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腿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0618发布日期:2020-02-21 19:4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腿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张腿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在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而且生活条件和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问题,因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保持健康和改善身体情况的方式之一,所以许多人开始到户外和健身场馆进行体育健身锻炼,来改善和保持身体状况,因此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健身场馆和一些户外健身步道来方便人们的健身运动。

虽然市面上有许多健身器械,但是对于大腿肌肉锻炼的还不是很多,不能满足人们对健身器材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丰富人们大腿肌肉健身的方式,方便人们健身的张腿健身器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张腿健身器材,包括主柱、左压腿架、右压腿架、坐板、左拉绳、右拉绳、滚轮、顶板、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主柱顶端端部穿置有所述后支撑杆,所述主柱顶端上安装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前端上方固定设有与所述后支撑杆平行的所述前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前、后支撑杆的两端;所述主柱中部设有所述坐板,所述坐板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主柱上的旋转轴,所述左压腿架和右压腿架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左压腿架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拉绳的固定端,所述左拉绳的自由端顺序穿过所述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左端的滚轮后自由下垂,所述右压腿架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拉绳的固定端,所述右拉绳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右端的滚轮后自由下垂。

进一步的,所述左压腿架上设有与所述右压腿架上的右斜支撑柱相配合的左斜支撑柱,左右支撑柱使得左、右压腿架呈一定角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左压腿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左压腿架框体,所述左压腿架框体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左支撑横梁,从上自下的第二个左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所述左斜支撑柱。

更进一步的,所述右压腿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右压腿架框体,所述右压腿架框体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右支撑横梁,从上自下的第二个右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所述右斜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坐板横截面呈半圆状,所述坐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坐板上的上方设有安装于所述主柱上的背靠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均设有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的滚轮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左拉绳、所述右拉绳的自由端连接有三角吊环。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前端下方设有分别供所述左拉绳、所述右拉绳穿过的左导线块、右导线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柱底部设有盘形固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机构设计,满足人们对大腿肌肉训练的需求,丰富人们的健身环境和条件,便于人们健身。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主柱,(2)左压腿架,(3)右压腿架,(4)坐板,(5)左拉绳,(6)右拉绳,(7)(8)(9)(10)滚轮,(11)顶板,(12)前支撑杆,(13)后支撑杆,(14)旋转轴,(15)左斜支撑柱,(16)右斜支撑柱,(17)左支撑横梁,(18)右支撑横梁,(19)背靠板,(20)(21)(22)(23)滚轮端盖,(24)(25)三角吊环,(26)左导线块,(27)右导线块,(28)盘形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张腿健身器材,包括主柱1、左压腿架2、右压腿架3、坐板4、左拉绳5、右拉绳6、滚轮、顶板11、前支撑杆12和后支撑杆13,所述主柱顶端端部穿置有所述后支撑杆13,所述主柱顶端上安装有所述顶板11,所述顶板前端上方固定设有与所述后支撑杆13平行的所述前支撑杆12,所述前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7和8,所述后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9和10,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前、后支撑杆的两端;所述主柱中部设有所述坐板4,所述坐板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主柱4上的旋转轴14,所述左压腿架2和右压腿架3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14上;所述左压腿架2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拉绳5的固定端,所述左拉绳5的自由端顺序穿过所述后支撑杆13、所述前支撑杆12左端的滚轮后自由下垂,所述右压腿架3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拉绳6的固定端,所述右拉绳6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后支撑杆13、所述前支撑杆12右端的滚轮后自由下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健身者骑于坐板4上,两腿张开后将左脚和右脚分别踩于左压腿架2和右压腿架3上,然后左手和右手分别抓住左拉绳5和右拉绳6向下拉,通过左、右拉绳的作用使得两腿所踩的左、右压腿架拉起来,重复上述拉绳动作,从而实现腿部肌肉锻炼的目的。

所述左压腿架2上设有与所述右压腿架3上的右斜支撑柱16相配合的左斜支撑柱15,左右支撑柱使得左、右压腿架呈一定角度,便于健身者将两腿置于左、右压腿架上。

所述左压腿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左压腿架框体,所述左压腿架框体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左支撑横梁17,从上自下的第二个左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所述左斜支撑柱15;所述右压腿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右压腿架框体,所述右压腿架框体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右支撑横梁18,从上自下的第二个右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所述右斜支撑柱16,藉由该些左斜支撑横梁和右斜支撑横梁的设计,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将左、右脚置于不同高度的左、右支撑横梁上,满足不同健身者的使用需求。

所述坐板横截面呈半圆状,所述坐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坐板上的上方设有安装于所述主柱上的背靠板19,便于健身者依靠。

所述滚轮7、8、9、10上分别设有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的滚轮端盖20、21、22、23。

所述左拉绳5、所述右拉绳6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有三角吊环24、25,便于使用者抓住左、右拉绳,更好地施力。

所述顶板前端下方设有分别供所述左拉绳、所述右拉绳穿过的左导线块26、右导线快27。

所述主柱底部设有盘形固定架28,提高主柱的固定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健身等特点,适合各种人群使用,非常适合在健身场馆以及家中使用,非常具有发展价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