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8784发布日期:2019-12-20 20:2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动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玩具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电动玩具的外型越来越小巧,儿童也越来越趋向追求小功率迷你型电动玩具,例如能在水下模仿鱼游动的玩具鱼。

市面上的玩具鱼,主要由鱼形外壳和鱼尾组成,一般情况下需要手动拨动开关才能启动玩具鱼,假如想要关闭设备需要将其从水中取出,再手动关闭开关,其操作比较麻烦;而且由于玩具鱼对应的客户大多为低年龄段的儿童,在使用传统的玩具鱼时,容易出现忘记拨动开关关闭玩具鱼或不清楚如何关闭的情况,故容易导致内部电池电量耗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只需要将其从水中取出,导电轴与水脱离即不能形成导电回路,即实现关闭玩具鱼;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忘记拨动开关关闭玩具鱼,导致内部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包括完全密封的鱼形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内设有电路板、电池以及驱动外壳体前行的驱动装置、一对平行设置的导电轴,其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电源正极输入端、电源负极输出端、驱动输入端、驱动输出端、导电正极端、导电负极端;其中电池的正极与电路板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驱动输入端连接,其中一导电轴与导电正极端连通,另一导电轴与导电负极端连通;且两所述导电轴延伸至外壳体外。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对应导电轴的型腔,所述导电轴从型腔穿设并延伸到外壳体外,且导电轴与型腔的交接处套设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输出轴的驱动马达,其中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延伸到外壳体外的一端套设有螺旋桨。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固定架,其中驱动固定架设有用于安装驱动马达的放置槽,且驱动固定架底部设有一对平行对称设置且沿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电安装槽,其中所述驱动马达卡设在放置槽内,且两所述导电轴对应穿设在导电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前电池盒、连接块、后电池盒,其中前电盒固定设置在连接块的一侧,所述后电池盒固定设置在连接块的另一侧,且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供电池通过的电池通口,其中所述电池的一端放置在前电池盒内,且电池的另一端穿设过电池通口并放置在后电池盒内;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有用于与驱动固定架连接的驱动固定槽,所述驱动固定架的底部设有对应驱动固定槽的驱动连接柱,其中驱动固定架通过驱动连接柱插接在驱动固定槽内实现与连接块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由鱼头壳体以及鱼身壳体扣接而成,且鱼头壳体以及鱼身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若干防水密封圈。

进一步,还包括鱼尾,所述鱼身壳体远离鱼头壳体的一端设有环状鱼尾安装部,所述鱼尾安装部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鱼尾安装槽,所述鱼尾的一端设有对应鱼尾安装槽的鱼尾套环,其中所述鱼尾通过鱼尾套环套设在鱼尾安装槽上实现与鱼身壳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玩具鱼放入水中以后导电轴与水形成导电回路,以触发电路板时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整个鱼形外壳体运动;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无须像传统技术需要手动拨动开关才能启动玩具鱼,而且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需要关闭玩具鱼,只需要将其从水中取出,导电轴与水脱离即不能形成导电回路,即实现关闭玩具鱼;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忘记拨动开关关闭玩具鱼,导致内部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出现。而且本玩具鱼采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玩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内部结构底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省略鱼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鱼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鱼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省略鱼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鱼头壳体;2.鱼身壳体;21.鱼尾安装部;211.鱼尾安装槽;212.鱼尾安装孔;3.鱼尾;31.鱼尾套环;32.鱼尾安装柱;41.驱动马达;42.螺旋桨;43.驱动固定架;431.导电安装槽;432.驱动连接柱;44.马达防水圈;5.电路板;51.电源正极输入端;52.电源负极输出端;53.驱动输入端;54.驱动输出端;55.导电正极端;56.导电负极端;61.前电池盒;62.后电池盒;63.连接块;631.驱动固定槽;64.电池;65.防水密封圈;7.导电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一种自动激活玩具鱼,包括完全密封的鱼形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内设有电路板5、电池64以及驱动外壳体前行的驱动装置、一对平行设置的导电轴7,其中所述电路板5设有电源正极输入端51、电源负极输出端52、驱动输入端53、驱动输出端54、导电正极端55、导电负极端56;其中电池64的正极与电路板5的电源正极输入端51连接,所述电池64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输出端52连接;所述驱动输出端54与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驱动输入端53连接,其中一导电轴7与导电正极端55连通,另一导电轴7与导电负极端56连通;且所述导电轴7延伸至外壳体外。

