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前屈自动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4621发布日期:2022-04-16 12:4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前屈自动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体育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前屈测量仪。


背景技术:

2.坐位体前屈是一种体育锻炼项目,也是中国大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它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和身体柔韧程度的发展水平。
3.传统的坐位体前屈计数是由人工来操作,人工计数存在着人为误差,容易出现漏计错计;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用于坐位体前屈的仪器,如中国专利号 cn204181619u所公布的一种智能感应式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其利用测试者手推推板测量推进的距离,其存在着测试者容易瞬时加速推动推板,推板前进距离远于测试者身体实际向前的距离的问题,使得测试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体前屈自动测量仪,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测试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5.一方面,一种体前屈自动测量仪,包括体前屈测量单元、激光雷达、处理单元、输出单元,所述的处理单元与激光雷达、输出单元信息连通,所述的体前屈测量单元包括一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由滑动底杆和可沿滑动底杆滑动的挡板组成;所述的激光雷达用于对挡板测距,获得距离数据;所述的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激光雷达的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并向输出单元发出测量结果;所述的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测量结果。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处理单元内预存有时间阈值,当激光雷达距离数据不再变化的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视为挡板停止,处理单元记录此时的激光雷达距离数据,并根据该激光雷达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时间阈值为0.5-3秒。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激光雷达出射光与滑动底杆平行,与挡板垂直。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激光雷达的测量距离为0.1-1米。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输出单元包括显示模块、语音模块。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体前屈自动测量仪,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的供电单元为移动充电装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处理单元为微控制芯片,用于接收、处理激光雷达的距离数据,并将测量结果发予显示模块、语音模块。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体前屈测量单元还包括固定装置和升降装置,
固定装置由水平底板和与其垂直的脚蹬板组成,升降装置由装在脚蹬板上的升降立柱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的滑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垂直于脚蹬板并与水平底板平行。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水平底板与脚蹬板可拆卸。
15.本技术采用激光雷达对挡板测距,当挡板静止时处理单元记录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并向输出单元发出测量结果,整个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挡板静止记录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激光雷达与体前屈测量单元工作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供电单元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体前屈测量单元;2、激光雷达;3、处理单元;4、输出单元;5、滑动底杆;6、挡板;7、显示模块;8、语音模块;9、供电单元;10、水平底板;11、脚蹬板;12、升降立柱;1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本技术实施例。
25.由图1所示,一种体前屈自动测量仪,包括体前屈测量单元1、激光雷达2、处理单元3、输出单元4,所述的处理单元3与激光雷达2、输出单元3信息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的体前屈测量单元1包括一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由滑动底杆5和可沿滑动底杆5滑动的挡板6组成;所述的激光雷达2用于对挡板6测距,即向挡板6发射激光,并接收回波信号,获得距离数据;所述的处理单元3用于接收激光雷达2的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并向输出单元4发出测量结果;
所述的输出单元4用于输出测量结果。
26.使用本测试仪时,受试者两腿伸直,上体前屈两臂伸直用两中指尖向前推动挡板6,使挡板6在滑动底杆5上滑动,接近激光雷达2,直到不能再向前为止。激光雷达2对此时的挡板6测距,得出距离数据,处理单元3接收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并向输出单元4发出测量结果,输出单元4输出测量结果。滑动底杆5上可以设置刻度,人工读出测量结果。
27.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激光雷达2对挡板6测距,当挡板6不再向前时,处理单元3记录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并向输出单元4发出测量结果,整个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且减少了人工误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
28.所述的处理单元3内预存有时间阈值,当激光雷达2距离数据不再变化的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视为挡板停止,处理单元3记录此时的激光雷达距离数据,并根据该激光雷达距离数据处理得出测量结果。
29.时间阈值的设定是为了防止出现存在测试者容易瞬时加速推动推板6,推板6前进距离远于测试者身体实际向前的距离的问题,当激光雷达距离数据不再变化的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说明挡板处于停止状态。
30.所述的时间阈值为0.5-3秒。
31.低于0.5秒,仍存在测试者容易瞬时加速推动推板,推板前进距离远于测试者身体实际向前的距离的问题;超过3秒,则耗时过长,在需要对多人进行测试时效率较低。
32.所述的激光雷达2出射光与滑动底杆5平行,与挡板6垂直。
33.激光雷达2出射光与滑动底杆5平行,与挡板6垂直,不用考虑与滑动底杆5、挡板6的夹角问题,测量效果最佳。
34.激光雷达2的测量距离为0.1-1米。
35.体前屈的测试标准是15-30cm,加上激光雷达2安装的空间,因此激光雷达2的测量距离为0.1-1米。
36.所述的输出单元4包括显示模块7、语音模块8。
37.所述的显示模块7一般为显示器或显示屏,语音模块8一般为广播、喇叭。
38.如图3所示,所述的体前屈自动测量仪,还包括供电单元9,所述的供电单元9为移动充电装置。
39.体前屈测量仪可以采用外接电源供电,也可以采用移动充电装置供电。采用移动充电装置,方便移动,使用。
40.所述的处理单元3为微控制芯片,用于接收、处理激光雷达的距离数据,并将测量结果发予显示模块7、语音模块8。
41.所述的体前屈测量单元1还包括固定装置和升降装置,固定装置由水平底板10和与其垂直的脚蹬板11组成,水平底板10支撑整个体前屈测量单元1,脚蹬板11用于固定体前屈测量单元1与测试者之间的位置。升降装置由装在脚蹬板11上的升降立柱12和固定螺栓13组成,升降立柱12包括两个柱体,一个柱体套设在另一个柱体内,两个柱体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个柱体上的固定孔对准,可以调节上升下降距离,再用固定螺栓13固定。所述的滑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垂直于脚蹬板11并与水平底板10平行。
42.升降装置根据受试者体高调节标尺装置的高度,滑动底杆5上可以设置刻度,也可以根据受试人群不同直接贴上相应的分数尺直接读出成绩,解决了仅有刻度需要查分数表
的繁琐,两侧可分别贴上男女生的分数表更方便测试,安装复位拉线或复位弹簧可使受试者自己拉回挡板6进行第二次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43.所述的水平底板10与脚蹬板11可拆卸。
44.水平底板10与脚蹬板11可拆卸,方便存放、运输。
4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