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6630发布日期:2020-04-29 01:1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近年来中风、脑血栓等患者呈不断增加趋势,而中风、脑血栓等往往会引起一系并发症,比如行动不便、半身不遂等。其中大部分老年人由于小腿及足部肌肉无力、小腿肌肉萎缩、中风、创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导致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改变了下肢运动模式,出现步态紊乱,以及脑瘫导致马蹄足,足下垂的幼儿,这些患者的踝关节运动能力不同程度的减弱,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对上述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主要是通过楼梯、扶手和高台来实现,高台固定在底面上,楼梯由地面向高台的顶部延伸,扶手沿楼梯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楼梯上,患者用手扶着扶手,通过在楼梯上上下行走来对跟腱上方的小腿肌肉及足部肌肉进行锻炼,以提高患者踝关节的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主运动能力,这种训练方式的自主性差,训练周期长且效果不明显,因此又必要设计一种自主性强、效率高,能够对患者的小腿及足部肌肉针对性训练的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器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一端的辅助站立装置、安装在底板另一端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圆筒形立柱、安装在辅助站立装置和筒形立柱之间底板上的一对脚固组件,底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方槽形支撑座;

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腿固定在底板上的座椅、设在座椅正下方底板上的坐板升降机构,座椅的椅面上开有方孔,坐板升降机构包括一对竖向的固定在座椅下方底板上的滑动支撑台、铰接在滑动支撑台之间底板上的气缸甲、匹配的安装在方孔内的升降坐板,所述滑动支撑台的内侧面向内开有向内弯曲且截面呈t形的弧形滑槽,升降坐板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和两弧形滑槽尺寸匹配的弧形滑板,两弧形滑板套装在两弧形滑槽内形成滑动副,气缸甲的活塞杆铰接在两弧形滑板之间设置的横轴上;

坐板升降机构两侧的底板上对称的设有两后扶腿组件,每个后扶腿组件包括竖向固定在底板上的圆形立柱、通过外端设置的套筒甲套装在圆形立柱上的支撑横杆、匹配套装在支撑横杆上的筒形伸缩杆,套筒甲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圆形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条形凸起甲,套筒甲的内侧面上沿轴向均布有若干定位槽甲并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甲上,筒形伸缩杆的外端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筒形伸缩杆的内端设有竖向的滑柱甲,滑柱甲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对称的条形凸起乙,滑柱甲上套装有内侧面沿轴向均布一圈定位槽乙的套筒乙,定位槽乙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乙上,所述定位槽甲之间的夹角的度数和定位槽乙之间夹角的度数相同;套筒乙的侧壁上铰接有能够上下转动的弧形固定板甲,该铰接处设有用来固定的连接螺栓和锁定螺母;

两圆筒形立柱上均连接有前扶腿组件,包括通过外端设置的套筒丁套装在圆筒形立柱上的筒形支撑横杆、匹配套装在该筒形支撑横杆内的伸缩杆,筒形支撑横杆内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圆筒形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条形凸起丁,套筒丁的内侧面上沿轴向均布有若干定位槽丁并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丁上,伸缩杆的内端设有竖向的滑柱乙,滑柱乙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对称的条形凸起丙,滑柱乙上套装有内侧面沿轴向均布一圈定位槽丙的套筒丙,定位槽丙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丙上,所述定位槽丁之间夹角的度数和定位槽丙之间夹角的度数相同;套筒丙的侧壁上铰接有能够上下转动且和上述弧形固定板甲对应的弧形固定板乙;该铰接处设有用来固定的连接螺栓和锁定螺母;

脚固定组件包括通过下端的横轴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脚固定板,脚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和脚固定板具有一定夹角的连接板形成杠杆结构,该连接板向下穿过底板上开设的过孔,底板的底面上铰接有气缸乙,该气缸乙的活塞杆与连接板下端的中间铰接;

两圆筒形立柱内套装有能够升降的扶手组件。

优选的,所述的扶手组件包括截面为圆形的u形支撑圈、竖向对称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圈两侧的滑杆、折叠扶手,两滑杆匹配的套入在圆筒形立柱内形成滑动副,圆筒形立柱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u形支撑圈的两端面向内均开有切缝,切缝下方的u形支撑圈侧面上固定有覆盖该切缝的水平限位板,所述折叠扶手的端部设有铰接板匹配套入在切缝内且该铰接板的端部和切缝的内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脚固定板上设有绑带,脚固定板的下端设有与脚固定板垂直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且与脚固定组件对应的位置均开有长方形孔,两长方形孔内匹配套装有侧升降台,脚固定组件和圆筒形立柱之间的底板中间也开有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内匹配的套装有主升降台,方槽形支撑座内和三个升降台对应的位置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气缸丙,气缸丙的活塞杆与升降台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坐板的前端面和底面的夹角处开有和弧形滑板同心的弧形面甲,该弧形面甲的上方和升降坐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圆角,方孔前端的座椅椅面上边沿开有和弧形面甲匹配的弧形面乙,座椅椅面的前端的上边角处开有和弧形面甲匹配的弧形面丙。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固定板甲和弧形固定板乙的内弧形面上设有一层柔性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脚固组件能够将患者的脚固定到脚固定板上,通过气缸能够调节脚掌和底板之间的倾斜角度,前扶腿组件和后扶腿组件能够对患者患病一侧的小腿上方进行固定,结合被倾斜固定在脚固定板上的脚掌,通过抬起另一侧的腿来给患病侧的脚踝处增加负重,从而能够对跟腱上方的小腿肌肉及足部肌肉进行锻炼,以激活无力或者收缩的肌肉,提高患者腿部的支撑能力。

