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932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如脑部损伤、脊髓损伤等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是适当的活动锻炼,以加快病人的康复进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

重症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容易发生身体失去平衡而跌倒,因此康复装置的安全性是这一类医疗器械所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20894275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神经外科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内腔背面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做出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内腔套设有旋转轴。其通过电机带动脚踏板运动,进而使得患者达到被动训练的目的。

该现有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采用的座位,并且没有安全约束装置,进而使其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倾斜而掉落的风险;其次,该装置功能单一,无法使得患者建立一套完善的康复训练计划。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保护板,所述支撑底板和所述保护板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按照使得护腰限位机构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构造有用于患者行走的行走空间,对应于所述行走空间的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弹性锻炼机构。其中,一种训练方式为:患者可以套接至护腰限位机构为其提供保护,然后通过调整步幅踩踏弹性锻炼机构,增加其下肢体的协调性,这种适用于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其中另一种训练方式为:患者可以套接至护腰限位机构为其提供保护,患者可以通过踮脚的方式以不行走的方式踩踏弹性锻炼机构,增加其下肢体的力量,这种方式适合于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以此,该康复训练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适用于不同时期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医生可以通过该康复训练装置设置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该康复装置为患者提供得了其直立时的可以移动的护体空间,为患者提供了行走训练时的保护。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在宽度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锻炼机构的长度间距按照符合患者步幅的方式逐渐增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锻炼机构包括可见的踏板和阻尼件,其中,所述支撑底板具有用于安装所述阻尼件的容纳槽,在所述踏板未施加有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踏板以部分接触于容纳槽内而另一部分凸出所述支撑底板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阻尼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护腰限位机构包括彼此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弧面板和第二弧面板,以使得所述第一弧面板和所述第二弧面板能够形成用于支护患者上躯干的护体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弧面板和第二弧面板均设置有能够用于贴合患者上躯干的保护气囊。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设置有用于所述护腰限位机构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粗糙度以能够改变其与所述护腰限位机构摩擦阻力的方式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护腰限位机构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按照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方式分别与所述支撑底板通过至少两个伸缩机构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设置有并行的扶手。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保护板,构造有行走空间,所述支撑底板和所述保护板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且对应于所述行走空间的弹性锻炼机构,所述弹性锻炼机构包括可见的踏板和阻尼件,在所述踏板未施加有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踏板以部分接触于容纳槽内而另一部分凸出所述支撑底板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阻尼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康复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康复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护腰限位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弹性训练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滑槽的示意图;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一种抗毒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支撑底板200c:护腰限位机构

200:保护板200d:行走空间

300:伸缩机构200e:扶手

100a:弹性训练机构200f:滑槽

100b:容纳槽200c-1:第一弧面板

100a-1:踏板200c-2:第二弧面板

100a-2:阻尼件200c-3:护体空间

200a:第一保护板200c-4:保护气囊

200b:第二保护板200c-5: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00,和保护板200。保护板200可以是彼此连接的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如图1、6所示)。保护板200也可以是彼此单独设置的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支撑底板100和保护板200为层状结构,彼此通过伸缩机构连接,而实现两者在高度上移动连接,以实现行走空间200d能够位于不同高度人的腰部位置。行走空间200d是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形成的长条空间,患者可以在该行走空间200d内训练。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之间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护腰限位机构200c。护腰限位机构200c形成有护体空间200c-3,用于为患者的腰部提供保护,使其在锻炼时得以支撑和保护,防止其摔倒。对应于行走空间200d的支撑底板100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弹性锻炼机构100a。弹性锻炼机构100a用于患者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其中,一种训练方式为:患者可以套接至护腰限位机构200c为其提供保护,然后通过调整步幅踩踏弹性锻炼机构100a,增加其下肢体的协调性,这种适用于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其中另一种训练方式为:患者可以套接至护腰限位机构200c为其提供保护,患者可以通过踮脚的方式以不行走的方式踩踏弹性锻炼机构100a,增加其下肢体的力量,这种方式适合于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以此,该康复训练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1、适用于不同时期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医生可以通过该康复训练装置设置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2、该康复装置为患者提供得了其直立时的可以移动的护体空间200c-3,为患者提供了行走训练时的保护。

