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3521发布日期:2021-01-05 18:0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锻炼,具体是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属于康复锻炼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下肢康复程度的不同,临床遵循由减重-常规-负重的步行训练过程,减重训练可以很好的实现下肢障碍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的康复;常规训练一般是针对患者下肢障碍程度比较轻的;负重训练是针对下肢障碍程度较轻或者快要康复的患者,而减重下被动步态训练是目前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有效的方法,有临床研究表明,常规平衡训练法与患侧下肢为主的适度负重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等的平衡与步行功能。

在医院中,往往因为下肢受到伤害住院的最后都要进行锻炼训练,在正常行走的前提下往往需要借助辅助器械进行锻炼,在传统的锻炼器械中,因为拐杖的高度是不可调节的,这样往往会有一部分无法正常使用,非常的麻烦,并且使用不合适的拐杖锻炼可能会使康复延迟,甚至可能使下肢受伤程度更严重,同时使用者初训的时候,不宜长时间的练习,往往需要劳逸结合,如果练习的场合没有座位,这样长时间的站立会使使用者过度练习,会使康复时间延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把手、伸缩杆、盛放杆、槽位、孔位、按钮、弹簧、第一连接杆、底杆、防滑块、固定块、滑动槽、固定杆、第二连接杆、坐板、连接块、套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橡胶收纳块;所述支撑把手的底端固接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套接至所述盛放杆的内部,所述盛放杆的内部开有所述槽位,所述盛放杆的前端面贯通开有所述孔位,所述孔位的内部套接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的一端套接有所述弹簧,所述盛放杆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盛放杆的底端套接有所述底杆,所述底杆的底端套接有所述防滑块,所述底杆的后端面固接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有所述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套接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所述坐板,所述坐板的底端固接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套接有所述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二支柱,所述底杆的后端面套接有所述橡胶收纳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把手的表面结构呈口字型结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分别固接至所述支撑把手的左右两侧的底端,所述支撑把手和伸缩杆的厚度相同,两根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分别套接至所述盛放杆的两个所述槽位的内部,所述槽位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盛放杆的表面结构呈u字型结构,所述孔位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别对称贯通开在所述盛放杆的左右两个端面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杆和防滑块的表面结构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底杆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滑块的高度,所述底杆的底端的表面积小于所述防滑块的底端表面积,所述橡胶收纳块的表面结构呈凹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结构呈倒l型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杆的宽度,所述固定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表面结构呈t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表面结构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连接块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数量各为两根,所述第一支柱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柱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柱的内部开有槽位,所述第二支柱套接至所述第一支柱的槽位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柱的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加装的伸缩杆和盛放杆,可自由调节杆度的长短,可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应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年龄段,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2、加装的坐板,便于腿部恢复的使用者不便于长时间锻炼,在锻炼中途可放置休息的好处,同时折叠方便,实用性高,便于收纳和舒展,老少皆可快速学会,便于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把手,2、伸缩杆,3、盛放杆,4、槽位,5、第一连接杆,6、按钮,7、弹簧,8、孔位,9、底杆,10、防滑块,11、固定块,12、滑动槽,13、固定杆,14、第二连接杆,15、坐板,16、连接块,17、套杆,18、第一支柱,19、第二支柱,20、橡胶收纳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康复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把手1、伸缩杆2、盛放杆3、槽位4、孔位8、按钮6、弹簧7、第一连接杆5、底杆9、防滑块10、固定块11、滑动槽12、固定杆13、第二连接杆14、坐板15、连接块16、套杆17、第一支柱18、第二支柱19和橡胶收纳块20;所述支撑把手1的底端固接有所述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底部套接至所述盛放杆3的内部,所述盛放杆3的内部开有所述槽位4,所述盛放杆3的前端面贯通开有所述孔位8,所述孔位8的内部套接有所述按钮6,所述按钮6的一端套接有所述弹簧7,所述盛放杆3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5,所述盛放杆3的底端套接有所述底杆9,所述底杆9的底端套接有所述防滑块10,所述底杆9的后端面固接有所述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开有所述滑动槽12,所述滑动槽12的内部套接有所述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一端固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固接有所述坐板15,所述坐板15的底端固接有所述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内部套接有所述套杆17,所述套杆17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一支柱18,所述第一支柱18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二支柱19,所述底杆9的后端面套接有所述橡胶收纳块20。

所述支撑把手1的表面结构呈口字型结构,所述伸缩杆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伸缩杆2的顶端分别固接至所述支撑把手1的左右两侧的底端,所述支撑把手1和伸缩杆2的厚度相同,两根所述伸缩杆2的底部分别套接至所述盛放杆3的两个所述槽位4的内部,所述槽位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盛放杆3的表面结构呈u字型结构,所述孔位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别对称贯通开在所述盛放杆3的左右两个端面的表面;所述底杆9和防滑块10的表面结构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底杆9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滑块10的高度,所述底杆9的底端的表面积小于所述防滑块10的底端表面积,所述橡胶收纳块20的表面结构呈凹字型结构;所述固定块11的表面结构呈倒l型结构,所述固定块11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杆9的宽度,所述固定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的表面结构呈t字型结构;所述连接块16的表面结构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连接块16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连接块16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柱18和第二支柱19的数量各为两根,所述第一支柱18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柱19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柱18的内部开有槽位,所述第二支柱19套接至所述第一支柱18的槽位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柱18的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需要延伸伸缩杆2和盛放杆3的长度,此时只需要按动按钮6,按钮6会带动弹簧7同时使按钮6滑入到孔位8的内部,此时将盛放杆3向下拽动,使按钮6可以滑入下一个孔位8中,照此方法,可快速调整和伸缩高度,便于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一个合适的高度,同时防滑块10为了防止地面的光滑度使使用者摔倒,起到一个防滑的好处;

当使用者需要休息的时候,只需要将坐板15从橡胶收纳块20上面取下,向左上角调动九十度的角度,使第二连接杆14位于滑动槽12的底端,同时将第一支柱18和第二支柱19折叠取出,同时延伸第一支柱18和第二支柱19的长度,使两个第二支柱19的底端平行于防滑块10的底端,三角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使用者可以放心的坐在坐板15上面,便于休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