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367发布日期:2020-05-22 21: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的震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跑步机减震系统是跑步机中重要部件之一。减震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也关系到使用者的腿部健康,尤其是关系到膝盖和踝关节可能出现的关节损伤。授权公告号cn205612936u公开了“一种新型跑步机跑板减震结构”,包括跑步机底架1和跑板2,跑步机底架1与跑板2之间安装有减震块5,所述减震块5是橡胶材质。利用橡胶的弹性,一方面使底架1能够支撑跑板2,另一方面消减两者之间的震动。但存在的问题是不能针对体重对弹性进行调节。而在公共健身房中,使用者的体重是不同的,不能针对个体体重不同而调节弹性,降低了使用者舒适度,也降低了跑步机的通用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针对体重对弹性进行调节的问题。

它包括多个主减震组件11,主减震组件11设置在跑步机底架1与跑板2之间且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它还包括多个副减震组件12、电涡流传感器13、单片机14和多个高度调节组件15,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上端与副减震组件12的下端固定,主减震组件11与副减震组件12间隔设置且二者均匀环绕在跑步机底架1的矩形框体上,电涡流传感器13固定在跑板2的下表面上且下方对应着跑步机底架1的框体,电涡流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14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14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高度调节组件15的电控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果使用者体重较轻,电涡流传感器13距离下方跑步机底架1的框体较远,在单片机14的控制下,高度调节组件15缩短,副减震组件12的顶部脱离跑板2,减少吸收震动能量的器件。如果使用者体重较重,电涡流传感器13距离下方跑步机底架1的框体较近,在单片机14的控制下,高度调节组件15伸长,副减震组件12的顶部顶住跑板2,增加吸收震动能量的器件。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使用者体重的不同,自动调节弹性,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也提高了跑步机的通用度,尤其适合于高级健身房中的跑步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主减震组件1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2、3和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多个主减震组件11,主减震组件11设置在跑步机底架1与跑板2之间且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它还包括多个副减震组件12、电涡流传感器13、单片机14和多个高度调节组件15,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上端与副减震组件12的下端固定,主减震组件11与副减震组件12间隔设置且二者均匀环绕在跑步机底架1的矩形框体上,电涡流传感器13固定在跑板2的下表面上且下方对应着跑步机底架1的框体,电涡流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14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14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高度调节组件15的电控信号输入端。

电涡流传感器能动态、非接触、高分辨率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从而为控制弹性提供检测信号。

主减震组件11选择橡胶材质的减震块,与授权公告号cn205612936u中的减震块相同。副减震组件12也可以选择橡胶材质的减震块,仅仅是高度比主减震组件11短。

高度调节组件15选择丝杠螺母机构。也可以选择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5和图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本实施方式的高度调节组件15包括丝杠15-1、丝杠螺母15-2、下套筒15-3、电动机15-4、涡轮15-5、蜗杆15-6和端面轴承15-7,所述副减震组件12由弹簧12-1和上套筒23组成,内孔的横断面为方形的上套筒23的上端面固定在跑板2的下表面上,横截面为方形的下套筒15-3上插在上套筒23的内孔中,丝杠螺母15-2固定在下套筒15-3下端的轴心线上,丝杠15-1与丝杠螺母15-2旋合且下端与涡轮15-5的上端面固定,涡轮15-5的下端面通过端面轴承15-7连接在跑步机底架1上,蜗杆15-6与涡轮15-5啮合,蜗杆15-6的端部连接在电动机15-4的输出轴上,弹簧12-1穿套在蜗杆15-6的杆体上。如此设置,电动机15-4通过蜗杆-涡轮机构和丝杠螺母机构调节弹簧12-1的高度和预紧力,可靠地提供减震弹性。单片机14通过电机驱动器15-8控制电动机15-4的正反转和并通过单片机14中内设的计数器控制正反转的行程。其他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三的区别是:主减震组件11包括圆台形橡胶本体11-1和螺杆11-2,螺杆11-2固定在圆台形橡胶本体11-1下表面的轴线处,圆台形橡胶本体11-1上表面的轴线处开有螺纹孔11-3。如此设置,螺杆11-2穿透跑步机底架1,下端通过一个螺母与跑步机底架1固定。圆台形与跑板2下表面开的圆台形孔配合,螺纹孔11-3用于把圆台形橡胶本体11-1使用螺杆固定在跑板2上。其他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电涡流传感器13为多个,多个高度调节组件15按照所在的位置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一个电涡流传感器13且单片机14根据区域内的电涡流传感器13输出的信号控制高度调节组件15。如此设置,能做到更精准调节弹性。其他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技术特征: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主减震组件(11),主减震组件(11)设置在跑步机底架(1)与跑板(2)之间且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它还包括多个副减震组件(12)、电涡流传感器(13)、单片机(14)和多个高度调节组件(15),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1)上,每个高度调节组件(15)的上端与副减震组件(12)的下端固定,主减震组件(11)与副减震组件(12)间隔设置且二者均匀环绕在跑步机底架(1)的矩形框体上,电涡流传感器(13)固定在跑板(2)的下表面上且下方对应着跑步机底架(1)的框体,电涡流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14)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14)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高度调节组件(15)的电控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减震组件(11)选择橡胶材质的减震块,副减震组件(12)选择橡胶材质的减震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组件(15)选择丝杠螺母机构或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组件(15)包括丝杠(15-1)、丝杠螺母(15-2)、下套筒(15-3)、电动机(15-4)、涡轮(15-5)、蜗杆(15-6)和端面轴承(15-7),所述副减震组件(12)由弹簧(12-1)和上套筒(23)组成,内孔的横断面为方形的上套筒(23)的上端面固定在跑板(2)的下表面上,横截面为方形的下套筒(15-3)上插在上套筒(23)的内孔中,丝杠螺母(15-2)固定在下套筒(15-3)下端的轴心线上,丝杠(15-1)与丝杠螺母(15-2)旋合且下端与涡轮(15-5)的上端面固定,涡轮(15-5)的下端面通过端面轴承(15-7)连接在跑步机底架(1)上,蜗杆(15-6)与涡轮(15-5)啮合,蜗杆(15-6)的端部连接在电动机(15-4)的输出轴上,弹簧(12-1穿)套在蜗杆(15-6)的杆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减震组件(11)包括圆台形橡胶本体(11-1)和螺杆(11-2),螺杆(11-2)固定在圆台形橡胶本体(11-1)下表面的轴线处,圆台形橡胶本体(11-1)上表面的轴线处开有螺纹孔(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涡流传感器(13)为多个,多个高度调节组件(15)按照所在的位置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一个电涡流传感器(13)且单片机(14)根据区域内的电涡流传感器(13)输出的信号控制高度调节组件(15)。


技术总结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跑步机震动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跑步机的震动调节装置。它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针对体重对弹性进行调节的问题。它包括多个主减震组件,主减震组件设置在跑步机底架与跑板之间且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上,它还包括多个副减震组件、电涡流传感器、单片机和多个高度调节组件,每个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在跑步机底架,每个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与副减震组件的下端固定,主减震组件与副减震组件间隔设置且二者均匀环绕在底架的矩形框体上,电涡流传感器固定在跑板的下表面上且下方对应着跑步机底架的框体,电涡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高度调节组件的电控信号输入端。

技术研发人员:郭轶卓;王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