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7845发布日期:2020-07-04 01:2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



背景技术:

由于网球对场地、设备等器材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网球爱好者来说首先解决的就是场地和球拍的问题,球拍市面上种类繁多,价钱也各不相同,对于初学者来说不需要选多贵的,能用就可以了,随着以后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再更新,但是场地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问题了,由于网球的特殊性,寻找网球场地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练习时频繁的捡球、加上高昂的租金,很容易打击练习者对网球的积极性。

网球运动之所以没有像羽毛球、乒乓球那样普及,主要是受场地、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只有在高校体育课堂开设网球项目,但是受教学学时数、练习条件、场地等条件影响,无法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有利于教学的训练器材,很难让练习者打出想要的效果,从而打击了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网球练习器材有两类:第一类练习器也是比较早的一款产品,是用一根橡皮绳将底座和网球连接在一起,如运用正确的挥拍轨迹击球,球的回弹较低,反而很难形成多拍击球,稍微用力在橡皮筋的拉力作用下,其回弹速度较快且球的回弹轨迹不规则,在脚步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急忙出手使得挥拍动作挤压变形,要形成多拍击球,而且球的方向不好控制,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见此类产品(如图1所示)。

第二类练习器由底座和一根金属杆构成,这种击球器在挥拍时击球轨迹受限制,球路不明显,击球者不能准确地击打在球上,而是击打在了主体支架上从而造成了球拍的损伤(如图2所示)。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该练习器为网球初学者提供优质的练球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受限的问题,节约练习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所述练习器包括底座、可调节杆件、三通、高韧性弹簧和pu网球,所述可调节杆件包括可调节竖杆和可调节横杆,该可调节竖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竖直长度可调节,所述可调节横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水平方向长度可调节,该可调节横杆设置为两个,所述可调节竖杆的底部与底座垂直固装在一起,该可调节竖杆的顶部通过三通与两个可调节横杆的一端可拆卸相连接设置,所述两个可调节横杆的另一端通过高韧性弹簧与pu网球连接在一起,所述可调节横杆与高韧性弹簧垂直连接设置在一起。

而且,所述三通为直通部分设置有丝扣、顶部设置有旋钮的金属三通。

而且,所述底座为注水底座。

而且,所述可调节杆件的材质为工程钢铁材料。

而且,所述练习器还包括塑料护管。

而且,所述可调节竖杆包括粗竖管和细竖管,该细竖管的一端能够滑动设置在粗竖管内,该粗竖管和细竖管通过调节旋钮连接在一起且能够通过调节旋钮调节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所述可调节横杆包括粗横管和细横管,该细横管的一端能够滑动设置在粗横管内,该粗横管和细横管也通过调节旋钮连接在一起且能够通过调节旋钮调节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

所述粗竖管的尺寸为:直径30mm,高度650mm,所述细竖管的尺寸为:直径20mm,高度350m;所述粗横管的尺寸为:直径25mm,长度400mm,所述细横管的尺寸为:直径20mm,长度300mm;所述高韧性弹簧的尺寸为:线径0.8mm,外径10mm,长度300mm;所述pu网球的直径为680mm;所述底座的尺寸为:直径300mm,高100mm,配重6kg;所述三通的尺寸为:直通直径30mm,弯通直径25mm。

而且,所述粗横管与细横管通过丝扣连接,且粗横管的水平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可调节旋钮,所述细横管的水平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与可调节旋钮匹配设置。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练习器为网球初学者提供优质的练球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受限的问题,节约练习的成本。该练习器的可调节竖杆的竖直长度可调节、可调节横杆的水平方向长度可调节,因此练习者可以根据练习者自身条件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高韧性弹簧与pu网球相连,练习者即使打到了弹簧上也不会把球拍打坏;要想学好网球就得需要不断地练习,而本练习器可以为各个年龄段,不同水平的球员提高网球技术,让学习网球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应用于网球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2、本练习器组装简便、携带方便,高度、长度均可调节,横杆可以手动旋转,不受时间、空间的、场地等因素的限制,节省了租场地的费用。

3、本练习器适合各个阶段水平的练习者,初学者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长度用它来适应球性,进行简单的步伐、正反手击球练习。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可以利用横杆的旋转功能、弹簧的韧性做一些移动的高难度练习,既可以打静止的球,也可以打移动的球。