当玩具鱼放入水中以后导电轴7与水形成导电回路,以触发电路板5时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整个鱼形外壳体运动;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无须像传统技术需要手动拨动开关才能启动玩具鱼,而且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需要关闭玩具鱼,只需要将其从水中取出,导电轴7与水脱离即不能形成导电回路,即实现关闭玩具鱼;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忘记拨动开关关闭玩具鱼,导致内部电池64电量耗尽的情况出现。而且本玩具鱼采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玩性高。

请参阅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对应导电轴7的型腔,所述导电轴7从型腔穿设并延伸到外壳体外,且导电轴7与型腔的交接处套设有密封胶圈。通过设置密封胶圈,可以保证外壳体内部的气密性,防止水从型腔进入外壳体内部造成内部部件损坏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2-9所示,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输出轴的驱动马达41,其中所述驱动马达41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所述驱动马达41的输出轴延伸到外壳体外的一端套设有螺旋桨4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驱动装置为驱动马达41以及螺旋桨42,通过驱动马达41以及螺旋桨42的配装,实现推动外壳体的前行;同时驱动马达41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马达防水圈44,所述马达防水圈44可以保障驱动马达41的正常工作,避免发生浸水导致发生损坏的情况出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请参阅图2-4所示,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固定架43,其中驱动固定架43设有用于安装驱动马达41的放置槽,且驱动固定架43底部设有一对平行对称设置且沿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电安装槽431,其中所述驱动马达41卡设在放置槽内,且两所述导电轴7对应穿设在导电安装槽431内。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固定架43实现对驱动马达41的固定,而且设置的导电安装槽431实现对导电轴7的固定,确保了两导电轴7之间保持平行的状态,避免了导电轴7由于偏位接触导致的玩具鱼误启动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2-4所示,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池64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前电池盒61、连接块63、后电池盒62,其中前电盒固定设置在连接块63的一侧,所述后电池盒62固定设置在连接块63的另一侧,且连接块63的表面开设有供电池64通过的电池通口,其中所述电池64的一端放置在前电池盒61内,且电池64的另一端穿设过电池通口并放置在后电池盒62内;所述连接块63的一侧设有用于与驱动固定架43连接的驱动固定槽631,所述驱动固定架43的底部设有对应驱动固定槽631的驱动连接柱432,其中驱动固定架43通过驱动连接柱432插接在驱动固定槽631内实现与连接块63的固定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电池64放置在前电池盒61以及后电池盒62内并实现定位,可保证玩具鱼在游动过程中电池不会发生偏移掉落的情况出现,同时驱动固定架43通过驱动连接柱432插接在驱动固定槽631内实现与连接块63的固定连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由鱼头壳体1以及鱼身壳体2扣接而成,且鱼头壳体1以及鱼身壳体2的连接处设有若干防水密封圈65。可以保证外壳体内部的气密性,防止水从鱼头壳体1以及鱼身壳体2的连接处进入外壳体内部造成内部部件损坏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6所示,进一步,还包括鱼尾3,所述鱼身壳体2的一端设有环状鱼尾安装部21,所述鱼尾安装部21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鱼尾安装槽211,所述鱼尾3的一端设有对应鱼尾安装槽211的鱼尾套环31,其中所述鱼尾3通过鱼尾套环31套设在鱼尾安装槽211上实现与鱼身壳体2的连接。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有鱼尾套环31的鱼尾3,通过鱼尾3通过鱼尾套环31套设在鱼尾安装槽211上实现与鱼身壳体2的连接,请参阅图7所示,而且还提供另外一种鱼尾3,其中鱼尾安装部21的表面设有两个沿径向方向贯穿的鱼尾安装孔212,且鱼尾3的一端设有两个对应鱼尾安装孔212的鱼尾安装柱32,所述鱼尾3通过鱼尾安装柱32与对应鱼尾安装孔212配装实现与鱼身壳体2的连接。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