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6415发布日期:2020-04-17 18:1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通讯技术逐渐成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智能手机行业也随之兴盛,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大屏幕触摸屏智能智能手机的出现促进了智能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高,智能手机游戏的显示效果、可玩性等越来越高,极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时,特别是使用智能手机玩射击类游戏时,由于操作按钮在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常常导致操作过程中手滑出触摸屏上按钮所在区域而产生误操作,所以操作起来存在准确度差,手感差等问题,因此市面上出现很多游戏辅助装置,通过将游戏辅助装置装配至手机上,再进行游戏操作,游戏操作方便,极大提升了游戏体验,因此广受游戏爱好者的喜爱;

进一步地,目前市面上的游戏辅助装置都是需要操作游戏时,将游戏辅助装置转配至手机上,在不需要进行操作游戏时,取消游戏辅助装置,频繁的安装、拆卸游戏辅助装置十分繁琐、麻烦,随身携带游戏辅助装置会造成外设损坏、遗失或占空间等问题,而市面上还没有出现解决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智能终端,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基板、至少一个触控单元,所述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设置所述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连接所述触控单元;

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基板上;

所述导电件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部、至少一个接触部、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触控部位于智能终端的边侧,或位于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触控屏幕上,所述触控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接触部导电连接,并所述触控部由手指动作接触导电所述接触部进行触控屏幕。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部通过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边侧,或位于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

所述接触部通过附着方式固定在所述触控屏幕上。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部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极片,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电导线;

所述接触部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吸盘、或一侧面提供附着力的导电突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电突起的一面上设置具有附着力的附着力模块;

所述附着力模块包括纳米微吸胶层、双面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载体支架,所述触控部通过所述载体支架与基板间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保护智能终端的壳体结构;

或所述基板与智能终端保护壳相互粘接、插接、扣接、铰接、磁吸连接;

或所述基板一侧与智能终端保护壳铰接,另一侧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扣接、铰接;

或所述基板与智能终端背板相互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部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导电按钮。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板上可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板,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可拆卸板与触控单元间接固定连接;

所述可拆卸板与基板的固定方式包括粘接、插接、扣接、铰接、磁吸连接;

或在所述基板上可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板,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可拆卸板与触控单元间接固定连接;

所述可拆卸板与基板的固定方式包括粘接、插接、扣接、铰接、磁吸连接;

所述可拆卸板一侧与基板相互铰接,另一侧与基板相互扣接,所述可拆卸板在基板上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一个收纳单元,所述触控单元通过所述收纳单元收纳连接在基板上;

所述基板相反于智能终端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侧为开口面的容置壳体,所述容置壳体与基板构成收纳所述收纳单元、及触控单元的容置腔体;

或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一个收纳单元,所述触控单元通过所述收纳单元收纳连接在基板上;

所述基板相反于智能终端一侧凹陷形成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收纳所述收纳单元、及触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伸缩壳体、伸缩弹簧、移动杆、限位端子;

所述移动杆一端设置限位端子,另一端穿设伸缩弹簧、及伸缩壳体后与载体支架连接;

所述伸缩壳体为固定设置在基板上、允许移动杆沿轴向活动的壳体结构;

或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伸缩壳体、伸缩弹簧、移动杆、限位端子;

所述移动杆一端设置限位端子,另一端穿设伸缩弹簧、及伸缩壳体后与载体支架连接;

所述伸缩壳体与容置凹槽为一体结构,在容置凹槽一侧面贯穿开设允许移动杆沿轴向活动的伸缩壳体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用户将智能终端装载至所述基板内,在游戏中设置好接触部对应的游戏键位,或导电吸盘对应的游戏键位,在游戏时,位于智能终端背板的手指,触碰所述触控部时,即可对触控屏幕的控制,由于采用常闭式电性连接的触控方式,触控效果明显,操作更加无卡顿,更加灵敏快速,极大提升用户的游戏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游戏辅助装置为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的单体结构,可沿着智能终端的边侧位置粘接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背板上,或智能终端保护壳的背板上,在所述游戏辅助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触控单元通过所述收纳单元部分,或完全容置至所述基板上,携带方便,收纳快速;

