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7991发布日期:2020-07-10 16:1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比赛辅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



背景技术: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多会穿戴比赛规则允许范围内护具,如头盔、护衣和护腿等,为方便评判运动员得分通常在躯干护衣内置传感器,进行计分。

而现有的针对运动员躯干进行保护的躯干护具大多采用魔术贴搭扣实现护胸穿戴的方式,虽然为护胸穿戴及松紧调节提供了便利,但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因运动剧烈易受力崩开,保护效果不好,且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862658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跆拳道护胸其技术要点是:通过调节带实现对两半护体的连接调节,通过拉链实现两半护体对襟侧的连接,通过调节带结构,在实现两个半护体间连接的同时,能够通过日字扣实现两半护体横向宽度的调节跟纵向高度的调节,从而在进行松紧调节时,能够依据穿戴者的体型进行灵活调节。

该方案解决了护胸穿戴且松紧调节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包括带有信息感应装置的防护衣,所述防护衣的腰部设有腰部护垫,所述腰部护垫包括左护垫和右护垫,所述左护垫和右护垫之间连接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左护垫和右护垫间距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衣上设置腰部护垫,在防护衣在使用时,能对腰部进行防护,并且通过腰部护垫的左护垫和右护垫连接调节带,在穿戴防护衣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调节带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左护垫和右护垫之间的间距,方便防护衣的松紧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排的带有倾斜角度的凸齿,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左护垫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便于调节带穿过的通槽,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卡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控制卡件与凸齿接触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安装在左护垫上,并且固定件上开设通槽,在穿戴防护衣时,可以将调节带穿过固定件上的通槽,然后通过固定件上的控制机构,使卡件与调节带上的凸齿接触,当卡件卡在相邻凸齿之间时,对调节带起到固定作用,使左护垫与右护垫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通过固定件和调节带实现防护衣的松紧调节,并且凸齿带有倾斜的角度,仅需通过拉动调节带方便选手穿戴防护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个筒状结构的安装座,相邻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与卡件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卡件远离扭簧的一端通过扭簧始终卡接在相邻凸齿之间,所述卡件上设有用于卡件与凸齿分离的按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座之间设置与卡件固定连接的扭簧,使卡件始终抵于凸齿之间的间隙内,使卡件对调节带起到制动作用,通过按压卡件上的按压部,使卡件与与调节带上的凸齿分离,可以使调节带从固定件内脱出,从而方便防护衣的穿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包括与左护垫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带以及与右护垫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分别开设有导槽一和导槽二,所述调节带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左护垫和右护垫上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且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均开设导槽,在穿戴防护衣时,通过调节组件和通槽连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实现左护垫和右护垫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实现对防护衣松紧的调节,方便不同体型的选手穿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槽一和导槽二内的一侧壁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锯齿,所述导槽一内的锯齿与导槽二内的锯齿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有穿过导槽一和导槽二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锯齿啮合的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槽一和导槽二的一侧壁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锯齿,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贴合时导槽一与导槽二相互导通,使得导槽一和导槽二内的锯齿对称设置,然后通过转动轴上设置与锯齿啮合的齿轮,在转动转盘时,转动轴在转盘的带动下使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在锯齿的传动下发生相对的移动,当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重叠的面积增大时,使防护衣收紧,当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重叠的面积减小时,使左护垫和右护垫之间的间距增大,通过转动转盘从而实现防护衣的松紧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衣的肩部设有肩部护垫,所述肩部护垫上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左护垫和右护垫上设有用于连接背带的日字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肩部护垫,提高防护衣在穿戴时的舒适度,且能对选手的肩部起到较好的保护,且肩部护垫上固定连接有肩带,在穿戴防护衣时,通过背带与左护垫和右护垫上的日字扣连接,对防护衣的肩部松紧状态进行调节,从而保证防护衣在穿戴时处于较好的松紧状态,提高防护衣的穿戴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背带与日字扣连接后呈x形,所述背带相交处连接有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带与日字扣连接后使得相邻背带相互交错呈x形,且在背带的相交处设置连接件,通过背带相交和连接件使肩部护垫与左护垫以及右护垫连接的更加牢固,使防护衣更贴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若干个用于背带穿过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在背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通过通孔与背带滑动连接,可以调节连接件在背带上的位置,从而调节防护衣的肩部之间的间距,使防护衣穿戴的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固定件与调节带,调节防护衣腰部位置的松紧程度,然后将肩部的背带与左护垫和右护垫上的日字扣连接,拉动背带调节防护衣肩部至左护垫和右护垫之间背带的长度,使肩部与腰部之间具有合适松紧程度,然后滑动背带上的连接件,调节肩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防护衣肩部的松紧程度,通过固定件上的卡件以及调节带上的倾斜的凸齿,便于调节调节带的长度,从而实现对防护衣松紧的调节,通过转盘以及齿轮,可以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重叠面积,从而实现防护衣松紧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一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施例二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衣;2、左护垫;3、右护垫;4、调节带;5、固定件;6、通槽;7、卡件;8、凸齿;9、安装座;10、扭簧;11、按压部;12、第一连接带;13、第二连接带;14、日字扣;15、连接件;16、锯齿;17、转盘;18、转动轴;19、齿轮;20、肩部护垫;21、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人们首先通过塑料成型工艺加工出带有通槽6的固定件5,并在固定件5一侧上粘接两个管状结构的安装座9,然后将扭簧10套接在中心轴上,并将中心轴的两端与安装座9粘接,使中心轴设置在两安装座9之间,接着将卡件7粘接在扭簧10的一端上,使扭簧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5和卡件7粘接,然后人们加工pu材质的调节带4,并且通过热压在调节带4一侧的中部形成内凹的凹槽,然后将若干个倾斜角度的凸齿8阵列粘接在凹槽内,接着人们通过裁缝加工出背心状的防护衣1,且防护衣1的后背为分离未缝合状态,并且将腰部护垫和肩部护垫20分别缝合在防护衣1的腰部和肩部,且腰部护垫和肩部护垫20内均设置信息感应装置,然后通过缝纫工艺在防护衣1的腰部位置缝合左护垫2和右护垫3,左护垫2和右护垫3位于腰部的两侧,然后将调节带4的一端缝合在右护垫3上,并将固定件5固定在左护垫2上,当调节带4从固定件5上的通槽6穿过与固定件5滑动连接时,固定件5上的卡件7在扭簧10的作用下始终抵在调节带4上,且调节带4上凸齿8的倾斜面朝向伸入固定件5的方向,且卡件7远离与调节带4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方便按压卡件7的按压部11,接着通过缝纫机将日字扣14连接在位于背部的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然后通过缝纫机将背带21缝合在防护衣1的肩部的肩部护垫20上,接着将两根背带21分别穿过连接件15上的交错的通孔,使两根背带21分别与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的日字扣14连接。

