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293发布日期:2020-05-22 21:3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健身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学生、健身爱好者及其它需要持续保持体育训练的人群来说,目前使用的训练器材都属于专业设备,价格相对昂贵,不适用于一般人群使用,而且训练器材会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不利于家庭室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占用地面空间、结构简单、用途广的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轮,转轮通过一吊装支架总成安装固定在一基础面上,转轮的圆周侧表面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拉力带的环形槽体;以及

拉力带,拉力带中部穿过所述转轮上部设置并与转轮表面滑动连接,拉力带两端自由下垂设置;以及

手持件,手持件上部与所述拉力带端部连接,手持件为棒状结构或钩状结构或环形结构。

所述吊装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转动连接机构,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之间通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连接,且下支架可以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自由转动设置。

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万向节,万向节相互转动连接的两部分外侧端面上均设有承插孔,且所述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承插孔插接的插杆,且插杆与插孔之间还通过在万向节侧壁插入的定位销连接。

所述上支架上部设有一水平分布的装配面板,装配面板用于上支架与基础面的安装固定。

所述下支架底端于所述转轮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侧面板,侧面板之间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转轴,转轴中部穿过所述转轮设置并与转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拉力带至少一端端部还通过卡扣与其本体连接,且拉力带端部与其本体之间的间隙底端用于与所述手持件连接。

所述手持件为环形结构且其中部断开设置并构成开口,且开口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挡齿,挡齿通过角簧与其连接,且挡齿可以向手持件内部转动打开所述开口,当外力消失后,挡齿在角簧作用下会复位并闭合所述开口。

还包括了位于所述转轮两侧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位于吊装支架总成外侧并与下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装饰面板内侧中部设有一凸台,凸台中部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用于安装转轮的转轴端部连接。

还包括了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手持件连接的配重块,配重块自由下垂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设计合理,整体采用吊挂式的安装结构,无需占用室内地面面积,且使用形式可以变化,性价比高,适用于在室内体育训练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吊装支架总成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平基础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基础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基础面)的安装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装配面板、2上支架、3万向节、4下支架、5转轮、6转轴、7装饰面板、8拉力带、9挂环、10挡齿、11手持件、12卡扣、13插杆、14侧面板、15斜支撑架、16配重块、1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育训练用悬挂机构,用于体育训练的活动热身使用,包括以下各组件。

转轮5,转轮5通过一吊装支架总成安装固定在一基础面上,基础面为墙面或房顶,所述吊装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2、下支架4和转动连接机构,上支架2底端和下支架4顶端之间通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连接,且下支架4可以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自由转动设置;

其中,所述转轮5的圆周侧表面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拉力带8的环形槽体,用于防止拉力带8在转轮5边缘滑落造成其与转轮5脱离;

所述上支架2上部设有一水平分布的装配面板1,装配面板1为圆形面板且其表面加工有用于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装配面板1用于上支架2与基础面的安装固定;

所述下支架4底端于所述转轮5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侧面板14,侧面板14之间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转轴6,转轴6中部穿过所述转轮5设置并与转轮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侧面板14实现转轮5的装配效果,并保持转动的自由转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万向节3,万向节3相互转动连接的两部分外侧端面上均设有承插孔,且所述上支架2底端和下支架4顶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承插孔插接的插杆13,且插杆13与插孔之间还通过在万向节3侧壁插入的定位销连接,通过该结构使得上支架2、下支架4之间的连接效果可以实现偏摆并保持稳定的转动连接效果。

拉力带8,拉力带8采用结构强度高的涤纶编织带,拉力带8中部穿过所述转轮5上部设置并与转轮5表面滑动连接,拉力带8两端自由下垂设置;

所述拉力带8右侧的一端端部还通过卡扣12与其本体连接,且拉力带8端部与其本体之间的间隙底端用于与所述手持件11连接,通过卡扣12的设置,使得拉力带8的整体长度可以进行调整,满足不同项目的训练高度以及不同身高的使用用户;拉力带8左侧的一端端部则直接与其本体缝合连接,其中拉力带8两端均设有与其连接的挂环9,拉力带8穿过挂环9设置,使其方便通过挂环9与手持件11连接使用。

手持件11,手持件11上部与所述拉力带8端部连接,所述手持件11为环形结构且其中部断开设置并构成开口,且开口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挡齿10,挡齿10通过角簧与其连接,且挡齿10可以向手持件11内部转动打开所述开口,当外力消失后,挡齿10在角簧作用下会复位并闭合所述开口;其中手持件11用于训练过程中手部握住使用,其表面平滑,通过挡齿10的设置可以保持与挂环9的快速装配或拆卸;

进一步地,还包括了与其中一个所述手持件11连接的配重块16,配重块16上端设有与其连接的挂环9,挂环9则与手持件11连接,且配重块16自由下垂设置,该结构可以通过另一个手持件11进行负重训练使用。

装饰面板7,装饰面板7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轮5两侧,装饰面板7位于吊装支架总成外侧并与下支架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装饰面板7内侧中部设有一凸台17,凸台17中部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用于安装转轮5的转轴6端部连接,使得装饰面板7得以装配,并将下支架4及转轮5的部分遮挡,起到一定的美观装饰效果。

根据图5至图7所示:在使用时,装配面板1可以直接安装与房顶上,或通过斜支撑架15安装在墙壁上,通过拉动两个手持件11即可进行训练;或当一个手持件11与配重块16连接时,即可通过另一侧手持件11进行训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