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098发布日期:2020-04-24 21:4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腹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一种健腹轮主要包括主支架、安装于主支架上的滚轮以及垂直交叉叠设在主支架上供使用者双手握持的把手架,通过主支架和把手架之间的定位结构配合连接,完成健腹器的组装,通常主支架与把手架之间的定位结构中设置有弹性件将主支架与把手架进行定位连接,防止主支架和把手架相脱离,有效防止丢失,确保整个产品的完整性,由于弹性件具有固定的弹性系数,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如果用力过度则会造成弹性件过度变形而无法恢复原始的弹性状态,主支架与把手架无法进行良好的收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健腹轮,防止健腹轮中的弹性件过度变形而失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健腹轮,包括主支架、组装于所述主支架两端的滚轮和以中段搁设在所述主支架中部上的把手架,所述主支架和把手架之间还设置有将把手架保持定位在主支架上的弹性结构,所述主支架上的对应于所述把手架搁设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自主支架底面向顶面方向延伸的大径段和位于大径段顶部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和小径段的衔接处具有过渡阶面,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主杆体和设于主杆体一端且轮廓外径大于小径段内径的挡止部,所述主杆体以远离挡止部的一端从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插入并穿过所述小径段后固定连接至所述把手架上,所述挡止部容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内;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两端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挡止部和所述阶梯孔内的所述过渡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架上正对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孔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螺母或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远离挡止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螺母或者螺纹孔螺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架底面设置有套管,套管的管口正对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孔口,所述套管的管壁对称地设有一对共轴的插孔,所述主杆体远离挡止部的一端设置有轴向与主杆体垂直的通孔,所述主杆体穿过所述小径段后插入所述套管内,另有插销从套管一侧的所述插孔插入并穿过所述主杆体上的通孔后再插入套管另一侧的所述插孔内而将主杆体与套管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架包括位于中部用于与所述主支架连接配合的连接段和分别自连接段相对两端伸出的握把,所述把手架以所述连接段叠设于主支架的中段上,所述连接段与主支架的中段之间还设置有分别在所述把手架与所述主支架垂直交叉叠设时以及在所述把手架相对主支架从垂直交叉叠设位置旋转90度至与主支架同向延伸叠设时将所述把手架定位连接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配合插接定位的插柱和套孔,所述套孔设置于主支架中段,所述插柱设置于所述把手架的连接段上,且所述套孔和插柱在周向相对固定而轴向相对活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孔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把手架一侧凸起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所述阶梯孔,所述插柱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插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配合插接定位的插柱和套孔,所述插柱设置于主支架中段,所述套孔设置于所述把手架的连接段上,所述套孔和插柱在周向相对固定而轴向相对活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设置于所述插柱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主支架上设阶梯孔供连接杆的主杆体穿过与把手架固定连接,而主杆体的一端具有挡止部可避免连接杆完整地穿过阶梯孔,即有效限定了把手架的上抬活动行程,而将弹性件套于连接杆上且两端分别抵于挡止部和阶梯孔内部的过渡台阶面上,而可以通过弹性件产生的弹力使主支架和把手架有效连接定位,弹性件在工作时是被压缩状态,通过选用合适规格的弹性件即可有效避免出现弹性件被过度压缩而变形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弹性件压缩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分解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收拢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健腹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健腹轮,包括主支架1、组装于所述主支架1两端的滚轮3和以中段搁设在所述主支架1中部上的把手架5,所述主支架1和把手架5之间还设置有将把手架5保持定位在与主支架1上的弹性结构7,所述主支架1上的对应于所述把手架搁设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孔10,所述阶梯孔10包括自主支架1底面向顶面方向延伸的大径段和位于大径段顶部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和小径段的衔接处具有过渡阶面101,所述弹性结构7包括:

连接杆70,所述连接杆70包括主杆体701和设于主杆体701一端且轮廓外径大于小径段内径的挡止部703,所述主杆体701以远离挡止部703的一端从所述阶梯孔10的大径段插入并穿过所述小径段后固定连接至所述把手架5上,所述挡止部703容置于所述阶梯孔70的大径段内;

弹性件72,所述弹性件72套设在所述连接杆70上且两端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挡止部703和所述阶梯孔10内的所述过渡阶面101上。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件72可以采用弹簧。

