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及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330发布日期:2020-04-24 21:4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及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篮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省去篮球支架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及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篮球架由落地式支架、篮板、篮筐三部分组成。这种篮球架适合在固定场所安装使用。但是,有些社区场地有限,无法满足专设篮球架的需求;这时,亟需一种能够依托墙面悬挂,临时解决打篮球之需,又能在锻炼结束后,及时从墙面卸下,方便场地另作他用,并能方便管理人员较为轻松地将篮板折叠收合,并将折叠收合后的篮板省空间地收纳的新的篮球装置的出现,对此,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及安装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下篮球必须通过支架固定,占地空间大、使用受场地限制局限性较大;无法折叠、不便转场移动的技术问题。实现在有限条件下,满足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具有按照国家标准尺寸制作的篮板和篮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篮板由两个对折后重叠的对称板体组成;且对折后重叠的板体对折缝用合页铰接,展开后的篮板背面用固定器固定;篮板顶端中部背面安装八字环;篮板底端一角固定安装脚轮;脚轮内侧篮板的下底边固定安装左右对称的耳板,左、右对称的耳板分别通过各自的耳板通孔适配挂接带挂钩的拉簧,并使左右对称的拉簧下端通过挂钩挂接篮板正下方墙面的墙面固定杆ⅰ;所述墙面固定杆ⅰ垂直固定在篮板1竖直中垂线正下方的墙面,并使左右对称的拉簧在一定拉伸弹力作用下呈倒置等腰三角形拉伸固定篮板下端以防篮板左右强烈晃动。

优选地,所述篮板由上下折叠并重合的板体组成;固定器安装在篮板折叠缝隙处保持篮板的展开状态。

进一步地:为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篮板展开后的平撑固定:所述固定器由制有插销孔的两个插销导板和一端制有l型插销柄的插销杆组成;其中插销导板具有两个分别并以篮板水平折叠缝为对称轴上下同轴共线对称固定安装;插销杆垂直于折叠缝从上至下先后穿过两个插销孔,通过插销杆顶端的l型插销柄挡于上方的插销导板以固定支撑展开的篮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的安装工具;所述安装工具包括滑轮组件、吊绳、伸缩撑杆、吊绳挂环、登山扣;进一步地:为在人力较少情况下完成篮板的安装: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轮安装架、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ⅰ和垂直于滑轮安装架架体外侧壁固定安装的安装架立柱;其中滑轮安装架至少具有挂钩或挂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大多数投篮装置离不开落地架支撑的现状;篮板的安装,不再受场地有限条件的制约;能够依托墙面悬挂,解决临时场地有限的投篮锻炼之需,又能在锻炼结束后,及时从墙面卸下,方便场地另作他用,并能方便管理人员较为轻松地将篮板折叠收合,并将折叠收合后的篮板省空间地收纳;

2、本实用新型将篮板通过八字环在墙面悬挂,解决了现有技术下投篮装置占地面积过大的技术问题;可更为节省占地空间地在墙面悬挂安装篮板;诸如在社区墙面,户外墙面或较粗的树干等有限环境条件下,订上墙面固定杆ⅰ后,都能实现安装,满足投篮健身锻炼所需;

3、本实用新型脚轮、合页、固定器用于折叠或撑开固定篮板;折叠后方便移动转场和收纳;结构简单,转场、收纳均轻松方便;

4、本实用新型竖直悬挂在墙面后,通过弹性拉伸的拉簧,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拉伸限位固定篮板,防止篮板剧烈的晃动;固定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篮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篮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篮板上耳板与拉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具的伸缩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具使用定滑轮在墙面固定杆ⅰ上吊装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篮板在墙面安装成功后并用拉簧固定后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安装工具的吊装状态示意图;

图8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更为轻松省力地提升篮板的滑轮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部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内、外、竖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亦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相应功能的唯一性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再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构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应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具有按照国家标准尺寸制作的篮板1和篮筐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国家标准尺寸,与国际体育赛事所用篮球篮板尺寸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篮板1由两个对折后重叠的对称板体组成;且对折重叠的板体在对折缝处用合页14铰接(图2),展开后的篮板背面用固定器13固定。篮板1顶端中部背面安装八字环3。篮板1底端一角固定安装脚轮4。脚轮4内侧篮板1的下底边固定安装左右对称的耳板5。左、右对称的耳板5分别通过各自的耳板通孔51适配挂接带挂钩61的拉簧6。并使左右对称的拉簧6下端通过挂钩61挂接篮板1正下方墙面的墙面固定杆ⅰ7(图6最终悬挂后的固定状态)。此外,所述墙面固定杆ⅰ7垂直固定在篮板1竖直中垂线正下方的墙面,并使左右对称的拉簧6在一定拉伸弹力作用下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拉伸固定篮板1下端,以防篮板1左右强烈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墙面固定杆ⅰ7包括与八字环3适配挂接并具有足够强度的杆体,还包括安装杆体的杆体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可以是角钢、可以是墙面螺栓等墙面固定件。