所述游戏辅助装置处于旋转展开状态的过程为,将所述触控单元整体从所述基板抽拉出来,由手指触碰触控部,所述触控部接触触控屏幕形成耦合电容,模拟触控屏幕操作。在手指离开所述触控部,或手指松开电按钮时,所述接触件复位电位,等待下一次动作。从而实现完整的智能终端导电触控效果,辅助玩家进行游戏操作,极大提升游戏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的结构拆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容置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容置壳体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容置凹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容置凹槽与收纳单元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与基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与基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与基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与基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可拆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可拆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可拆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可拆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所述导电按钮与触控单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所述游戏辅助装置应用于智能终端上,辅助智能终端进行游戏操作,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可移动智能设备;

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基板1、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所述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设置所述基板1,所述基板1上连接设置所述触控单元2;

所述触控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件21,所述导电件2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为智能终端保护壳体结构,所述智能终端的边侧可包覆设置在基板1内,从而保护智能终端;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件21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部211、至少一个接触部212、及至少一个连接部213,所述触控部211位于智能终端的边侧,或位于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所述接触部212位于所述触控屏幕上,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3与接触部212导电连接,并所述触控部211由手指动作接触导电所述接触部212进行触控屏幕。

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基板1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边侧,或位于智能终端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

所述接触部212通过附着方式固定在所述触控屏幕上。

具体为,所述接触部212位于所述触控屏幕上,所述触控部211与接触部212通过所述连接部213导电连接,并所述触控部211由手指动作接触导电所述接触部212进行触控屏幕。

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部211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极片2110,所述接触部212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吸盘2120,所述连接部213包括至少一个电导线2130,所述金属极片2110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1相反于触控屏幕的一侧面上,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金属极片2110粘接、扣接、卡接、磁吸连接在基板1上;

所述电导线2130的一端与所述金属极片2110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导电吸盘2120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吸盘2120为导电硅胶吸盘,所述电导线2130与金属极片2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导电胶水粘接、锡焊接等,所述电导线2130与导电吸盘212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电导线2130一端剥离绝缘层后缠绕在导电吸盘2120上,或电性粘接在导电吸盘2120上,该电性粘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导电胶水进行粘接;

在所述导电吸盘2120吸附在所述触控屏幕上时,手指通过触碰金属极片2110,对导电吸盘2120的电性触控,实现对触控屏幕的模拟触控。

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极片2110可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边侧位置,仅以实现手指方便触碰金属极片2110的效果为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吸盘2120与电导线2130一端的连接方向与导电吸盘2120的吸附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实现所述导电吸盘2120、电导线2130尽可能不遮挡屏幕,并所述导电吸盘2120在反复插拔过程中,避免施力方向与电导线2130连接处同向,导致电导线2130与导电吸盘2120容易脱离。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所述触控单元2还包括至少一个载体支架20;

所述基板1上连接固定所述载体支架20,所述载体支架20上固定设置所述触控部211,所述触控部211为金属极片结构,所述触控部211由手指触碰导电,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3与接触部212导电连接,所述接触部212与与触控屏幕接触形成耦合电容,并所述触控部211由手指动作接触导电所述接触部212进行触控屏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为保护智能终端的保护壳体结构,所述载体支架20为一个弯折支架结构,所述载体支架20包括至少一个支架连接部201、至少一个支架承载部202;

所述支架连接部201为从所述基板1延伸出来的结构体,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的边侧延伸出所述支架承载部202,所述支架承载部202用于固定设置所述触控部2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承载部202为一个类似于三角结构的斜台体,在所述支架承载部202可以固定设置所述触控部211,所述触控部211与支架承载部202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粘接、扣接、磁吸连接等本领域的任意固定方式;

所述支架连接部201、支架承载部202构成一个弯折结构,在所述支架承载部202上固定设置所述触控部211,使得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3与接触部212导电连接,所述接触部212吸附在触控屏幕上,并所述触控部211由手指动作接触导电所述接触部212进行触控屏幕。

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载体支架20可以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的凸台结构,或直接从所述基板1上延伸出来的凸台结构,仅以实现通过所述载体支架20将所述触控部211与所述基板1进行固定连接,并使得所述触控部211更加符合使用者在双手握持游戏时,位于智能终端背板处的手指的操作的任意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触部212为替换导电吸盘2120的导电突起2121结构;

具体为,所述导电突起2121为导电橡胶的凸台结构,在所述导电突起2121的一面上设置具有附着力的附着力模块2122,例如,所述导电突起2121与触控屏幕接触的一面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适配设置一个环形的附着力模块2122,所述附着力模块2122包括但不限于纳米微吸胶层、双面胶层;