本实施例通过在在主支架1上设阶梯孔10供连接杆70的主杆体701穿过与把手架5固定连接,而主杆体701的一端具有挡止部703可避免连接杆70完整地穿过阶梯孔10,即有效限定了把手架5的上抬活动行程,而将弹性件72套于连接杆70上且两端分别抵于挡止部701和阶梯孔10内部的过渡台阶面101上,而可以通过弹性件72产生的弹力使主支架1和把手架5有效连接定位,如图2所示,弹性件72在工作时是被压缩状态,通过选用合适规格的弹性件72即可有效避免出现弹性件72被过度压缩而变形失效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架5上正对所述阶梯孔10的小径段孔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螺母50或者设置有螺纹孔(图未示出),所述连接杆70远离挡止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705与所述螺母50或者螺纹孔螺合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在把手架3上正对所述阶梯孔10的小径段孔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螺母50或者设置有螺纹孔,连接杆70远离挡止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705,连接杆70通过外螺纹705与所述螺母50或者螺纹孔螺合固定从而将连接杆70固定连接至所述把手架5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架5底面设置有套管52,套管52的管口正对所述阶梯孔10的小径段孔口,所述套管52的管壁对称地设有一对共轴的插孔54,所述主杆体701远离挡止部703的一端设置有轴向与主杆体701垂直的通孔7010,所述主杆体701穿过所述小径段后插入所述套管52内,另有插销56穿过从套管52一侧的所述插孔54插入并穿过所述主杆体701上的通孔7010后再插入套管52另一侧的所述插孔54内而将主杆体701与套管52相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在把手架5底面设置有套管52,套管52的管壁对称地设有一对共轴的插孔54,主杆体701远离挡止部703的一端设置有轴向与主杆体701垂直的通孔7010,插销56从套管52一侧的所述插孔54插入并穿过所述主杆体701上的通孔7010后再插入套管52另一侧的所述插孔54内而将主杆体701与套管52相固定,将连接杆70固定连接至所述把手架5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架5包括位于中部用于与所述主支架1连接配合的连接段58和分别自连接段58相对两端伸出的握把59,所述把手架5以所述连接段58叠设于主支架1的中段12上,所述连接段58与主支架1的中段12之间还设置有分别在所述把手架5与所述主支架1垂直交叉叠设时以及在所述把手架5相对主支架1从垂直交叉叠设位置旋转90度至与主支架1同向延伸叠设时将所述把手架5定位连接于所述主支架1上的定位结构9。本实施例通过主支架1和把手架5之间的定位结构9配合连接,完成健腹器的组装,在使用时,通过将主支架1与把手架5垂直交叉叠设,如图6所示,整体使用时结构稳固,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当需要收存或携带时,将把手架5相对主支架1从垂直交叉叠设位置旋转90度至与主支架1同向延伸叠设,如图5所示,可有效减少占用空间以方便收存和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9包括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配合插接定位的插柱90和套孔92,所述套孔92设置于主支架1的中段12,所述插柱90设置于所述把手架5的连接段58上,且所述套孔92和插柱90在周向相对固定而轴向相对活动地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插柱90和套孔92配合实现主支架1和把手架5之间的定位连接,能有效防止使用者运动过程中把手架5相对于主支架1发生偏移,确保运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套孔92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把手架5一侧凸起的连接柱921,所述连接柱921上设置有所述阶梯孔10,所述插柱9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921配合插接的连接孔901。本实施例通过在套孔92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把手架5一侧凸起的连接柱921,所述连接柱921上设置有所述阶梯孔10,所述插柱9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921配合插接的连接孔901,便于容置弹性结构7。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9包括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配合插接定位的插柱90和套孔92,所述插柱90设置于主支架1中段12,所述套孔92设置于所述把手架5的连接段58上,所述套孔92和插柱90在周向相对固定而轴向相对活动地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插柱90和套孔92配合实现主支架1和把手架5之间的定位连接,能有效防止使用者运动过程中把手架5相对于主支架1发生偏移,确保运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孔10设置于所述插柱90中。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插柱90中设置阶梯孔10,供连接杆70的主杆体701穿过与把手架5固定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