对于上述实施例,需要解释的是:首先,关于合页14的安装方式以及固定器13的固定原理:(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篮板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篮板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篮板1由上下折叠并重合的板体组成,目的在于可以免去拆卸篮筐地直接将篮板1收合。合页14折叠篮板1板体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下手提箱通过合页14铰接箱盖和箱体的方式相同。应用在本实用新型,合页14上半部分通过紧固螺固定在上板体,合页14下半部分紧固安装在下板体。

其次,关于拉簧6。当篮板1折叠收合后,可将拉簧缠绕在篮板外周一圈对折叠收合后的篮板起到束缚固定的作用。具体束缚方式,拉簧缠绕折叠后的篮板一圈后使用拉簧两端的挂钩相互挂接来束缚篮板,以防止两板体展开。收合后的篮板1,可以借助脚轮推动篮板,方便轻松转场。

此外,关于篮板在墙面固定后,通过拉簧对其限位固定防晃的安装,需要强调的是:拉簧需保持一定张力被拉伸开,以便依靠拉簧的回复弹力对篮板1起到更好的固定防剧烈摆动效果。再就是,两根拉簧6底端的固定,墙面固定杆ⅰ7可以通过在墙面订一根钉子并敲弯钉子来实现。敲弯钉子的目的在于:除了用手从钉子7上摘下拉簧6的底端挂钩61外,可以防止拉簧6挂钩61与钉子7之间出现松脱。

再者,关于固定器13。(参见图2)通过固定器13在折叠缝的支撑作用,保持篮板1正面的平整性;反之,拔出插销杆122,可以松开篮板1的折叠固定结构,从背面对折收合篮板1,然后通过篮板1底部的脚轮4,轻松转弯滚动转场移动折叠收合后的小体积篮板1。

(参见图2)关于八字环3:八字环3在篮板1顶端中部背面安装。八字环3为市售部件,呈“8”型结构。在其交叉环体中部的实体结构处,将八字环通过紧固件与篮板1背面固连为一体。并在篮板1顶端正中间位置固定安装;以保证篮板1的端正安装。挂接八字环3之前,首先需要先在墙面固定安装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墙面固定杆ⅱ72。

关于墙面固定杆ⅱ72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垂直于墙面并露出墙外一定长度的墙面螺栓;还可以是由5mm以上钢板中部垂直焊连φ20mm圆钢组成的墙面固定杆安装结构;其中5mm以上钢板通过墙体螺栓实现钢板在墙面的固定,钢板外侧垂直于钢板板体焊连的φ20mm圆钢用于适配挂接八字环中的大环体,以牢固支撑篮板在其上的挂接。并满足篮球不断撞击篮板1的同时,仍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篮板。并需要在拉簧6朝下施力拖拽篮板1来防止篮板1的跳动,以防意外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拉簧6应保持最大张力来最大限度限制篮板1在使用过程中的跳动。此外,为防止篮板1在使用过程中意外坠落的发生,墙面固定杆ⅱ72外露于墙面的杆体挂接八字环3的杆体挂接部最外端同样可以制出一90度朝上弯曲的弯折部,防止八字环与之轻松脱落即可。需要强调的是:再协同篮板底部的拉簧共同作用,篮板1可牢固地限位固定,防止意外坠落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使用的安全。需要补充的是:为减轻篮板自重;篮板板体材料可采用质轻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制成,或用塑料、轻木制成。

关于脚轮4,可以是万向轮,以便能像推车那样更加轻松方便地转弯、转场移动,方便篮板拆卸后的快速收纳。

优选地,为方便朝向篮板背面上下对折:所述篮板1由上下折叠并重合的板体组成;通过固定器13安装在篮板1折叠缝隙处保持篮板的展开状态。

关于固定器133的具体结构:为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篮板展开后的平撑固定,所述固定器13(参见图2)由制有插销孔131的两个插销导板132和一端制有l型插销柄133的插销杆134组成;其中插销导板132具有两个,并分别并以篮板1水平折叠缝为对称轴,相对篮板的折叠缝上下同轴共线地在篮板1背面固定安装。固定原理为:插销杆134垂直于折叠缝从上至下先后穿过两个插销孔131,即使在重力作用下,插销杆134顶端的l型插销柄133也能卡挡于上方的插销导板132以固定支撑展开的篮板1。