所述纳米微吸胶层采用纳米微吸胶,所述纳米微吸胶是靠微小吸盘产生吸附力,所述纳米微吸胶的表面紧密设置有纳米级吸盘,只要是背面光滑平整的表面均可被直接吸附,且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微吸胶是采用纳米微吸技术和国际一流设备研发生产发一款新型聚合物。纳米微吸胶表面类似平面绒布,不同于普通的可移胶,无任何粘胶胶水类物质,用手触碰无粘感。它完全是靠里面的微小吸盘来吸附产品,只要是背面光滑平整的移动数码设备均可直接吸附,可重复使用无数次。

所述导电突起2121与所述电导线的一端相互电性连接,该连接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电导线的另一端与触控部211电性连接,在所述导电突起2121附着在所述触控屏幕上时,手指通过触碰触控部211,对导电突起2121的导电连接,实现对触控屏幕的模拟触控。

第四实施例:

如图7-9所示,所述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收纳单元3,所述触控单元2通过所述收纳单元3与基板1连接;

所述收纳单元3包括至少一个提供活动空间的伸缩壳体301、至少一个伸缩弹簧302,至少一个移动杆303,及至少一个限位端子304;

所述伸缩壳体301与所述基板1固定设置,所述固定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伸缩壳体301粘接、扣接、卡接、插接、磁吸连接在所述基板1上,或从所述基板1上延伸出所述伸缩壳体3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壳体301为从基板1上延伸出的壳体结构,所述伸缩壳体301为一个两端面相互贯通的杆状腔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壳体301的两端面的开口面为直径不同的开口面,界定为第一开口面3010、及第二开口面3011,所述第一开口面3010与第二开口面3011都为圆形开口贯穿面,并所述第一开口面3010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面3011的直径尺寸;

所述移动杆303为一个圆柱体杆状结构,并可在所述伸缩壳体301内沿轴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杆303两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用于螺接固定的螺纹,所述限位端子304为一个一面向内凹陷,并在内周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的扁圆柱结构,所述伸缩弹簧302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杆303的直径,所述限位端子304的直径大于所述伸缩弹簧302的直径,并所述限位端子30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面3011的直径;

所述移动杆303一端穿设过第一开口面3010后,从而第二开口面3011套设上所述伸缩弹簧302,再与所述限位端子304进行螺接固定;

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的底面对应所述移动杆303的位置凹陷形成一个螺纹孔,所述移动杆30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相互固定螺接,或所述移动杆303的另一端直接插接固定在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的底面;

在整个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伸缩弹簧302为所述触控单元2提供弹性力,保证所述触控单元2收纳固定在所述基板1背侧,在所述触控单元2抽拉展开时,所述触控单元2通过移动杆303向上移动,并在所述智能终端边侧外旋转至适合角度,此时所述伸缩弹簧302为整个所述触控单元2提供复位的弹性力,所述触控单元2卡接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边侧处,完成展开装配操作,即可实现触控屏幕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支架连接部201采用长条圆杆结构,所述收纳单元3取消移动杆303结构,所述支架连接部201替代所述移动杆303的作用;

在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的末端外周壁开设螺纹,所述支架连接部201穿设过伸缩壳体301、伸缩弹簧302后,与限位端子304相互螺接,从而实现收纳单元3同样对所述导电件21进行伸缩收纳作用。

第五实施例:

如图10、11所示,所述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五实施例的基板1对应所述触控单元2,或对应所述收纳单元3一侧设置有容置壳体4,所述容置壳体4为至少两个相邻面为开口面的壳体结构,所述容置壳体4固定设置在基板1上,并与基板1构成一个可容纳触控单元2,或收纳单元3的容置腔体;

所述容置壳体4与基板1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容置壳体4为从基板1延伸出的一体结构,或所述容置壳体4与基板1相互扣接、插接、卡接、铰接等本领域人员的常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所述容置壳体4与基板1相互扣接的方式进行说明,具体为,所述基板1与容置壳体4的接触面上凹陷出第一扣槽10,所述容置壳体4一面对应延伸出第一扣块40,所述第一扣槽10与第一扣块40的位置相互对应,并所述第一扣块40可扣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扣槽10上,所述容置腔体的开口面朝向基板1的边侧方向,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触控单元2,或收纳单元3,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游戏辅助装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容置壳体4与基板1的扣接、并固定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可实现所述容置壳体4与基板1固定的任意插接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或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板1相反触控屏幕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容置凹槽5,所述容置凹槽5内设置所述触控单元2,或所述容置凹槽5内设置所述收纳单元3;

