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355发布日期:2020-05-22 21:31阅读:1557来源:国知局
荡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拓展游乐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荡桥。



背景技术:

跨越障碍物拓展类的游乐设施五花八门,但一般玩法固定且不具备挑战性。如现有的拓展训练类的荡桥器材通常采用钢管固定架结构,荡桥踏板和踏板之间都是平行存在,且相邻踏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踏板及吊绳的摆动幅度小,趣味性低。常见的荡桥由支架、吊绳和踏柱组成,吊绳多采用钢丝纤维复合绳制成,踏柱多为木板,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紧紧握住吊绳保持身体平衡,会对手心造成较大的摩擦,引起不适,且吊桥设置在水面上或下雨打湿后,其踏柱表面容易湿滑,增加使用者的训练难度,并容易造成滑倒或其它危险。

中国专利号为cn20762779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平衡训练荡桥,其包括支架、吊绳、连接绳和踏柱,支架固定于地面,吊绳上端连接支架,下端连接踏柱,踏柱之间通过连接绳横向连接,连接绳两端固定在支架上,踏柱上部设置有防滑垫,吊绳外部包裹防滑软垫。该实用新型通过加设防滑垫和防滑软垫,可以有效避免现有吊绳表面粗糙带来的不适,同时,增加踏柱与训练者鞋底之间的摩擦力,保障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其支架的零件较多,踏柱上除了吊绳还连接有连接绳,使得该荡桥的玩法较为简单,游玩者进行活动时,踏柱和吊绳的运动幅度小,挑战性小,且荡桥若放置在室外,踏柱、吊绳及连接绳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容易被雨水侵蚀,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荡桥摆动幅度小、挑战性和趣味性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了结构紧凑合理,结实耐用,踏板和吊杆摆动幅度大,挑战性和趣味性高的荡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荡桥,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位于两端的竖立支柱,竖立支柱下端连接有固定站台,支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端竖立支柱的连接架,连接架上布设有吊桥组件,吊桥组件包括位于连接架左右两侧的支臂和架设在连接架上的第一连接件,支臂的上端安装有旋转头组件,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臂通过旋转头组件分别旋转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两端,旋转头组件包括与支臂固连的u型支座、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的关节轴承和用于连接u型支座和关节轴承的第一螺栓,u型支座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u型支座内形成有安装槽,关节轴承包括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的杆端和位于安装槽内的轴承端,轴承端包括轴承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轴承通孔、第一安装孔后固定,吊桥组件还包括活动站台,活动站台安装在支臂的下端。吊桥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旋转头组件连接支臂和第一连接件,旋转头组件设计十分巧妙,利用关节轴承能够任意角度旋转摆动的特点,实现支臂的摆动效果,增大支臂的摆动的角度和幅度,从而增加游玩者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为角铁,角铁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杆端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栓,杆端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角铁与连接架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

作为优选,吊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左右两侧支臂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活动站台为踏板,踏板的两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卡槽,卡槽卡设在第二连接件上,活动站台通过卡槽与第二连接件焊接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踏柱,该踏板更加平稳安全,也更加耐用;通过安装板上的卡槽卡设在第二连接件上,再进行焊接,有效增强了踏板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踏板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支臂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圆管,圆管的直径为48mm,圆管的壁厚为3mm。相比于传统的吊绳,圆管能够降低手掌与支臂的摩擦,不会使游玩者出现硌手的现象,且圆管也更加结实耐用。

作为优选,第二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支臂连接的弯管。使第二连接件与支臂的连接流畅性更好,吊桥组件整体结构也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u型支座与支臂通过焊接连接。焊接连接工艺简单,且能够有效加强u型支座与支臂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的结构刚度。

