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9822发布日期:2019-11-05 22:5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器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脑梗患者行动不便,需要经常做康复训练,锻炼手部腿部的肌肉和协调性。

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脑梗死是骨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致死率、致残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伴有卒中高危因素老年患者的骨科手术数量不断增多,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围手术期急性脑梗死严重影响手术结局,使住院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上升,导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骨科患者手术后诱发急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不便下床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骨科手术和脑梗死的恢复时间延长,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为卧床患者提供腿部康复训练,防止肌肉僵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包括:床板和腿部康复器,所述床板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有两个滑槽,所述腿部康复器为两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所述腿部康复器包括大腿支撑部、小腿支撑部和脚板,所述大腿支撑部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床板上,所述大腿支撑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小腿支撑部的一端铰接,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小腿支撑部与所述脚板固定连接;

所述大腿支撑部与所述床板之间设有扭簧,所述大腿支撑部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常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大腿支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床板之间的夹角为0度,所述大腿支撑部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床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工作原理如下:卧床病人躺在床上后,将双腿置于对应的腿部康复器上,用脚向下登脚板时,大腿支撑部向下转动,与床板的夹角减小,减小力度后,大腿支撑部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推动患者的腿部做屈伸运动,从而进行康复训练,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腿部康复器独立动作,双腿可一屈一伸,锻炼双腿协调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小腿支撑部与所述脚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床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所述滑槽内设有能够伸缩的挡块,且常处于伸出状态,所述挡块靠近床头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滑块通过拉线与所述挡块连接,所述小腿支撑部设有与所述挡块相应限位槽。大腿支撑部向下转动时,小腿支撑部能够推动挡块缩回,并卡入相应的限位槽中,从而对腿部康复器进行限位,保持在第一位置,从而使床面为平整状态,并与患者休息;当需要进行训练时,滑动滑块,从而通过拉线带动挡块缩回,解除限位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床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滑轮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设有1个拉手。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护理床的作用,支架、滑轮、拉升、拉手组成一套手臂康复训练器,通过双手拉动拉手,从而锻炼手臂的协调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套管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支撑杆,所述套管上设有用于锁死所述支撑杆位置的手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支撑杆上。通过调整支撑杆的位置,能够使得拉手的高度适应不同的患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床板上还设有两个球形槽,球形槽内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按摩球。患者的双手可以通过按摩球进行按摩,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锻炼双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A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B视图;

图4为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床板

11-滑槽

12-球形槽

31-大腿支撑部

32-小腿支撑部

33-脚板

34-扭簧

41-拉线

42-滑块

43-挡块

44-限位槽

51-支架

52-滑轮

53-拉绳

54-拉手

60-按摩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到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包括:床板10和腿部康复器,床板10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有两个滑槽11,腿部康复器为两套,分别设于两个滑槽11内。

腿部康复器包括大腿支撑部31、小腿支撑部32和脚板33,大腿支撑部31的第一端铰接在床板10上,大腿支撑部31的第二端与小腿支撑部32的一端铰接,小腿支撑部3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小腿支撑部32与脚板3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患者施力,小腿支撑部32与脚板3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大腿支撑部31与床板10之间设有扭簧34,大腿支撑部31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常处于第二位置;大腿支撑部31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床板10之间的夹角为0度,大腿支撑部31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床板10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卧床病人躺在床上后,将双腿置于对应的腿部康复器上,用脚向下登脚板33时,大腿支撑部31向下转动,与床板10的夹角减小,减小力度后,大腿支撑部31在扭簧34的作用下向上复位,推动患者的腿部做屈伸运动,从而进行康复训练,此外,本实施例中两个腿部康复器独立动作,双腿可一屈一伸,锻炼双腿协调能力。

进一步地,床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块42,滑槽11内设有能够伸缩的挡块43,且常处于伸出状态,挡块43靠近床头的一端为斜面,滑块42通过拉线41与挡块43连接,小腿支撑部32设有与挡块43相应限位槽44。大腿支撑部31向下转动时,小腿支撑部32能够推动挡块43缩回,并卡入相应的限位槽44中,从而对腿部康复器进行限位,保持在第一位置,从而使床面为平整状态,并与患者休息;当需要进行训练时,推动滑块42,从而通过拉线41带动挡块43缩回,解除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床板10上还设有两个球形槽12,该球形槽内设有按摩球60,按摩球60能够自由滚动。患者可用双手按在该按摩球上移动,从而对手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参照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护理床的实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康复训练的护理床,床头还设有支架51,支架51通过滑轮52设有拉绳53,拉绳53的两端分别设有1个拉手54。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护理床的作用,支架51、滑轮52、拉升、拉手54组成一套手臂康复训练器,通过双手拉动拉手54,从而锻炼手臂的协调作用。

其中,支架51包括套管和滑动设置在套管内的支撑杆,套管上设有用于锁死支撑杆位置的手轮,滑轮52设于支撑杆上。通过调整支撑杆的位置,能够使得拉手54的高度适应不同的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