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321发布日期:2020-05-22 21:3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降低制约了运动和平衡协调能力,而康复训练往往过多地采取纠正肢体异常姿势而忽略核心肌群的训练。临床上大部分脑瘫患儿的骨盆会出现前、后倾、左右摇摆或者僵硬等问题,这才是导致各个体位下用其他大肌肉代偿出现异常姿势。而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可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为此,人们研制出了弹簧板,但此类弹簧板的结构为两块上面覆盖泡沫板的木板,这两块木板之间用四个弹簧连接,在人们弹簧板时,虽然该弹簧板能够锻炼人的肌肉群,但此弹簧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四个问题:

1、结构设置不合理:由4个弹簧直接连接两个木板,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前后左右摇晃,且治疗师需要更多力量来控制弹簧上下震动;

2、安全性能差:弹簧板左右前后无扶手等安全措施,弹簧裸露在外无固定包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稳定性好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训练器,包括:

底座;

下弹簧板,其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安装于底座上;

上弹簧板,活动穿设在下弹簧板上,所述上弹簧板与下弹簧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所述上弹簧板以及下弹簧板的边沿上均围设有围边;

扶手,可拆卸连接于下弹簧板的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穿设于底座上的定位杆,所述下弹簧板底部开设有多个对应定位杆的定位孔。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穿插定位杆的插孔;所述底座内开设有截面呈圆弧形的活动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下弹簧板的底部设有呈圆弧状的滑轨,所述活动槽内开设有用于导向移动滑轨的滑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上弹簧板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下弹簧板的一侧开设有对应开口的抽拉孔,所述抽拉孔内设有一对用于导向移动扶手的导轨。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扶手上开设有对应导轨的导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扶手内设有多个扶杆;所述下弹簧板上设有至少两对用于卡固扶手的卡扣。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器中,所述上弹簧板的围边上开设有内固定孔,所述下弹簧板的围边上开设有对应内固定孔的外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上弹簧板相对下弹簧板运动时,上弹簧板上的围边也相对下弹簧板的围边运动,从而避免人们在锻炼时,上弹簧板发生前后左右摇晃的情况,从而确保该一种多功能训练器能够稳定使用。

2、通过扶手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该一种多功能训练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弹簧板、下弹簧板以及底座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训练器包括底座100、下弹簧板200、定位组件400、上弹簧板300、弹簧500以及扶手600。

下弹簧板200通过定位组件400定位安装于底座100上,上弹簧板300活动穿设在下弹簧板200上,在上弹簧板300与下弹簧板200之间设有多个弹簧500,工作时,人们需根据自身的训练要求,通过定位组件400,调整下弹簧板200与底座100之间的角度并将下弹簧板200定位在底座100上,在做康复训练时,人们只需将自身的重力作用在上弹簧板300上,此时,上弹簧板300受到人的重力作用,向下运动,而弹簧500始终卡设在上弹簧板300与下弹簧板200之间,使得弹簧500对上弹簧板300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因此,当人们将体重作用在上弹簧板300,且人体重力大于此时弹簧500的弹力时,上弹簧板300向下弹簧板200方向移动,于此同时,弹簧500受力,使其具有更大的弹力并将该弹力作用于上弹簧板300上,且当弹簧500的弹力大于人体重力时,弹簧500推动上弹簧板300向远离下弹簧板200方向移动,而在上弹簧板300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弹簧500的弹力变小,直至当上弹簧板300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人体重力大于弹簧500的弹力,使得上弹簧板300重新向下弹簧板200运动,如此,便能实现上弹簧板300相对下弹簧板200的往复运动,即,实现人体重心的起伏不定,而在锻炼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改变姿势,使得躯干始终处于平衡稳定或非平衡稳定之间转换,具体的,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人体需要跳动关键的核心肌肉来调整姿势以维持躯干的平衡稳定,如此,便能锻炼人们的核心肌肉,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在人们锻炼的过程中,人们可跪在上弹簧板300上或站在上弹簧板300上或者坐在上弹簧板300上,如此,便能使该一种多功能训练器对人体的多个核心肌肉进行稳定训练。

上弹簧板300以及下弹簧板200的边沿上均围设有围边210,当上弹簧板300相对下弹簧板200运动时,上弹簧板300上的围边210也相对下弹簧板200的围边210运动,从而避免人们在锻炼时,上弹簧板300发生前后左右摇晃的情况,从而确保该一种多功能训练器能够稳定使用。

扶手600可拆卸连接于下弹簧板200的一侧,在人们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手扶扶手600,便能将人体稳固在上弹簧板300上,避免人们在做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发生摔倒的情况,从而确保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扶手600内设有多个扶杆620,通过该扶杆620的设置,有效增强了扶手600的牢固性,使得扶手600不易顺坏;并所有的扶杆620均平行设置在扶手600内,使得不同身高的人群在锻炼的过程中,均能抓住适应的扶杆620,从而稳固自己的身体。

下弹簧板200上设有至少两对用于卡固扶手600的卡扣260,上弹簧板300的一侧具有开口310,下弹簧板200的一侧开设有对应开口310的抽拉孔240,抽拉孔240内设有一对用于导向移动扶手600的导轨250,扶手600上开设有对应导轨250的导槽610,当人们需要移动一种多功能训练器时,只需将扶手600从卡扣260上拆卸下来,此后,将扶手600插进抽拉孔240内,并使得扶手600的导槽610能够沿着抽拉孔240内的导轨250运动,且当扶手600插进运动至一定距离后,即,当扶手600完全插进抽拉孔240内后,停止推动扶手600,如此,实现扶手600的收起,节省空间,同时,也方便人们移动该一种多功能训练器;当人们将扶手600收起时,因开口310的面积远大于抽拉孔240的面积,使得上弹簧板300还可以相对下弹簧板200上下运动,如此,便能满足不需要扶手600的人群;当人们需要锻炼且需要使用扶手600时,只需将扶手600从抽拉孔240内抽拉出来,此后,将扶手600的两边扣接在对应的卡扣260内,并使得位于最底端的扶杆620抵在卡扣260上,避免扶手600向下滑动,因卡扣260固连于下弹簧板200上,避免扶手600从下弹簧板200上脱离出来。

定位组件400包括穿设于底座100上的定位杆410,下弹簧板200底部开设有多个对应定位杆410的定位孔220,底座100上开设有用于穿插定位杆410的插孔110,底座100内开设有截面呈圆弧形的活动槽120,下弹簧板200的底部设有呈圆弧状的滑轨230,在活动槽120内开设有用于导向移动滑轨230的滑槽121,当人们需要调整角度时,人们只需将定位杆410从插孔110内拔出,使得定位杆410不再限制下弹簧板200,当人们将作用力作用于下弹簧板200上时,下弹簧板200上的滑轨230将沿着滑槽121的轨迹运动,即,改变了下弹簧板20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且当下弹簧板200转动的角度恰好符合人们的要求时,人们便可将定位杆410重新穿过插孔110,并插进此时正对插孔110的定位孔220内,使得定位杆410重新限制下弹簧板200相对底座100运动,之后,当人们锻炼时,使得人的重心起伏不定,从而增强肌肉锻炼的效果。

上弹簧板300的围边210上开设有内固定孔320,下弹簧板200的围边210上开设有对应内固定孔320的外固定孔270,当人们不使用一种多功能训练器时,可将插销穿过内固定孔320以及外固定孔270,限制上弹簧板300相对下弹簧板200运动,避免弹簧500长期被挤压,导致弹簧500发生损坏的情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