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299发布日期:2021-06-01 13:5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滑雪训练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



背景技术:

对于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来说,学滑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能够成为高水平的滑雪者更是寥寥无几,原因是高山滑雪速度快,技术难度大,人的恐惧心理难以克服,人体难以冲破自身平衡系统的束缚。因此,要想学会滑雪,并且成为高水平的滑雪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而且成功率极低。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装备来还原滑雪实况,增加滑雪技巧,且需要适用于多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一侧上下两部分别固接有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框架的上表面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辊,两个所述第一转辊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动皮带,靠近电机箱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辊的正面固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皮带,所述电机箱的靠近第一转辊的一侧底部固接有支框,所述支框上活动安装有第三转辊,所述主框架的前后两部和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与主框架相连,所述主框架的上表面前后两侧设有两组第二支架,且每组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的位置相对应分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上活动安装有第四转辊,每组所述第四转辊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转动皮带,所述转动皮带的表面固接有聚氨酯橡胶,所述第一转动皮带的上表面设有前后两个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辊,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夹持装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滑框、遮挡板和脚跟罩,所述滑框有前后两个,且均固接于底板上靠近电机箱的一侧,所述遮挡板有前后两个,且均固接于底板上的中心处,所述脚跟罩固接于底板的上远离电机箱的一侧,所述滑框的上方设有脚尖罩,所述脚尖罩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框滑动卡接,所述脚尖罩和遮挡板上设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杆和伸缩杆,所述横杆有两个,且分别固接于脚尖罩的外壁前后两部,所述横杆通过穿口贯穿遮挡板,所述伸缩杆固接于遮挡板靠近穿口的一侧壁,所述横杆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插筒,所述伸缩杆上固接有扳杆,所述伸缩杆与插筒插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脚跟罩和脚尖罩的材质为超细纤维。

优选的,所述扳杆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且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辊的转动,以此带动第一转动皮带转动,第一转动皮带的转动因为摩擦力也带动第二转辊转动,踩在滑板上使用者会有前进的体验,逼真地还原雪地运动的状态,通过电机控制器来根据需要调节运行速度,通过调节鞋尖罩的可调节性,通过固定装置的固定完成紧密穿戴,适用人群较多,通过防护板进行安全保护。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达到了逼真地还原雪地运动的体验的效果,适合不同人群使用,安全性也比较高,也有助于提高滑雪技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滑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电机箱、3-第一皮带轮、4-电机、5-皮带、6-固定装置、61-穿口、62-扳杆、63-伸缩杆、64-插筒、65-横杆、7-第一支架、8-夹持装置、81-滑块、82-滑框、83-脚尖罩、84-遮挡板、85-脚跟罩、9-第二皮带轮、10-第一转辊、11-第一转动皮带、12-第一防护板、13-聚氨酯橡胶、14-第二转动皮带、15-第二支架、16-第二防护板、17-电机控制器、18-滑板、19-第三支架、20-第二转辊、21-底板、22-支框、23-第三转辊、24-第四转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一种陆地滑雪模拟训练器,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的一侧上下两部分别固接有电机控制器17和电机箱2,电机箱2的内部固接有电机4,电机4与电机控制器17电性连接,电机4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3,主框架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支架7,两个第一支架7上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辊10,两个第一转辊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动皮带11,靠近电机箱4的一侧第一转辊10的正面固接有第二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9和第一皮带轮3的外壁套接有皮带5,电机箱4的靠近第一转辊10的一侧底部固接有支框22,支框22上活动安装有第三转辊23,主框架1的前后两部和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护板12和第二防护板16,第一防护板12和第二防护板16与主框架1相连,主框架1的上表面前后两侧设有两组第二支架15,且每组第二支架15与第一支架7的位置相对应分为两个,第二支架15上活动安装有第四转辊24,每组第四转辊24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转动皮带14,转动皮带14的表面固接有聚氨酯橡胶13,第一转动皮带11的上表面设有前后两个滑板18,滑板18的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三支架19,第三支架19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辊20,滑板18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有底板21,底板21的上表面设有夹持装置8。

主框架1为该训练器的主体框架,搭载所有结构,电机控制器17对电机4进行控制,是型号为ydl-630s0r4gb的变频调速器,起到了对电机4的速度进调控的作用,电机4通电为训练器提供动力,电机4带动第一皮带轮3转动,且通过皮带5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辊10的转动,以此带动第一转动皮带11转动,从而配合第二转辊20的转动,第三转辊23挡住第二转辊20,也能随着转动,防止卡死,降低摩擦,第一防护板12和第二防护板16对前后和右侧进行阻挡,防止使用者跌落,滑板18为模拟的滑雪设备,使用者踩在表面进行训练,底板21搭载夹持装置8,夹持装置8夹持住人脚进行穿戴,训练时雪仗在聚氨酯橡胶13上顶动,带动第四转辊24和第二转动皮带14转动,来模拟在雪地的雪仗运动,聚氨酯橡胶13具有耐扎性,可以多次使用。

具体而言,夹持装置8包括滑框82、遮挡板84和脚跟罩85,滑框82有前后两个,且均固接于底板21上靠近电机箱4的一侧,遮挡板84有前后两个,且均固接于底板21上的中心处,脚跟罩85固接于底板21的上远离电机箱4的一侧,滑框82的上方设有脚尖罩83,脚尖罩83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滑块81,滑块81与滑框82滑动卡接,脚尖罩83和遮挡板84上设有固定装置6。

滑框82为滑块81的滑动创造条件,以此来实现脚尖罩83的可活动性,脚尖罩83对脚尖进行覆盖限制,遮挡板84对脚的两侧进行限制,脚跟罩85则是将脚后跟卡住,固定装置6将限制住脚后的脚尖罩83进行固定。

具体而言,固定装置6包括横杆65和伸缩杆63,横杆65有两个,且分别固接于脚尖罩83的外壁前后两部,横杆65通过穿口61贯穿遮挡板84,伸缩杆63固接于遮挡板84靠近穿口61的一侧壁,横杆65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插筒64,伸缩杆63上固接有扳杆62,伸缩杆63与插筒64插接相连。

横杆65随着脚尖罩83进行运动,横杆65被固定后则脚尖罩也被固定,横杆65在穿口61处运动,到脚尖罩83合适的位置后,扳动扳杆62,使伸缩杆63插进合适的插筒64的内部,完成脚尖罩83的固定,实现紧密地包裹。

具体而言,脚跟罩85和脚尖罩83的材质为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柔软度增加穿戴的舒适程度。

具体而言,扳杆62为橡胶材质。

橡胶材质的摩擦力防止操作62的时候脱手。

工作原理:将双脚踩进夹持装置8处,脚跟卡进脚跟罩85处,扳动脚尖罩83,带动滑块81在滑框83的作用下滑动,带动横杆65运动,鞋尖罩83将脚尖紧密接触后,扳动扳杆62,使伸缩杆63插进合适的插筒64的内部,完成脚尖罩83的固定,完成穿戴,接通电机4的电源,电机4带动第一皮带轮3转动,且通过皮带5带动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辊10的转动,以此带动第一转动皮带11转动,第一转动皮带11的转动因为摩擦力也带动第二转辊20转动,踩在滑板18上使用者会有前进的体验,使用者用雪仗顶在聚氨酯橡胶13向后滑动,带动模拟滑雪动作,带动第四转辊24和第二转动皮带14转动,通过电机控制器17来根据需要调节运行速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置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