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471发布日期:2020-12-04 15:2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休闲健身或医疗康复的水下跑步机,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



背景技术:

跑步是人们最常用的健身方式之一,能够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无需任何器械,对于场地也没有严格的要求。水下跑步也是其中的一种锻炼方式,由于水的浮力减轻了身体受到的重力,对关节的压迫也就随之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跑步对于腿部各个关节的损伤。水下跑步对于关节或肌肉损伤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适宜的恢复性锻炼措施。有不少的专业运动员就采用了水下跑步等交叉训练方式。另一方面,水的阻力大大超过空气的阻力,消耗的热量也随之大大增加,非常适合减肥瘦身的人士。

跑步机作为休闲健身或是医疗康复的运动器材而广泛应用在家庭、健身房等场合,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用户水下跑步的需求,水下跑步机也由此应运而生。公开号cn2026378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跑步机,包含长形水槽、跑步机台和设置于水槽外侧的马达及传动机构,跑步机主体浸入水中,传动机构和马达位于水槽外部,水槽上设有相应的开孔,传动机构和马达通过开孔与水槽内部的跑步机台相连接。另外也有一些将传动机构与防水电机共同置于水槽内的水下跑步机,水下部分带电因此对防水的要求非常之高,由此带来了非常高的制造成本。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水下跑步机由于设计为专用于水下场景的跑步运动,甚至于通常还有与之配套一体的水槽,因此都设置为固定于池中,无法用作普通的陆上跑步机,通常一经安装后就难以改变水下跑步机的位置,无法灵活地移动水下跑步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水中安全可靠地运行的水下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以便根据需要灵活地搬运水下跑步机,实现陆上、水下跑步两用,节省了用户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包括跑步机主体和液压装置,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滚动装置。

跑步机主体包括底座和前立柱,底座包括前端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左侧部与右侧部之间横跨有前辊子和后辊子;前辊子架设在左侧部和右侧部靠近前端部的一端,后辊子架设在左侧部和右侧部远离前端部的一端,前辊子和后辊子之间分布有多个与前后辊子平行的横架,横架之上铺设有踏板,跑步带包覆于前辊子、踏板以及后辊子外;前立柱从前端部的中间向上延伸。

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站、防水液压马达以及用于向液压马达供油的油管,前端部包括壳体,液压马达容纳在壳体形成的容置腔内;油管连接液压站和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所述前辊子转动,由此带动跑步带在前、后辊子之间循环运动;

一个或多个滚动装置设置在前端部的前端,突出于前端部的轮廓。

可选地,滚动装置为一个滚轴,该滚轴位于前端部的前侧中央,滚轴的宽度近似等于跑步机主体的宽度,该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地面且平行于跑步机的前辊子,使得在搬运跑步机时该滚轴可以沿跑步机的前进方向滚动,节省劳力。

可选地,滚动装置为两个滚轴,两个滚轴位于前端部的前侧,相对于前立柱对称分布,每个滚轴的宽度近似等于跑步机主体宽度的一半,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跑步机的前辊子。优选地,滚动装置为两个滚轮,这些滚轮相对于跑步机的前立柱对称分布在前端部的前侧。

可选地,滚动装置为至少三个滚轮,这些滚轮相对于跑步机的前立柱对称分布在前端部的前侧。

可选地,上述滚轮为定向滚轮。

优选地,上述滚轮为万向轮。

可选地,前端部的壳体后端开口,左侧部和右侧部的一端通过此开口嵌入前端部中,前辊子和跑步带的一部分由此容纳在前端部的容置腔中。

可选地,壳体为一体模制成型或分模成型。

可选地,前立柱上部设有把手,用于辅助搬运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全,由于采用了液压马达的方式进行传动,水下的机械运转部分不存在电接触,安全可靠。增加了一个或多个滚动装置,有利于更轻松地搬运水下跑步机,以挪动、改变水下跑步机的位置,而且使得能够依靠人力将水下跑步机沿着池壁移动上岸,当作普通的陆地跑步机使用,从而实现水下跑步机的一物多用,更符合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节省用户的成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前端部为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底座的透视图;

标号说明:10-液压马达;11-油管;21-底座;210-前端部;211-左侧部;212-右侧部;213-跑步带;214-前辊子;215-左扶手;216-右扶手;218-后辊子;219-横架;22-前立柱;221-把手;222-控制台;223-无线控制器;2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水下跑步机,包括液压装置和跑步机主体,还包括滚轮。

