大,打伤路过的人员,二是起到警示作用,如果锻炼姿势正确且锻炼力度到位,手腕锻炼装置会在钢板上依次敲打,发出响亮的声音,病人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锻炼的效果,有助于康复。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梯形棱台远离所述转椅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三个竖直排布且大小相同的强度调整槽,所述对接部靠近所述前臂固定部的一端上也开设有共计六个配合调整槽,所述配合调整槽的位置与所述强度调整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两块钢板可调整到对应的所述强度调整槽和所述配合调整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共计六个的强度调整槽,配合对接部上对应的六个配合调整槽,可以将最上方和最下方的钢板进行调整,这样手腕锻炼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发生变化,这样想要敲打到这两块钢板势必需要不同的力度,进而实现了锻炼强度的调整,可以针对恢复情况不同的病人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手腕锻炼部包括固定扣、可调扣、甩绳以及弹力握球,所述固定扣设于所述对接部上,所述可调扣与所述固定扣配合连接,所述甩绳设于所述可调扣上,所述弹力握球设于所述甩绳上远离所述可调扣的一端,所述甩绳根据长度材质进行更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可从固定扣上拆除的可调扣,实现甩绳的替换拆除和固定安装,甩绳可以做圆周甩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波浪式甩动,弹力握球在甩动的同时还能对手掌和手指部分进行相对的活动,一举多得。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杆上涂覆有一层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制备方法是: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石英粉5-7份、铬粉8-11份、硅藻土6-8份、钼粉20-22份、热塑性水性聚氨酯11-15份、环氧乙烷3-4份、钴粉39-42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糠醛树脂2-4份以及乙醇70-80份。s1、预制有机溶剂:将热塑性水性聚氨酯、环氧乙烷、糠醛树脂以及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s2、制备耐磨材料:将石英粉、铬粉、硅藻土、钼粉、钴粉以及钠基膨润土加入到s1中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将温度加热至72-80℃后保温3-4h;s3、清洗:将调整杆用额外的乙醇进行清洗去污;s4、喷涂:将调整杆悬挂在漆房,利用雾化器将s2得到的耐磨材料均匀喷涂到调整杆上,尤其是调整孔内;s5、干燥:将s4得到的调整杆放置到烘箱内部,在36-4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6-8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调整孔和固定配合杆配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前臂粗细病人的前臂固定,一旦调整孔磨损严重,调整孔的孔径会变大,这样配合固定杆和调整孔之间就会松动,进而影响对前臂的固定效果,可能会导致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降低,所以在调整杆上涂覆一层耐磨层,可以减缓调整杆尤其是调整孔的磨损,保证对前臂的固定效果,进而保证了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有助于缩短康复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手腕康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臂固定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臂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滑动座与对接座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臂固定部本体和对接部的对接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甩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桌;2、转椅;3、前臂固定部;31、前臂固定部本体;311、固定槽;312、调整槽;313、限位槽;32、前臂固定座;33、前臂固定装置;331、调整杆;332、调整连接座;333、固定软垫;334、握持座;335、调整孔;34、固定配合杆;35、手肘托置装置;351、螺纹杆;352、手肘托座;353、手肘托置软垫;36、梯形棱台;361、螺纹槽;362、强度调整槽;37、六边形棱体;371、第一对接槽;38、保护软垫;4、对接部;41、第二对接槽;42、配合调整槽;5、警示部;6、手腕锻炼部;61、固定扣;62、可调扣;63、甩绳;64、弹力握球;7、滑动座;71、燕尾槽;72、卡定槽;73、卡定板;7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手腕康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桌1、转椅2、两个前臂固定部3、两个对接部4、两个警示部5以及两个手腕锻炼部6,固定桌1固定在地面上,转椅2放置在固定桌1一端,两个前臂固定部3对称地设于固定桌1的桌面上靠近转椅2的一端,两个对接部4对称地设于固定桌1的桌面上远离转椅2的一端,两个前臂固定部3与两个对接部4一一对应,两个警示部5分别连接两组对应的前臂固定部3与对接部4,两个手腕锻炼部6的一端分别设于不同的对接部4上,两个手腕锻炼部6分别位于不同的警示部5内。