进一步地,为方便使用更少的人力也能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方便悬挂在社区墙面的便携折叠式投篮装置的安装工具;安装工具包括滑轮组件8、吊绳9、伸缩撑杆10、吊绳挂环11、登山扣12。

其中,滑轮组件8包括定滑轮81、动滑轮85、滑轮安装架82、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ⅰ83和垂直于滑轮安装架82架体外侧壁固定安装的安装架立柱84。其中滑轮安装架82至少具有挂钩或挂环。

关于动、定滑轮的结构:滑轮安装架82转动安装定滑轮或动滑轮85,且滑轮安装架82沿竖直方向分别焊接固连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ⅰ83和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ⅱ86;对于动滑轮85而言,动滑轮85同样转动安装在滑轮安装架82,不同的是,滑轮安装架82的下端焊接固连动滑轮安装架挂环87,以便通过动滑轮安装架挂环87防脱落挂接登山扣12,再通过登山扣12防脱落挂接八字环3。

(图4)关于伸缩撑杆10:伸缩撑杆10的伸缩结构和伸缩结构的固定装置具体为:伸缩撑杆10包括中空的钢管101,在中空的钢管101内摩擦适配实心的伸缩杆体102,伸缩杆体102延长后的末端与中空钢管10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03紧定固定伸缩杆体102相对中空钢管101的位置。其中,为保证紧固螺栓103的紧定支撑强度,实心的伸缩杆体102延长后的末端杆体外圆周壁面制有与螺栓103旋合的螺纹孔;中空钢管101前端制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螺栓103穿过中空钢管101前端管体侧壁制有的通孔后旋入实心的伸缩杆体102制有的螺纹孔内,并使螺栓103螺帽内侧面紧抵中空钢管101外侧壁,上紧螺栓103实现伸缩杆体102延长后与中空钢管101长度的固定。此外,伸缩撑杆10前端设有u型直角撑板104,直角撑板104的竖直板体制有u型卡槽105。其中,u型直角撑板104用于沿篮板厚度方向适配卡在篮板1下沿并上抬篮板所用;u型卡槽105用于使用伸缩撑杆10在墙面固定杆ⅱ72上支撑滑轮安装架的安装架立柱84来装卸定滑轮81。具体地,装卸定滑轮81时,用u型卡槽105适配卡接定滑轮81的安装架立柱84,通过u型卡槽105对安装架立柱84的支撑作用将定滑轮81的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ⅰ83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ⅱ72的杆体上,实现在墙面固定杆ⅱ72上预装定滑轮81。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具:滑轮组件8、吊绳9、伸缩撑杆10、吊绳挂环11、登山扣12。吊绳9为登山绳、消防绳登高强度绳体。吊绳挂环11为金属环。登山扣12为市售部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安装方式一:使用定滑轮81吊装(图5);安装方式二:使用定滑轮81和动滑轮85组成的滑轮组更为轻松地吊装(图7)。

方式一:使用定滑轮吊装(图5)首先,在地面预先将吊绳9一端顺时针绕过定滑轮81;并将拉簧预先在地面挂接在篮板1底端的左右耳板上,完成准备工作;接着,使用伸缩撑杆10的u型卡槽105适配卡接来抬高定滑轮整体(参见图4),以将定滑轮81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ⅱ72之上。需要强调的是:定滑轮81的滑轮安装架82上端设有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ⅰ83即可,吊绳9一端固连吊绳挂环11,滑轮安装架82正面外侧壁垂直设有安装架立柱84,安装架立柱84即用于和缩撑杆10的u型卡槽105配合在墙面固定杆ⅱ72安装或卸下定滑轮所用。在墙面预装完定滑轮81后,接着,拖拽吊绳9由吊绳挂环11的一端,并使用吊绳挂环11通过登山扣12挂接篮板1的八字环3;然后,一人下拽吊绳9没有吊绳挂环的另一端,提升篮板1(此时的篮板1为已经在地面预先使用固定器固定展开后的篮板)。最后,当篮板1提升靠近墙面固定杆ⅱ72后,再次使用伸缩撑杆10辅助。这时,拽着吊绳9的人始终保持拖拽力不松手;另一人使用伸缩撑杆10的u型直角撑板104适配卡住托起篮板1底部的厚度方向,该人使用伸缩撑杆10托起篮板1的同时,另一人也需继续朝下拖拽吊绳9,以便让篮板1继续上升,两人施力应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轻松省力地同时提升篮板1并防止意外坠落;最后,直至篮板1上端中部的八字环3成功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ⅱ72的最外侧杆体上。之后,再次借助伸缩撑杆10取下墙面固定杆ⅱ72上的定滑轮81,并再次借助伸缩撑杆10将篮板1朝后拨动,以使篮板1紧贴墙面,完成后,将篮板1下端左右耳板5上预先挂好的左右拉簧6的底端挂钩先后均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ⅰ7上,最后完成篮板在墙面的安装(图6)。