作为优选,固定站台为圆台状。圆台状的固定站台稳固性好。

作为优选,竖立支柱的个数为两个。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四根立柱和两根连接架,本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吊桥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旋转头组件连接支臂和第一连接件,旋转头组件设计十分巧妙,利用关节轴承能够任意角度旋转摆动的特点,实现支臂的摆动效果,增大支臂的摆动的角度和幅度,从而增加游玩者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角铁与连接架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踏柱,该踏板更加平稳安全,也更加耐用;通过安装板上的卡槽卡设在第二连接件上,再进行焊接,有效增强了踏板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踏板的安全性能;相比于传统的吊绳,圆管能够降低手掌与支臂的摩擦,不会使游玩者出现硌手的现象,且圆管也更加结实耐用;弯管使第二连接件与支臂的连接流畅性更好,吊桥组件整体结构也更加美观;焊接连接工艺简单,且能够有效加强u型支座与支臂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的结构刚度;圆台状的固定站台稳固性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四根立柱和两根连接架,本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荡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吊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活动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支架、11—竖立支柱、111—固定站台、12—连接架、2—吊桥组件、21—支臂、22—第一连接件、23—活动站台、231—安装板、232—卡槽、24—第二连接件、25—弯管、3—旋转头组件、31—u型支座、32—关节轴承、321—杆端、322—轴承端、33—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荡桥,如图1-图4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位于两端的竖立支柱11,竖立支柱11下端连接有固定站台111,支架1还包括用于连接两端竖立支柱11的连接架12,连接架12上布设有吊桥组件2,吊桥组件2包括位于连接架12左右两侧的支臂21和架设在连接架12上的第一连接件22,支臂21的上端安装有旋转头组件3,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臂21通过旋转头组件3分别旋转连接在第一连接件22的两端,旋转头组件3包括与支臂21固连的u型支座31、与第一连接件22固连的关节轴承32和用于连接u型支座31和关节轴承32的第一螺栓33,u型支座31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u型支座31内形成有安装槽,关节轴承32包括与第一连接件22固连的杆端321和位于安装槽内的轴承端322,轴承端322包括轴承通孔,第一螺栓33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轴承通孔、第一安装孔后固定,吊桥组件2还包括活动站台23,活动站台23安装在支臂21的下端。吊桥组件2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旋转头组件3连接支臂21和第一连接件22,旋转头组件3设计十分巧妙,利用关节轴承32能够任意角度旋转摆动的特点,实现支臂21的摆动效果,增大支臂21的摆动的角度和幅度,从而增加游玩者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第一连接件22为角铁,角铁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杆端321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栓,杆端321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连接件22固定连接。角铁与连接架12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

吊桥组件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4,左右两侧支臂21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4连接,活动站台23为踏板,踏板的两端连接有安装板231,安装板231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件24配合的卡槽232,卡槽232卡设在第二连接件24上,活动站台23通过卡槽232与第二连接件24焊接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踏柱,该踏板更加平稳安全,也更加耐用;通过安装板231上的卡槽232卡设在第二连接件24上,再进行焊接,有效增强了踏板与第二连接件24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踏板的安全性能。

第二连接件24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支臂21连接的弯管25。使第二连接件24与支臂21的连接流畅性更好,吊桥组件2整体结构也更加美观。

固定站台111为圆台状。圆台状的固定站台111稳固性好。

竖立支柱11的个数为两个。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四根立柱和两根连接架12,本支架1的结构更加简单。

活动参与者可从荡桥的任意一端进入活动站台23上,逐个通过下一个活动站台23,到达荡桥另一端后离开;当活动者站在活动站台23上时,由于旋转接头由于关节轴承32的存在会发生圆锥角转动,从而支臂21会随参与者的重心移动而发生不同角度和幅度的摆动,大大增加了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实施例2

荡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支臂21和第二连接件24均为圆管,圆管的直径为48mm,圆管的壁厚为3mm。相比于传统的吊绳,圆管能够降低手掌与支臂21的摩擦,不会使游玩者出现硌手的现象,且圆管也更加结实耐用。

实施例3

荡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u型支座31与支臂21通过焊接连接。焊接连接工艺简单,且能够有效加强u型支座31与支臂2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的结构刚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