优选地,彼此在宽度上相邻的两个弹性锻炼机构100a的长度间距l按照逐渐增大,但是符合患者步幅。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的步幅大多数为30cm~60cm,而对于成年人的神经外科患者,为了使其达到正常时期的步幅。如图1所示,该装置上设置有6个弹性锻炼机构,在宽度上相邻的两个弹性锻炼机构100a的长度间距分别为l1、l2、l3、l4、l5。例如,对于成年人的神经外科患者,l1、l2、l3、l4、l5可以分别是42cm、48cm、54cm、54cm、60cm。当然这仅是其中一种举例,为了达到较好的训练,弹性锻炼机构还可以是更多个。当然,步幅与患者的身高也是有关系的,因此,该训练装置可以制作为不同的型号。比如,可以按照身高制作150~160的患者为i型装置,步幅间距的差值为4cm,步幅范围为30cm~50cm。比如,可以按照身高制作180~190的患者为iv型装置,步幅间距的差值为6cm,步幅范围为40cm~60cm。

优选地,弹性锻炼机构100a包括可见的踏板100a-1和阻尼件100a-2。例如,踏板100a-1上设置为以颜色区分的脚形形状,供患者查看。每个弹性锻炼机构100a的阻尼件100a-2可以是弹簧,各个弹性锻炼机构100a阻尼件的其弹性系数也可以是不同的,为患者提供的不同的弹性阻力,增加其力量训练。如图4所示,支撑底板100具有用于安装阻尼件100a-2的容纳槽100b。在踏板100a-1未施加有压力的情况下,踏板100a-1以部分接触于容纳槽100b内而另一部分凸出支撑底板100的方式连接至阻尼件100a-2。如此依赖,患者的脚部不易在训练时嵌入容纳槽100b内,而夹伤。一般情况下,使用训练装置时,患者会穿一双训练鞋或者训练袜。

优选地,如图3所示,护腰限位机构200c包括彼此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第一弧面板200c-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0c-5。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的前端铰接,第一弧面板200c-1的后端连接有子扣,而第二弧面板200c-2后端连接有与该子扣配合的母扣。滑杆200c-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滑槽200f滑动连接。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能够形成用于支护患者上躯干的护体空间200c-3。优选地,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均设置有能够用于贴合患者上躯干的保护气囊200c-4。保护气囊200c-4具有弹性,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的腰围,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在行走训练时拉伤患者皮肤。保护气囊200c-4可以是粘接于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的内侧,其具有气嘴,可向内注入气体或者排出气体。

优选地,护腰限位机构200c与滑槽200f滑动连接。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均设置有用于护腰限位机构200c移动的滑槽200f。滑槽200f的粗糙度以能够改变其与护腰限位机构200c摩擦阻力的方式设置。如图5所示,滑槽200f分为粗糙度不同的三段,分别为ra64、ra32和r16,以使得患者在行走时的行走阻力具有变化,增强其腰部力量。当然,这仅是一种示例,滑槽200f还可以分为粗糙度不同的若干段,如四段、五段等。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按照分别与支撑底板100通过至少两个伸缩机构300连接。伸缩机构300可以电动推杆,也可以是液压伸缩装置。每一个伸缩机构300的伸缩量均是一致的的,使得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患者的行走空间200d与地面也是平行的。

优选地,如图1、6所示,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均设置有并行的扶手200e。扶手200e可以分别焊接于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优选地,扶手200e上套接有螺纹胶套,以增加患者手握扶手200e时的摩擦力,以防止手部打滑。如果医生对患者的腰部力量和肢体力量评估之后,认为其达到了可以不用护腰限位机构时,患者可以仅通过扶手进行康复训练,使得患者能够快速适应“正常”的步行姿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可以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和/或补充,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在不造成冲突或者矛盾的情况下,其他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和/或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补充。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00和保护板200。保护板200构造有行走空间200d。支撑底板100和保护板200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支撑底板100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且对应于行走空间200d的弹性锻炼机构100a。弹性锻炼机构100a包括可见的踏板100a-1和阻尼件100a-2。在踏板100a-1未施加有压力的情况下,踏板100a-1以部分接触于容纳槽100b内而另一部分凸出支撑底板100的方式连接至阻尼件100a-2。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