如图1-3所示,跑步机主体包括底座21和前立柱22,底座21包括前端部210、左侧部211、右侧部212,左侧部211与右侧部212之间横跨有前辊子214和后辊子218。前辊子214架设在左侧部211和右侧部212靠近前端部210的一端,后辊子218架设在左侧部211和右侧部212远离前端部210的一端,前辊子214和后辊子之间分布有多个平行于前后辊子的横架219。多个横架219之间等间距设置。横架219之上铺设有踏板,跑步带213包覆着前辊子214、踏板以及后辊子,围绕成圈,位于前后辊子214、218以及踏板上方的跑步带形成工作面,接触跑步者的脚部。

前端部210包括分别模制成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和螺孔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形成容置腔。上下壳体的后端开口,如图3中拆除上壳体的放大图所示,左右侧部211、212的一端嵌入该开口中,前辊子214和跑步带213的一部分也容纳在上下壳体形成的容置腔中,位于液压马达10的后部。由此,跑步机底座的整个外边缘俯视时呈简单的矩形,美观简洁大方,占地面积小。在另一实施例中,前端部的壳体为一体模制成型。

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站(图中未示出)、防水液压马达10以及向连接液压马达和液压站的油管11,在水池或者其他水体环境中使用水下跑步机时,液压马达10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与底座21完全浸于水中,液压站位于水体以外的地面上。因此油管11部分地暴露于水面之外,部分地浸于水中。前端部210壳体上开设有油管孔,油管11从此油管孔中伸出,通常油管11至少为两条,分别为输油管和回油管。液压马达10将输入油的作用力转化为输出转矩,带动前辊子转动,从而带动跑步带213在前、后辊子(214、218)之间循环运动。液压马达10可以是转速高、转动惯量小的高速液压马达10,通过操控液压马达10,可灵活实现跑步机的启动、制动以及调速。

在前端部210的左右两端前下角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滚轮23,突出于前端部210的底部及前部轮廓,使得前端部210前侧被微微抬起从而离开接触面,滚轮23的边缘可与池壁、池底相接触,从而利用滚轮23,可更轻松、更省力地沿着池壁垂直地或沿着池底水平地搬运、挪移该水下跑步机。在另一实施例中,滚轮23可以被替换为一个滚轴,滚轴位于前端部210的前下端,滚轴的宽度近似等于跑步机主体的宽度,该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地面且平行于跑步机的前辊子。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滚轴也可以被替换为两个滚轴,两个滚轴均位于前端部210的左右两端前下角,相对于前立柱对称分布,每个滚轴的宽度近似等于跑步机主体宽度的一半,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跑步机的前辊子,使得在搬运跑步机时滚轴可以沿跑步机的前进方向滚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轮的数量还可能是两个以上,这些滚轮相对于跑步机的前立柱对称分布在前端部的前侧。滚轮23可以是定向滚轮或者万向轮。

左侧部211上设有左扶手215和两个扶手座孔,右侧部212上设有右扶手216和两个扶手座孔,左、右扶手215、216为杆状结构,其下部为两竖直杆,两竖直杆的下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扶手座孔,左、右扶手215、216的上部朝着相对于跑步者位置向外的方向倾斜,此处跑步者位置是指使用状态下跑步者位于跑步机中央的位置。这样,左扶手215与右扶手216顶部的距离大于其底部的距离,这既能给予跑步者安全的保障,也使其腿部以上有更宽阔的摆臂活动空间。

前立柱22的中心线偏离垂直方向朝跑步机后部略微倾斜,与垂直方向成一定的夹角。前立柱22从前端部210的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前立柱22的顶部为控制台222。控制台222的周围设置有把手221,其位于控制台222两侧的部分,可供跑步者在运动过程或运动间隙抓握,而其位于控制台222前侧的部分,可供辅助搬运、挪移跑步机时握持。

本实施例中,控制台222上设有容纳控制器的容置槽,还设有用于跑步者放置手机、水杯等杂物的开口槽。用户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和调节跑步机。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器为无线控制器223,可分离地放置于控制台222上的容置槽中,随时可取下充电。液压站包括电机和液压泵,通过控制台上的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将电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泵输出液压油的压力,该压力通过油管11由液压油施加至液压马达10。液压泵可以是叶片泵。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机为变频电机。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中描述方位所使用的前、后、左、右,均相对于一般用户在使用跑步机时自然站立时所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水下跑步机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动力,使得浸入水中的所有部件不存在电接触,杜绝了漏电的风险,更加安全。通过在跑步机底座前端设置滚动装置,可以轻松省力地搬运、挪移水下跑步机,从而轻松地切换该水下跑步机的应用场景,例如:水下跑步、陆上跑步,以及不使用时放到合适的地方保存,一物两用,节省了用户的成本。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