本发明脚固组件的前端设有三个升降台能够适应左右侧的训练,患者抬起的脚能够踩在升降台上,升降台的高度调节可以适应患者脚抬起的不同高度,因此能够给患者患病侧的腿部施加不同的负重,以适应不同患病程度和不同训练阶段的腿部锻炼。

本发明的前、后扶腿组件具有伸缩、升降、转动等多个自由度调整并固定,并且能够始终保证前后扶腿的弧形固定板甲和乙位于小腿的胫骨粗隆处和腘窝下方处,能够适应不同身高体重患者的腿部,坐板升降机构能够将坐到座椅上的患者斜向的顶起,来辅助患者自主站立进行训练。

因此患者能够使用该训练器进行自主性训练,并且该训练器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果更好,能够缩减患者的康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扶手组件、圆筒形立柱、前扶腿组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折叠扶手的铰接板和u形支撑圈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后扶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后扶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辅助站立装置去除座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1.底板、11.圆筒形立柱、11.1条形凸起丁、12.方槽形支撑座、02.辅助站立装置、21.座椅、211.方孔、212.弧形面乙、213.弧形面丙、221.滑动支撑台、222.气缸甲、223.升降坐板、201.弧形面甲、202.圆角、224.弧形滑板、225.弧形滑槽、226.横轴、03.脚固组件、31.脚固定板、311.绑带、312.挡板、32.连接板、33.气缸乙、04.后扶腿组件、41.圆形立柱、411.条形凸起甲、42.支撑横杆、421.套筒甲、422.定位槽甲、43.筒形伸缩杆、44.滑柱甲、441.条形凸起乙、45.套筒乙、451.定位槽乙、46.弧形固定板甲、05.前扶腿组件、51.筒形支撑横杆、511.套筒丁、512.伸缩杆、513.定位槽丁、52.滑柱乙、521.条形凸起丙、53.套筒丙、531.定位槽丙、54.弧形固定板乙、06.扶手组件、61.u形支撑圈、611.切缝、612.水平限位板、62.滑杆、63.折叠扶手、631.铰接板、71.主升降台、72.气缸丙、73.侧升降台、81.定位螺栓、911.柔性材料、912.锁定螺母、913.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说明书附图1-11,一种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器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一端的辅助站立装置、安装在底板另一端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圆筒形立柱、安装在辅助站立装置和筒形立柱之间底板上的一对脚固组件,底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方槽形支撑座,该方槽形支撑座和底板之间形成内部空间用来安装气缸等部件;

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腿固定在底板上的座椅、设在座椅正下方底板上的坐板升降机构,座椅的椅面上开有方孔,坐板升降机构包括一对竖向的固定在座椅下方底板上的滑动支撑台、铰接在滑动支撑台之间底板上的气缸甲、匹配的安装在方孔内的升降坐板,该升降座板作为椅面的一部分,所述滑动支撑台的内侧面向内开有向内弯曲且截面呈t形的弧形滑槽,升降坐板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和两弧形滑槽尺寸匹配的弧形滑板,两弧形滑板套装在两弧形滑槽内形成滑动副,气缸甲的活塞杆铰接在两弧形滑板之间设置的横轴上,在气缸甲的驱动下升降坐板能够沿着弧形滑槽向内斜向的升降,来做出辅助站立的动作;

坐板升降机构两侧的底板上对称的设有两后扶腿组件,包括竖向固定在底板上的圆形立柱、通过外端设置的套筒甲套装在圆形立柱上的支撑横杆、匹配套装在支撑横杆上的筒形伸缩杆,套筒甲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支撑横杆能够沿着圆形立柱上下滑动,定位螺栓能够对其定位,筒形伸缩杆的外端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筒形伸缩杆的内端设有竖向的滑柱甲,滑柱甲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对称的条形凸起乙,滑柱甲上套装有内侧面沿轴向均布一圈定位槽乙的套筒乙,定位槽乙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乙上,因此套筒乙滑柱上转动调整之后能够被固定,套筒乙的侧壁上铰接有能够上下转动的弧形固定板甲,该铰接处设有用来固定的连接螺栓和锁定螺母;所述圆形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条形凸起甲,套筒甲的内侧面上沿轴向均布有若干定位槽甲并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甲上,后扶腿组件具有滑动、转动等四个自由度,能够根据患者的腿部的长短粗细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将弧形固定板甲和小腿的腘窝下方处贴合,所述定位槽甲之间的夹角的度数和定位槽乙之间夹角的度数相同,能够保证调整该扶腿组件时,弧形固定板甲能够正对小腿的腘窝下方处。