如图1和图2所示,前臂固定部3包括一个前臂固定部本体31、两个前臂固定座32、四个前臂固定装置33、四个固定配合杆34以及一个手肘托置装置35,前臂固定部本体31为一个组合体,前臂固定部本体31的顶部和底部为截面大小相同但截面宽度不同的梯形棱台36,两个梯形棱台36上下对称设置,前臂固定部本体31的中间部分为六边形棱体37,六边形棱体37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六边形的固定槽311,两个前臂固定座32分别设于固定槽311内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六边形棱体37靠近转椅2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且内外贯通的调整槽312,四个调整槽312分别对应六边形棱体37的四个侧面,四个前臂固定装置33分别穿设于四个调整槽312内,六边形棱体37的侧面上还分别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槽313,四个固定配合杆34分别穿设于四个限位槽313内,四个固定配合杆34可自由活动,四个固定配合杆34同时也分别穿过四个前臂固定装置33,手肘托置装置35设于底部的梯形棱台36的顶面上,固定槽311内远离手肘托置装置35的一端固定设有保护软垫38。如图2和图3所示,前臂固定装置33包括调整杆331、调整连接座332、固定软垫333以及握持座334,调整杆331穿设于调整槽312内,调整杆331的杆身上开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调整孔335,固定配合杆34穿设于其中一个调整孔335内,调整连接座332位于固定槽311内,调整连接座332与调整杆331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软垫333一面平整,另外相对的一面带有凹弧,固定软垫333平整的一面与调整连接座332上远离调整杆331的一面固定连接,握持座334设于调整杆331上远离调整连接座332的一端前臂固定座32上也固定设有固定软垫333,六个固定软垫333围合成一个直径可变的圆弧结构。如图2所示,底部的梯形棱台36的顶面上开设有螺纹槽361,手肘托置装置35包括螺纹杆351、手肘托座352以及手肘托置软垫353,螺纹杆351的一端与螺纹槽361配合连接,螺纹杆351上远离梯形棱台36的一端设有手肘托座352,手肘托置软垫353套设于手肘托座352上。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桌1的桌面上远离转椅2的一端设有滑动座7,滑动座7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燕尾槽71,两个对接部4的底部分别设于两个燕尾槽71内,对接部4可在滑动座7内滑动。如图4所示,燕尾槽71的内底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定槽72,两个卡定槽72内分别设有一个卡定板73,卡定板73与对接部4贴合,卡定板73远离对接部4的一面设有把手74。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六边形棱体37远离转椅2的一端开设有六个大小相同且规则分布的第一对接槽371,对接部4为横截面与前臂固定部本体31一样但截面宽度不同的组合体,对接部4靠近前臂固定部3的一端上也开设有六个大小相同且规则分布的第二对接槽41,第二对接槽41的位置与第一对接槽371的位置一一对应,警示部5包括六块完全相同的钢板,六块钢板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六个第一对接槽371和六个第二对接槽41内。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两个梯形棱台36远离转椅2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三个竖直排布且大小相同的强度调整槽362,对接部4靠近前臂固定部3的一端上也开设有共计六个配合调整槽42,配合调整槽42的位置与强度调整槽362的位置一一对应,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两块钢板可调整到对应的强度调整槽362和配合调整槽42内。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手腕锻炼部6包括固定扣61、可调扣62、甩绳63以及弹力握球64,固定扣61设于对接部4上,可调扣62与固定扣61配合连接,甩绳63设于可调扣62上,弹力握球64设于甩绳63上远离可调扣62的一端,甩绳63根据长度材质进行更换。工作原理:病人坐在转椅2上,调整自己习惯的姿势,将两条小臂伸入前臂固定部本体31内,手肘托置在手肘托置软垫353上,小臂下端托置在下方前臂固定座32的固定软垫333上,上方的弹性软垫仅作补充,主要针对前臂很粗的病人,一般的病人借助剩下的五个固定软垫333已足够实现前臂的固定,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调整四个前臂固定装置33,将四根调整杆331一一向病人前臂推动,确定紧紧抵在病人前臂上,将固定配合杆34同时穿过限位槽313和调整杆331上的调整孔335,实现对前臂固定装置33的固定,滑动对接部4,选取适当的甩绳63,将其借助活动扣分别安装到不同对接部4的固定扣61上,将弹力握球64交到病人手中,同时将六块钢板安装到相应的第一对接槽371和第二对接槽41内,将卡定板73插入卡定槽72,确认对接部4无法在燕尾槽71内活动后,病人手腕发力,进行圆周甩动。圆周甩动锻炼结束后,拔出卡定板73,滑动对接部4拆下最上方和最下方的钢板,并根据病人病情将甩绳63更换,将拆下的两块钢板根据病人情况分别安装到上下方对应的强度调整槽362和配合调整槽42内,重新将对接部4固定后,病人手腕发力,做竖直方向的波浪式甩绳63锻炼。锻炼完成后,按相反的步骤将病人的小臂从装置中脱离,并对装置进行简单的消毒清洁。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借助前臂固定部3对病人的小臂进行固定,病人握持住弹力握球64甩动甩绳63专门针对腕部进行锻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手腕部位的病情恢复;2、借助甩绳63甩打在钢板上的声响,病人自己可以判断锻炼的动作是否标准正确,同时钢板也保证甩绳63甩动时不会误伤到路过的人员;3、最上方和最下方的钢板可以在第一对接槽371和第二对接槽41、强度调整槽362和配合调整槽42内调整位置,而且对应的甩绳63由于是通过活动扣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扣61上,所以甩绳63可以较为轻松简单地进行更换,更换为长度材质不同的甩绳63,来根据病情恢复情况来灵活地调整锻炼的强度;4、对接部4可以在滑动部内自由滑动,钢板以及甩绳63的更换更为方便。