具体为,所述容置凹槽5内容纳设置所述支架连接部201,所述支架连接部201可与基板1为一体成形结构,或所述支架连接部201与容置凹槽5相互粘接、扣接、卡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使得所述触控单元2与基板1为一体结构;

或如图13所示,所述容置凹槽5内设置所述收纳单元3,具体为,所述容置凹槽5内设置所述伸缩壳体301,所述伸缩壳体301可与基板1为一体成形结构,或所述伸缩壳体301与容置凹槽5相互粘接、扣接、卡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使得所述伸缩壳体301与基板1为一体结构;

所述移动杆303一端与支架连接部201连接,另一端穿设过第一开口面3010后,从而第二开口面3011套设上所述伸缩弹簧302,再与所述限位端子304进行螺接固定,实现在容置凹槽5内收纳所述触控单元2。

第六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所述第六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板1不是智能终端保护壳体结构,所述基板1为一个扁平板状单体结构,所述基板1与智能终端接触一面,或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接触的一面具有一个用于粘接的粘接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6包括但不限于3m胶层;

所述基板1相反于粘接层6的一面设置所述触控单元2,所述基板1通过所述支架连接部201固定设置所述载体支架20,所述支架连接部201与基板1相互粘接,或所述支架连接部201从基板1上延伸出来所述支架连接部201。

应用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所述游戏辅助装置为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的单体结构,可沿着智能终端的边侧位置粘接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背板上,或智能终端保护壳的背板上,从而使用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整个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模块化、单体化,在不需要专门为智能终端的型号定制保护壳结构,更加有利于触控游戏辅助装置被大众市场所接收,用户体验良好。

或如图15、16所示,所述基板1相反于粘接层6的一面设置收纳单元3,并通过收纳单元3连接所述触控单元2,所示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卡接固定设置,具体为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卡槽11,所述伸缩壳体301对应所述卡槽的一侧面延伸出卡块12,所述卡块12与卡槽11相互配合固定插接,实现所述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固定设置;

或如图17所示,所述基板1相反于粘接层6的一面设置收纳单元3,并通过收纳单元3连接所述触控单元2,所示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扣接固定设置,具体为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第二扣槽13,所述伸缩壳体301对应所述第二扣槽13的一侧面延伸出第二扣块14,所述第二扣槽13与第二扣块14相互配合固定插接,实现所述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固定设置;

或如图18所示,所述基板1相反于粘接层6的一面设置收纳单元3,并通过收纳单元3连接所述触控单元2,所示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磁吸固定设置,具体为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第一磁块15,所述伸缩壳体301对应所述第一磁块15的一侧面延伸出第二磁块16,所述第一磁块15与第二磁块16相互配合固定插接,实现所述基板1与伸缩壳体301相互固定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壳体301与基板1的固定设置方式仅以实现所述伸缩壳体301与基板1的相互固定效果为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而已的任意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做进一步地说明。

应用所述触控游戏辅助装置,所述游戏辅助装置为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的单体结构,可沿着智能终端的边侧位置粘接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背板上,或智能终端保护壳的背板上,在所述游戏辅助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触控单元2通过所述收纳单元3收纳至基板1一面;

所述游戏辅助装置处于旋转展开状态的过程为,将所述触控单元2整体从基板1上抽拉出来,所述支架承载部202旋转至所述触控屏幕上,并所述接触件23使用抵接在所述触控屏幕表面上,从而实现完整的智能终端导电触控效果,辅助玩家进行游戏操作,极大提升游戏体验。

如图19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板1不是智能终端保护壳体结构,所述基板1为一个扁平板状单体结构,所述基板1与智能终端接触一面,或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接触的一面具有一个用于粘接的粘接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6包括但不限于3m胶层;