两圆筒形立柱上均连接有前扶腿组件,包括通过外端设置的套筒丁套装在圆筒形立柱上的筒形支撑横杆、匹配套装在该筒形支撑横杆内的伸缩杆,筒形支撑横杆内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筒形支撑杆能够沿着圆筒形立柱上下滑动,定位螺栓能够对其定位,伸缩杆的内端设有竖向的滑柱乙,滑柱乙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对称的条形凸起丙,滑柱乙上套装有内侧面沿轴向均布一圈定位槽丙的套筒丙,定位槽丙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丙上,所述定位槽丁之间夹角的度数和定位槽丙之间夹角的度数相同,能够保证调整该扶腿组件时,弧形固定板甲能够正对小腿的胫骨粗隆处;套筒丙的侧壁上铰接有能够上下转动且和上述弧形固定板甲对应的弧形固定板乙,该铰接处设有用来固定的连接螺栓和锁定螺母;所述圆筒形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条形凸起丁,套筒丁的内侧面上沿轴向均布有若干定位槽丁并匹配的卡入在条形凸起丁上。后扶腿组件同样具有滑动、转动等四个自由度,能够根据患者的腿部的长短粗细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将弧形固定板乙和小腿外侧的上部贴合,结合上述对应的固定板乙,能够对不同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

脚固定组件包括通过下端的横轴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脚固定板,脚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和脚固定板具有一定夹角的连接板形成杠杆结构,该连接板向下穿过底板上开设的方孔,底板的底面上铰接有气缸乙,该气缸乙的活塞杆与连接板的下端的中间铰接,气缸能够通过连接板来驱动脚固定板上下移动调整角度,该斜板的最大倾斜角度为30度;

两圆筒形立柱内套装有能够升降的扶手组件,所述的扶手组件包括截面为圆形的u形支撑圈、竖向对称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圈两侧的滑杆、折叠扶手,两滑杆匹配的套入在圆筒形立柱内形成滑动副,圆筒形立柱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插入有定位螺栓;u形支撑圈的两端面向内均开有切缝,切缝下方的u形支撑圈侧面上固定有覆盖该切缝的水平限位板,所述折叠扶手的端部设有铰接板匹配套入在切缝内且该铰接板的端部和切缝的内端铰接,患者进入训练器时向上折起扶手以便进入,站立时患者双手握持住折叠扶手以完成辅助站立动作。

所述的脚固定板上设有绑带对脚掌进行固定。脚固定板的下端设有与脚固定板垂直的挡板来挡住脚跟,避免训练时脚向下滑。

所述底板的两侧且与脚固定组件对应的位置均开有长方形孔,两长方形孔内匹配套装有侧升降台,脚固定组件和圆筒形立柱之间的底板中间也开有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内匹配的套装有主升降台,方槽形支撑座内和三个升降台对应的位置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气缸丙,气缸丙的活塞杆与升降台的底面固定连接,三个升降台高度的调整能够给患者患病侧的腿部施加不同的负重;以底板的上表面为基准,主升降台的升降高度为20-60cm,侧升降台的升降高度为0-40cm。

所述升降坐板的前端面和底面的夹角处开有和弧形滑板同心的弧形面甲,该弧形面甲的上方和升降坐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圆角,方孔前端的座椅椅面上边沿开有和弧形面甲匹配的弧形面乙,弧形面乙和弧形面甲的配合能够使升降坐板和座椅的椅面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圆角能够避免升降坐板升起时夹到患者的腿部,座椅椅面的前端的上边角处开有和弧形面甲匹配的弧形面丙。

所述的弧形固定板甲和弧形固定板乙的内弧形面上设有一层柔性材料,这种柔性材料可选为海绵、布、硅胶等材料。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训练时先将折叠扶手向上折起、将前扶腿组件转动到训练器的外侧,患者进入到训练器内坐到座椅内的升降坐板上,将患者的小腿和底板垂直并将脚放置到脚固定板上用绑带绑紧;

然后调整后扶腿组件上支撑横杆的高低、筒形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弧形固定板甲上下、左右的转动的角度,来使弧形固定板甲和患者小腿的腘窝下方处贴合,调整前扶腿组件上筒形支撑横杆的高低、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弧形固定板乙上下、左右的转动的角度,来使弧形固定板乙和患者小腿的胫骨粗隆处贴合,来将患者的小腿固定;

调整扶手组件的高度来适应患者的身高并将折叠扶手复位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患者双手握持柱折叠扶手,驱动升降坐板斜向升起将患者顶起完成辅助站立;患者站立后可以进行静态训练或者动态训练,静态训练时,患者的另一侧的小腿抬起将脚放到升降台上并保持不动,通过升降台高度的改变来调整被固定小腿的负重力度,动态训练时,患者另一侧的脚可以规律的踩踏在前方和侧部高低不同的升降台上,来适应被固定小腿膝关节动态稳定性的训练,另外通过调整脚固定板的倾斜角度,能够对偏瘫患者常见的足下垂及小腿张力增高所致的跟腱缩短状态,进行动态牵拉,最终实现偏瘫下肢综合训练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