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357发布日期:2020-08-05 01: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综合训练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身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杠铃是人们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健身器材,同时杠铃的用途广泛。然而,使用杠铃时,假如使用不当或者保护不到位,很容易给使用者造成损伤,例如初学者的动作要领不规范、训练者体力不支或者手部打滑,造成杠铃突然跌落,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进行杠铃项目的锻炼时,通常需要专业人士辅助陪练,但陪练人员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同样存在风险,而且额外增加了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训练架,所述综合训练架能够有效协助训练者进行杠铃项目训练,同时能够减缓杠铃突然跌落时的下落速度,有效保护训练者,避免造成伤害,让训练者放心大胆地进行有效的杠铃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综合训练架,包括:支撑主架,具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支撑杆;杠铃组件,具有两侧对称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安装一根杠铃杆,所述杠铃杆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杠铃片的伸出端;托体,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主架上,另一端连接于拉绳的一端,所述支撑主架的上部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连接于所述杠铃组件上;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杠铃组件安装在支撑主架的竖直支撑杆上,限制杠铃组件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返运动,使支撑主架充当陪练员协助训练,从而当训练者进行杠铃训练时,杠铃只能上下往返运动,而不会前后或者左右偏移,保证训练者的安全;同时,杠铃组件通过拉绳绕过定滑轮连接到托体和单向阻尼装置,当杠铃上升时,托体由于自身重力绕铰接点下降,单向阻尼装置逐渐压缩,但不会产生阻尼,保证正常的上举训练;当杠铃下落时,通过拉绳牵引托体绕铰接点上升,单向阻尼装置拉伸并产生阻尼缓冲,从而减缓杠铃的下落速度,因此当训练者因体力不支或手部打滑造成杠铃脱手时,能对杠铃的突然下落产生缓冲作用,减缓下落速度,进一步保证训练者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四个滚轮,四个所述滚轮分为两组并且从两侧夹紧一根所述竖直支撑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两侧各设置两根所述竖直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内夹安装在两根所述竖直支撑杆中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直线运动轴承,两个所述直线运动轴承套接在一根所述竖直支撑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块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安装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拉绳连接点以连接所述拉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两侧还对称设置两根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一排上下调节孔,所述上下调节孔上安装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横杆的端部有干涉部分,以承载所述杠铃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主架顶部安装气缸减震器,对应地,所述横杆设置触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减震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主架顶部左右两侧,方向朝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主架顶部和前端分别安装拉线位移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杠铃的移动数据,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杠铃杆通过两个轴承固定安装在两块所述支撑板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训练架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训练架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训练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杠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综合训练架,包括支撑主架200,具有一个类似h形状的底座230,底座23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光滑的圆柱形竖直支撑杆210;杠铃组件100,具有两侧对称布置的支撑板140,支撑板140滑动连接在竖直支撑杆210上,确保杠铃组件100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支撑板140为镂空设计,以减轻杠铃组件100的整体重量,支撑板140的前端还安装一根标准的杠铃杆110,杠铃杆110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杠铃片的伸出端111,可调整杠铃片的数量以调整训练重量;托体700,一端铰接在支撑主架200的后侧中部下端的位置上,另一端连接于拉绳500的一端,支撑主架200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定滑轮900,拉绳500的另一端向上绕过支撑主架200的上部设置的一个定滑轮900后,向下绕过托体700上设置的动滑轮710,再向上绕过支撑主架200的上部设置的另一个定滑轮900,最后向下连接于杠铃组件100上;单向阻尼装置800,置于托体700正下方,一端铰接在支撑主架200的下端,另一端连接在托体700的中部下端,单向阻尼装置800设置九个梯度调节的调节阀,可适配对不同重量杠铃片的缓冲,此外,得益于拉绳500的这种连接方式,具有较短的活塞行程的单向阻尼装置800能有效缓冲具有较大行程的杠铃组件100,即假如杠铃组件100上升或下降30厘米的距离,对应地,单向阻尼装置800的活塞压缩或拉伸小于10厘米的距离。

当训练者对杠铃杆110施加向上的力时,杠铃组件100会整体向上运动,使拉绳500松动,且托体700因自身重力绕铰接点向下运动,从而压缩单向阻尼装置800,但此过程单向阻尼装置800不产生任何阻尼,确保正常训练。由于杠铃组件100与支撑杆210之间滑动连接,杠铃组件100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不会前后或左右倾斜,确保了训练者的安全和训练效果。当训练者撤去对杠铃杆110的力或者因体力不支或手部打滑而造成杠铃杆110脱手时,杠铃组件100会迅速下降,通过拉绳500绕过定滑轮900牵引托体700绕铰接点向上运动,从而拉伸单向阻尼装置800,此时,单向阻尼装置800会有阻尼缓冲,从而减缓杠铃组件100的下降速度,进一步确保了训练者的安全。