4、本练习器可以是单个人或者双人同时使用;也可是多人排队使用;固定球、移动球均可打,可以节很多时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由于本练习器的长度可调,有效的避免了拍子击打到主体结构上,造成拍子损坏的情况发生。

6、与以往的练习器相比,该器材在高度、长度上均可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长度可调节有效地避免了初学者拍子直接打到主体上的情况发生。

7、本练习器设置的可调节旋钮,人体工程学设计、轻松旋转。

8、球与横杆连接处采用高弹性弹簧,与以往的弹力绳相比,高韧性弹簧可以有效控制球的摆动幅度,练习者能更准确地控制球的方向。

9、本练习器的高韧性弹簧套有塑料护管,可有效避免球拍打偏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类练习器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类练习器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连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具体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

一种多功能网球练习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练习器包括底座12、可调节杆件、三通7、高韧性弹簧13和pu网球1,所述可调节杆件包括可调节竖杆10和可调节横杆3,该可调节竖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竖直长度可调节,所述可调节横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水平方向长度可调节,该可调节横杆设置为两个,所述可调节竖杆的底部与底座垂直固装在一起,该可调节竖杆的顶部通过三通与两个可调节横杆的一端可拆卸相连接设置,所述两个可调节横杆的另一端通过高韧性弹簧与pu网球连接在一起,所述可调节横杆与高韧性弹簧垂直连接设置在一起。

本练习器为网球初学者提供优质的练球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受限的问题,节约练习的成本。该练习器的可调节竖杆的竖直长度可调节、可调节横杆的水平方向长度可调节,因此练习者可以根据练习者自身条件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高韧性弹簧与pu网球相连,练习者即使打到了弹簧上也不会把球拍打坏;要想学好网球就得需要不断地练习,而本练习器可以为各个年龄段,不同水平的球员提高网球技术,让学习网球变得更加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为直通部分设置有丝扣、顶部设置有旋钮6的金属三通,使得两个可调节横杆能够沿圆周方向转动,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二者之间的夹角角度,使得横杆既可固定,也可旋转,练习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多角度、全方面的击球练习,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注水底座,超厚优质塑料底座,可注水、细沙,不怕强烈日晒,具有最大限度的抓地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杆件的材质为工程钢铁材料,工程钢铁材料主体连接杆件,具有坚韧、耐磨等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练习器还包括塑料护管(图中未标号),所述高韧性弹簧外套装有塑料护管,可有效避免球拍打偏造成的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竖杆包括粗竖管11和细竖管8,该细竖管的一端能够滑动设置在粗竖管内,该粗竖管和细竖管通过调节旋钮9连接在一起且能够通过调节旋钮调节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即调节旋钮可控制高度;所述可调节横杆包括粗横管5和细横管2,该细横管的一端能够滑动设置在粗横管内,该粗横管和细横管也通过调节旋钮连接在一起且能够通过调节旋钮调节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

所述粗竖管的尺寸为:直径30mm,高度650mm,所述细竖管的尺寸为:直径20mm,高度350m;所述粗横管的尺寸为:直径25mm,长度400mm,所述细横管的尺寸为:直径20mm,长度300mm;所述高韧性弹簧的尺寸为:线径0.8mm,外径10mm,长度300mm;所述pu网球的直径为680mm;所述底座的尺寸为:直径300mm,高100mm,配重6kg;所述三通的尺寸为:直通直径30mm,弯通直径25mm。

较优地,所述粗横管与细横管通过丝扣连接,且粗横管的水平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可调节旋钮4,所述细横管的水平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该连接孔与可调节旋钮匹配设置,使用者可以通过丝扣、连接孔与可调节旋钮调节粗横管和细横管的水平长度。

本练习器设置的可调节旋钮,人体工程学设计、轻松旋转。

本多功能网球练习器的一种使用方法:

练习者可以在空旷的场所把练习器组装好,调到适合自己的高度、(一般击球的高度与丹田的高度同高,大概75cm左右)、长度(横杆拉出,球离竖杆有一个到两个拍子的长度即可,大概60cm左右),横杆可以固定亦可以旋转,进行步伐、正、反手、削球等技术练习。高韧性减震弹簧,韧性好、结实,可有效地控制球的摆动幅度,外有橡胶皮套,耐磨损,可有效地避免拍子打在上面造成的磕碰损伤。pu材质网球,耐打耐磨、不拍雨淋。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