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整杆331上涂覆有一层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制备方法是: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石英粉5份、铬粉8份、硅藻土6份、钼粉20份、热塑性水性聚氨酯11份、环氧乙烷3份、钴粉39份、钠基膨润土10份、糠醛树脂2份以及乙醇70份。s1、预制有机溶剂:将热塑性水性聚氨酯、环氧乙烷、糠醛树脂以及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s2、制备耐磨材料:将石英粉、铬粉、硅藻土、钼粉、钴粉以及钠基膨润土加入到s1中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将温度加热至75℃后保温4h;s3、清洗:将调整杆331用额外的乙醇进行清洗去污;s4、喷涂:将调整杆331悬挂在漆房,利用雾化器将s2得到的耐磨材料均匀喷涂到调整杆331上,尤其是调整孔335内;s5、干燥:将s4得到的调整杆331放置到烘箱内部,在4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8h。本实施例中,因为调整孔335和固定配合杆34配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前臂粗细病人的前臂固定,一旦调整孔335磨损严重,调整孔335的孔径会变大,这样配合固定杆和调整孔335之间就会松动,进而影响对前臂的固定效果,可能会导致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降低,所以在调整杆331上涂覆一层耐磨层,可以减缓调整杆331尤其是调整孔335的磨损,保证对前臂的固定效果,进而保证了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有助于缩短康复周期。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耐磨层的配方比重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制备方法是: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石英粉7份、铬粉11份、硅藻土8份、钼粉22份、热塑性水性聚氨酯15份、环氧乙烷4份、钴粉42份、钠基膨润土15份、糠醛树脂4份以及乙醇80份。s1、预制有机溶剂:将热塑性水性聚氨酯、环氧乙烷、糠醛树脂以及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s2、制备耐磨材料:将石英粉、铬粉、硅藻土、钼粉、钴粉以及钠基膨润土加入到s1中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将温度加热至75℃后保温4h;s3、清洗:将调整杆331用额外的乙醇进行清洗去污;s4、喷涂:将调整杆331悬挂在漆房,利用雾化器将s2得到的耐磨材料均匀喷涂到调整杆331上,尤其是调整孔335内;s5、干燥:将s4得到的调整杆331放置到烘箱内部,在4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8h。本实施例中,仅对配方成分的占比进行调整,用于比较得出最优配方。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耐磨层的配方比重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制备方法是: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石英粉6份、铬粉9.5份、硅藻土7份、钼粉21份、热塑性水性聚氨酯13份、环氧乙烷3.5份、钴粉40.5份、钠基膨润土12.5份、糠醛树脂3份以及乙醇75份。s1、预制有机溶剂:将热塑性水性聚氨酯、环氧乙烷、糠醛树脂以及乙醇混合后,搅拌均匀;s2、制备耐磨材料:将石英粉、铬粉、硅藻土、钼粉、钴粉以及钠基膨润土加入到s1中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将温度加热至75℃后保温4h;s3、清洗:将调整杆331用额外的乙醇进行清洗去污;s4、喷涂:将调整杆331悬挂在漆房,利用雾化器将s2得到的耐磨材料均匀喷涂到调整杆331上,尤其是调整孔335内;s5、干燥:将s4得到的调整杆331放置到烘箱内部,在4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8h。本实施例中,仅对配方成分的占比进行调整,用于比较得出最优配方。通过使用旋转机床夹持固定配合杆34以较慢的速度在调整杆331上的调整孔335内匀速转动,通过测量结束时的孔径大小,来估算出调整杆331的耐磨强度,将调整杆331悬挂在高温室内下,放置足够的时间后,通过放大镜观察等手段来观察调整杆331表层的耐磨层脱落情况,来估算出调整杆331的防脱强度,将实施例1、2、3、4中不同情况的调整杆331进行测试,将四组所得数据基于实施例1进行归一化,并进行比较分析,如下表,耐磨强度防脱强度实施例1100%100%实施例2182%159%实施例3185%134%实施例4184%152%因为调整孔335和固定配合杆34配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前臂粗细病人的前臂固定,一旦调整孔335磨损严重,调整孔335的孔径会变大,这样配合固定杆和调整孔335之间就会松动,进而影响对前臂的固定效果,可能会导致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降低,所以在调整杆331上涂覆一层耐磨层,可以减缓调整杆331尤其是调整孔335的磨损,保证对前臂的固定效果,进而保证了手腕的针对性锻炼效果,有助于缩短康复周期,从表中数据可知,涂覆了耐磨层后,调整杆331的耐磨强度有了明显增强,同时结合耐磨层的防脱强度综合进行分析,以实施例4的效果最优,所以最优配方为:石英粉6份、铬粉9.5份、硅藻土7份、钼粉21份、热塑性水性聚氨酯13份、环氧乙烷3.5份、钴粉40.5份、钠基膨润土12.5份、糠醛树脂3份以及乙醇75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