参照图1、图2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支撑板140设置有四个滚轮130,四个滚轮130均分为两组并从前后两侧夹紧一根竖直支撑杆210,其中后侧的一组滚轮130可通过调节销150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从而可调整杠铃组件100与竖直支撑杆210之间的配合松紧度。当杠铃组件100上升或下降时,前后两组滚轮130在光滑的竖直支撑杆210表面向上或向下滚动,由于两组滚轮130紧密贴合竖直支撑杆210,使杠铃组件100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前后或左右偏移。从而在训练者进行杠铃训练时,杠铃可正常上举,而不会前后或左右倾斜,确保了训练者的安全和训练效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底座230的两侧各设置两根竖直支撑杆210,每个支撑板140设置有两个上下布置的滚轮130,两个滚轮130内夹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撑杆210中间。当杠铃组件100上升或下降时,两个滚轮130在两根竖直支撑杆210中间沿竖直支撑杆210表面向上或向下滚动,且两根竖直支撑杆210夹着上下布置的两个滚轮130,使杠铃组件100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前后或左右偏移。从而在训练者进行杠铃训练时,杠铃可正常上举,而不会前后或左右倾斜,确保了训练者的安全和训练效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支撑板140设置有两个上下布置的直线运动轴承,两个直线运动轴承套接在一根竖直支撑杆210上。当杠铃组件100上升或下降时,两个直线运动轴承在光滑的竖直支撑杆210上向上或向下滑动,且两个上下布置的直线运动轴承紧密贴合安装在竖直支撑杆上,使杠铃组件100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而不能前后或左右偏移。从而在训练者进行杠铃训练时,杠铃可正常上举,而不会前后或左右倾斜,确保了训练者的安全和训练效果。

参照图1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两块支撑板140的后端安装一根横杆160,横杆160的中部设置一个拉绳连接点162以连接拉绳500。通过安装一根横杆160,使杠铃组件100形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杠铃组件100的整体强度得以加强,同时横杆160可平衡杠铃组件100前后方向的重力,使重心置于杠铃组件100的中间位置,以增强杠铃组件100的稳定性;此外,横杆160中部设置拉绳连接点162,并与拉绳500连接,当杠铃组件100下降时,拉绳500向上的牵引力通过横杆160传递给两侧的支撑板140,从而使杠铃组件100减缓下降速度,确保缓冲作用。

参照图1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底座230的两侧还对称设置两根立柱220,立柱220设置一排圆形的上下调节孔221,上下调节孔221上安装了多根圆柱形限位柱222,限位柱222与横杆160的端部有干涉部分,以承载杠铃组件100。如此使杠铃组件100可预设一个初始位置,以适配不同高度的训练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当杠铃组件100下落时,杠铃组件100因限位柱222而停在预先设置好的高度,而不会继续下落产生砸伤训练者的风险,从而进一步确保训练者的安全。

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底座230后端的底部两侧分别焊接固定块240,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综合训练架固定在地面上,同时配合高强度的支撑主架200,确保综合训练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训练者的安全。

参照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主架200顶部安装气缸减震器300,对应地,横杆160设置触点161,当杠铃组件100运动到接近顶部时,触点161刚好与气缸减震器300接触。当训练者发力过度往上高举杠铃组件100,使杠铃组件100接近支撑主架200顶部时,气缸减震器300会顶住横杆160的触点161,可有效减缓杠铃组件100与支撑主架200的碰撞,避免损坏支撑主架200。

参照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气缸减震器300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主架200顶部左右两侧,方向朝下。当气缸减震器300产生缓冲减震作用时,左右两侧布置的方式可平衡左右两侧的作用力,增强缓冲减震作用,进一步减轻损坏支撑主架200的风险。

参照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主架200顶部中间和前端中间分别安装拉线位移传感器400和显示屏600,拉线位移传感器400位于横杆160正上方,且拉线连接于横杆160中间,显示屏600正对着训练者;此外,拉线位移传感器400与显示屏600电连接,拉线位移传感器400所测出的杠铃组件100的位移和速度等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显示屏600上,供训练者实时了解其动作,有助于监测和改善训练效果。

参照图1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杠铃杆110通过两个轴承120固定安装在两块支撑板140的前端,使杠铃杆110可以任意转动。当训练者抓紧杠铃杆110举起杠铃组件100时,在上升过程中杠铃杆110可随训练者手腕的转动而转动,以卸载杠铃给手腕带来的扭力,保护训练者的手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