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8189发布日期:2020-08-11 21:5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娱乐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折叠技术的儿童折叠篮球架。



背景技术:

儿童用篮球架,是儿童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以及锻炼身体灵活能力、控制能力的常用器械。

现有的儿童篮球架,一般只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其面积占大小用不能调节,家庭娱乐使用后,收纳极不方便,更不易携带,无法提供室外等娱乐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具备折叠功能的篮球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以解决现有儿童篮球架收纳不便、不易携带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包括一折叠支架,该折叠支架上设有大致水平的板面部和大致垂直的背板部;

该背板部设于该板面部的一侧位置,该板面部上开设有一球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折叠支架包括多组两交叉管组,该交叉管组依次相连接以形成一环绕设置于该球洞下方的支架;

相邻的两交叉管组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一铰接座上,该板面部以及该背板部均设于该交叉管组上端的铰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交叉管组包括两根支杆,且两该支杆相互铰接以形成一x字型活动机构;该铰接点设于该支杆上部位置。

至少一该交叉管组上设有一支撑铰链,该支撑铰链包括两相互铰接连接的铰接杆,该铰接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该交叉管组的两根该支杆上,以固定该交叉管组张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设于该交叉管组下端的该铰接座,所背离交叉管组的一端设有抵触面,进而形成一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设于该交叉管组上端的该铰接座,包括前座以及后座:

该后座包括一后座主体,该后座主体上端面还设有一向外凸伸的伸出柱,该伸出柱上插设有背板杆,该背板部通过该背板杆安装于该折叠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背板部的下沿连接于该板面部的侧沿上;

该前座包括一前座主体,该前座主体的上端面还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内可拆设有一固定件,该板面部通过该固定件固定于该前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背板杆包括一中空杆体,该杆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套,一弹力绳设于该中空杆体内且连接于两该固定套上;其中一该固定套设于该后座主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交叉管组有四组;该板面部以及背板部均为矩形布面;该板面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球网,进而形成该球洞。

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包括一折叠支架,该折叠支架上设有大致水平的板面部和大致垂直的背板部;该背板部设于该板面部的一侧位置,该板面部上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上连接有一网布,进而形成一球洞。本实用新型将折叠椅的技术方案与篮球架相结合,将篮框设计到折叠支架上方的板面部中,同时将背板部作为篮板提供娱乐功能;解决了现有儿童篮球架收纳不便、不易携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折叠支架初步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折叠支架完全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前座安装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背板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折叠篮球架,包括一折叠支架,该折叠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板面部5和垂直设置的背板部6;

其中,该背板部6是设于该板面部5的一侧位置,该板面部上开设有一球洞,其具体方式为:在该实施例中,该该板面部5以及背板部6均为矩形布面,该背板部6通过折叠支架的支撑杆件安装在折叠支架上;该板面部中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球网501,进而形成一球洞50,用于儿童投掷篮球10的练习使用。

在该实施例中,该折叠支架的具体结构为:该折叠支架包括四组两交叉管组,其分别为右交叉管组1、前交叉管组2、左交叉管组3以及后交叉管组4;该实施例中的各个该交叉管组依次相连接,以形成一环绕设置于该球洞50下方的支架;其具体依次相连接的方式为:右交叉管组1连接于前交叉管组2,前交叉管组2连接于左交叉管组3,左交叉管组3连接于后交叉管组4,且后交叉管组4连接于右交叉管组1所背离前交叉管组2的一侧。其形成一展开呈环形的支架,实现对板面部5的支撑,且使球洞50下方避位,确保顺利落球。

其中,为实现折叠支架结构的最简化,该实施例中的各个该交叉管组结构均相同,以前交叉管组2为例,其包括两根支杆,其分别为第二前支杆22第一前支杆21以及第二支杆22,且该第二前支杆22第一前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通过位于上部的枢接轴相互枢设连接,进而以形成一x字型活动机构;该种x字型活动机构,其实现了四脚向外倾斜式的张开接触地面,架子稳固,不易倾翻,且收纳叠简单,方便外出携带。

为进一步简化折叠操作,实现各个交叉管组的联动,相邻的两交叉管组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一铰接座上,以右交叉管组和前交叉管组为例:该第一前支杆21的底端以及第二右支杆12的底端均铰接于脚垫7上,而后,该第二前支杆22的顶端与第一右支杆11的顶端均铰接于前座8上,进而实现了二者联动;可以理解的是,其余各个交叉管组,均以该铰接座实现联动。

其中,为固定该交叉管组张开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后交叉管组4上设有一支撑铰链41,该支撑铰链41包括两相互铰接连接的铰接杆,该铰接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该后交叉管组4的两根该支杆上,进而,张开状态下,后交叉管组4张开角度固定,实现折叠支架展开状态固定。

结合图1和图2,以及图5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实现交叉管组相联动的铰接座有三种,其分别为脚垫7、前座8以及后座9。

设于该交叉管组下端的铰接座,所背离交叉管组的一端设有抵触面,进而形成一脚垫7;该脚垫7有四个,其抵触于地面上以实现支撑。

该前座8和后座9各有两个,且均设于该交叉管组上端相对的两侧。其中,该后座9包括一后座主体90,该后座主体上端面还设有一向外凸伸的伸出柱91,该伸出柱上插设有背板杆61,该背板部6通过该背板杆安装于该折叠支架上。该前座8包括一前座主体80,该前座主体80的上端面还设有一槽口81,该槽口81内可拆设有一固定件51,该板面部5的前端沿通过该固定件51固定于该前座8上。

该背板部6和板面部5的具体固定方式为:该背板部6的下沿连接于该板面部5后部的侧沿上,二者形成一体式结构;该背板部6上设有两插孔,以套设于两根该背板杆61上;而后,该板面部5的前端设有两贯通孔,固定件51穿过该贯通孔后插设于槽口81内,且由凸起511与凹槽811适配固定;通过前座主体80下端的内螺纹锁合,实现了该板面部5的固定。该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部件少,且稳定性强,适用于投篮等冲击环境使用。

再结合图3、图4以及图6,该实施例为实现背板杆61的折叠,该背板杆包括一中空杆体610,该杆体610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套611,一弹力绳612设于该中空杆体610内,且两端连接于两该固定套611上;同时,其中一该固定套611设于该后座主体90的下方。

杆体610在插设于伸出柱91内,且由弹力绳612固定。折叠过程中,上拉杆体610,即可抽出实现折叠,最终形成图4所示杆状折叠状态。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