方式二:与方式1不同的是,方式二中,为更为轻松省力的提升方式。即需要采用一个定滑轮81和一个动滑轮85组成的滑轮组来完成篮板的吊装提升。(图7)首先,在地面预先将吊绳9具有吊升挂环11的一端顺时针绕过定滑轮81;绕过定滑轮81后的吊绳挂环11再在地面顺时针绕过动滑轮85;并在地面,预先将拉簧预先在地面挂接在篮板1底端的左右耳板上,完成准备工作;接着,同样使用伸缩撑杆10的u型卡槽105适配卡接来抬高定滑轮整体,保持吊绳的预先缠绕状态,先将定滑轮81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ⅱ72之上;(需要强调的是:这时的定滑轮81的滑轮安装架82底部必须设置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ⅱ86,以便将吊绳挂环11借助工具伸缩撑杆10将吊升挂环11挂接在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ⅱ86)接着,使用伸缩撑杆10将吊升挂环11挂接在定滑轮安装架挂钩ⅱ86,完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装。然后,将组装好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中动滑轮85的滑轮安装架底端一体式结构的动滑轮安装架挂环87,通过动滑轮安装架挂环87使用登山扣将篮板1的八字环3通过登山扣12挂连篮板1的八字环3,将篮板1与动滑轮85和定滑轮81组成的滑轮组固连为一体。最后,一人提升吊绳9的另一端,即可以较定滑轮提升篮板1不同的是,更为轻松地提升篮板1。后续步骤,与前述方式一定滑轮的后续处理步骤相同:当篮板1提升靠近墙面固定杆ⅱ72后,再次使用伸缩撑杆10辅助。这时,拽着吊绳9的人始终保持向下的拖拽力不松手;另一人使用伸缩撑杆10的u型直角撑板104适配卡住托起篮板1底部的厚度方向以便继续向上抬升篮板1,该人使用伸缩撑杆10托起篮板1的同时,另一人也需继续朝下拖拽吊绳9,以便让篮板1继续上升,两人施力应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轻松省力地同时提升篮板1并防止意外坠落;最后,直至篮板1上端中部的八字环3成功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ⅱ72的最外侧杆体上。之后,再次借助伸缩撑杆10取下墙面固定杆ⅱ72上的定滑轮81,并再次借助伸缩撑杆10将篮板1朝后拨动,以使篮板1紧贴墙面,完成后,将篮板1下端左右耳板5上预先挂好的左右拉簧6的底端挂钩先后均挂接在墙面固定杆ⅰ7上,最后完成篮板在墙面的安装(图6)。

通过上述描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将篮板通过八字环在墙面悬挂,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篮球装置场地受限,占地面积过大的技术问题;诸如在社区墙面,户外墙面或较粗的树干等有限环境条件下,订上墙面固定杆ⅰ71后,都能实现安装后的投篮使用,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脚轮、合页、固定器用于折叠或撑开固定篮板;方便折叠后篮板1的移动转场。将篮板1撑开后竖直悬挂于墙面等场所,能满足场地有限的篮球爱好者的锻炼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竖直悬挂在墙面后,通过拉簧对篮板1朝下的拉伸限位弹性固定作用,利用拉簧三角形的稳定弹性拉伸限位固定篮板,防止篮板剧烈的晃动,同时预防篮板的意外跳动和坠落。

因此,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大多数投篮装置离不开落地架支撑的现状;篮板的安装,不再受场地有限条件的制约;能够依托墙面悬挂,解决临时场地有限的投篮锻炼之需,又能在锻炼结束后,及时从墙面卸下,方便场地另作他用,并能方便管理人员较为轻松地将篮板折叠收合,并将折叠收合后的篮板省空间地收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