在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板7,所述可拆卸板7与所述基板1为可相互临时固定设置,在所述可拆卸板7上设置所述触控单元2,或在所述可拆卸板7上设置收纳单元3,并通过所述收纳单元3与触控单元2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所述可拆卸板7上设置所述容置壳体4的结构进行说明,可拆卸板7与基板1相互插合连接,具体为,所述基板1一面的两侧位置凹陷开设有插合槽17,所述可拆卸板7对应所述插合槽17的侧面延伸出插合突起18,所述插合槽17为长条槽体结构,并所述插合槽17一端凹陷形成一个用于插合卡位的插合卡位槽170,所述插合突起18对应所述插合卡位槽170的一端具有一个插合卡块180,所述插合突起18与插合槽17的结构相互适应,仅以实现所述可拆卸板7可通过插合突起18、及插合槽17插接固定在所述基板1上,从而实现两者的相对位置设置,所述容置壳体4的开口面朝向智能终端的边侧方向,在所述容置壳体4内设置触控单元2,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游戏辅助装置。

如图20、21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板7上设置所述容置壳体4,所述容置壳体4为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置腔体的壳体结构,所述容置壳体4的内凹空间界定为容置腔体,所述容置壳体4完全容置所述触控单元2,所述容置腔体的开口面朝向所述智能终端的边侧方向;

所述可拆卸板7一侧与基板1相互铰接,另一侧与基板1相互扣接固定,具体为,所述基板1对应所述容置壳体4开口面的两侧位置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两个铰接孔171,所述可拆卸板7对应所述铰接孔171的两侧壁上延伸出铰接柱181,所述铰接柱181通过按压可设置在所述铰接孔171内,实现所述容置壳体4一侧与所述基板1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基板1相反于铰接孔171的一侧位置凹陷形成至少一个限位卡槽172,所述容置壳体4对应所述限位卡槽172的两侧壁上延伸出限位卡块182,所述限位卡块182可临时卡接至所述限位卡槽172内,所述限位卡槽172与限位卡块182的卡接方式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常规卡接方式,在此不进一步说明;

在所述可拆卸板7一侧与基板1相互铰接,另一侧与限位卡槽172相互扣接后,容置腔体的开口面朝向智能终端的边侧方向,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触控单元2,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游戏辅助装置;

在所述限位卡块182与限位卡槽172脱离后,所述可拆卸板7可绕与基板1铰接位置转动,并所述可拆卸板7与基板1形成夹角结构,智能终端可通过所述可拆卸板7倾斜支撑在水平面上,实现所述可拆卸板7当作智能终端支架进行使用的多功能效果;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可拆卸板7绕铰接位置进行顺畅转动,所述铰接柱181与铰接孔171的配合高度,仅以在转动过程中所述触控单元2不干涉所述基板1的效果为准,在此不做具体结构尺寸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拆卸板7与基板1的铰接固定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可实现所述可拆卸板7与基板1相互铰接固定的任意结构,所述可拆卸板7与基板1的卡接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可实现所述可拆卸板7与基板1相互卡接的任意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或智能终端相互固定设置,该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扣接、插接、磁吸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基板1与可拆卸板7相互固定设置,该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扣接、插接、磁吸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板1为一个扁平板状单体结构,所述载体支架20为一个倾斜凸台结构,所述基板1与智能终端接触一面,或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接触的一面具有一个用于粘接的粘接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6包括但不限于3m胶层;

所述触控部211设置在载体支架20的倾斜面上,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3与所述接触部212导电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将基板1固定在智能终端背板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操作基板1上的触控部211,实现模拟触控屏幕。

或所述基板1为一个扁平板状单体结构,所述基板1与智能终端接触一面,或与智能终端保护壳体接触的一面具有一个用于粘接的粘接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6包括但不限于3m胶层;

所述触控部211可直接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触控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3与所述接触部212导电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将基板1固定在智能终端背板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操作基板1上的触控部211,实现模拟触控屏幕。

第七实施例:

如图22、23所示,所述第七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部211对应手指触碰进行导电触控操作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按钮9,具体可设置在所述支架承载部202上的触控部211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按钮9为导电硅胶按钮,所述导电硅胶按钮在所述斜台体上的触控部211上,所述导电硅胶按钮在被手指按动后,手指、导电硅胶按钮、及导电件21相互电性连接,并与触控屏幕接触形成耦合电容,实现触控屏幕效果。

通过所述导电按钮9的设置,手指在长时间搭接在导电按钮9上,节省手指体力,并在手动按动时,所述导电按钮9才和导电件21相互电性连接,可及时获得按动反馈,极大提升游戏操作的使用体验。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