工作过程:在穿戴防护衣1时,人们先将头部穿过交叉的背带21形成的间隙,使头部位于防护衣1的两肩部之间,然后将位于腰部的右护垫3上的调节带4穿过左护垫2的上的固定件5的通槽6,使由于调节带4上凸齿8的倾斜面朝向伸入固定件5的方向,故在调节带4插入固定件5的过程中,固定件5上的卡件7在扭簧10的作用下始终抵于调节带4的凸齿8处,在拉动调节带4时卡件7与调节带4接触的一端与凸齿8的倾斜面相互挤压并使卡件7发生运动,当停止拉动调节带4时,卡件7在扭簧10的作用下使其一端始终抵紧调节带4上的凸齿8,由于卡件7的一端与凸齿8的垂直面的相互挤压,防止调节带4从固定件5上抽出,通过固定件5与调节带4,调节防护衣1腰部位置的松紧程度,然后将肩部的背带21与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的日字扣14连接,拉动背带21调节防护衣1肩部至左护垫2和右护垫3之间背带21的长度,使肩部与腰部之间具有合适松紧程度,然后滑动背带21上的连接件15,调节肩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防护衣1肩部的松紧程度,当比赛结束后,可以通过按压卡件7上的按压部11,使卡件7与调节带4接触的一端与凸齿8分离,并将调节带4从固定件5的通槽6内抽出,然后将背带21与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的日字扣14分离,即可将防护衣1从身上取下。

实施例二:一种武术散打比赛受击信息感应系统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通过缝纫机分别在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缝合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带13,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带13均为塑料材质,且第一连接带12的中部开设有长条状的导槽一,且在导槽一的上侧壁上沿导槽一长度方向阵列分布若干锯齿16,在第二连接带13的的中部开设长条状的导槽二,且在导槽二的下侧壁上沿导槽二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若干锯齿16,当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带13贴合且导槽一与导槽二重叠时,导槽一和导槽二内的锯齿16呈对称设置,接着在将齿轮19放置在导槽一和导槽二内,使塑料材质的齿轮19与导槽一和导槽二内的锯齿16啮合,接着将转动轴18的一端与齿轮19粘接,并在转动轴18远离齿轮19的一端粘接一个转盘17,通过转盘17、转动轴18和齿轮19组成调节组件,当转动转盘17时,转盘17带动转动轴18和齿轮19转动。

工作过程:在穿戴防护衣1时,将防护衣1从选手的头部套入,头部位于防护衣1的两肩部之间,且躯干位于防护衣1的内部,然后转动防护衣1背部的转盘17,因转动轴18的两端分别与齿轮19和转盘17固定连接,故在转盘17的转动下,带动齿轮19转动,由于导槽一一侧的锯齿16与齿轮19啮合,且导槽一的另一侧为平面,以及导槽二一侧的锯齿16与齿轮19啮合,且导槽二的另一侧为平面,在齿轮19与锯齿16的作用下,使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的重叠面积增大,减小左护垫2和右护垫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防护衣1腰部的收紧,然后将肩部的背带21与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的日字扣14连接,拉动背带21调节防护衣1肩部至左护垫2和右护垫3之间背带21的长度,使肩部与腰部之间具有合适松紧程度,然后滑动背带21上的连接件15,调节肩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防护衣1肩部的松紧程度,当比赛结束后,反向转动转盘17使齿轮19反向转动,使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带13重叠的面积减小,实现左护垫2和右护垫3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防护衣1的腰部变松,然后将背带21与左护垫2和右护垫3上的日字扣14分离,即可将防护衣1从身上取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