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2003发布日期:2021-01-26 14:3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康复治疗的内容很多,目前康复训练疗法主要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现有技术cn205913716u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中,采用手部盒与训练盒之间的中空插部和中空配接插部之间安装高度,且通过安装在训练盒上的训练架安装,能根据四指训练需要由调节配接插部和插部之间伸出长度进行调节训练,而拇指块上安装的拇指弹簧和拇指套管能对拇指拉伸,该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便于移动且易于调节,能分别对四指和拇指康复训练,操作简单方便,使神经内科患者手指康复训练舒适,但该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不便于对上肢与下肢进行康复训练,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对上肢与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的问题。
[0005]
2.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病床,所述病床左侧顶面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连接有上肢训练组件,所述病床右部顶面开设有丝杆槽,所述丝杆槽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上套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端贯穿设有曲柄,所述曲柄两端套设有脚踏,所述脚踏上设有固定组件。
[0007]
优选地,所述上肢训练组件包括挑杆,所述挑杆呈弧型结构设置,所述挑杆两端底部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下端连接有拉环,所述挑杆中部与连杆右端转动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丝杆左端与丝杆槽左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右端穿过丝杆槽内壁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转盘,所述丝杆与移动座螺纹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曲柄呈弯折结构设置,所述曲柄中部与移动座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曲柄端部与脚踏中部转动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脚踏下端焊接有搭板,所述脚踏上侧内端上开设有卡条槽。
[0011]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焊接于脚踏外端上的卡条,所述卡条另一端穿过卡条槽延伸至外部,所述卡条侧面上呈线性结构开设有多个限位齿,所述卡条槽内壁上开设有卡块槽,所述卡块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外端与限位齿侧面活动接触,所述卡块内端连接
有拉杆,所述拉杆内端穿过卡块槽延伸至外部,所述拉杆外端套设有弹簧。
[0012]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焊接于病床顶面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有套杆,所述套杆上端与连杆左端紧密焊接,所述套筒左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端部穿过套筒外壁延伸至内部并与套杆外壁紧密接触,所述螺栓与套筒螺纹连接。
[0013]
3.有益效果
[0014]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
1、通过设置上肢训练组件,双手握住拉环,左右手交替牵拉绳索,通过健康手臂的向下拉动,使患肢被动上举,来达到逐步恢复的效果,通过设置曲柄,在曲柄两端设置踏板,使得不方便起床的患者可以躺在床上进行下肢的康复训练。
[0016]
2、通过设置伸缩杆利用螺栓对套杆的摩擦力,使得上肢训练组件可以调节高度,适应上肢长度不同的人群,利用丝杆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使得下肢长度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在踏板上设置卡条和搭板便于将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不会轻易落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右视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2]
图中标号说明:1、病床;2、伸缩杆;3、连杆;4、上肢训练组件;5、丝杆槽;6、丝杆;7、移动座;8、曲柄;9、脚踏;10、固定组件;201、套筒;202、套杆;203、螺栓;401、挑杆;402、绳索;403、拉环;601、转盘;901、搭板;902、卡条槽;1001、卡条;1002、限位齿;1003、卡块槽;1004、卡块;1005、拉杆;10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请参阅1-5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病床1,病床1左侧顶面焊接有伸缩杆2,伸缩杆2
顶部焊接有连杆3,连杆3右端连接有上肢训练组件4,病床1右部顶面开设有丝杆槽5,丝杆槽5内设有丝杆6,丝杆6外壁上套设有移动座7,移动座7上端贯穿设有曲柄8,曲柄8两端套设有脚踏9,脚踏9上设有固定组件10,通过设置上肢训练组件4、曲柄8与脚踏9使得患者可以同时进行上下肢康复训练。
[0028]
具体的,上肢训练组件4包括挑杆401,挑杆401呈弧型结构设置,挑杆401两端底部连接有绳索402,绳索402下端连接有拉环403,挑杆401中部与连杆3右端转动连接,上肢训练组件4便于患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
[0029]
进一步的,丝杆6左端与丝杆槽5左壁转动连接,丝杆6右端穿过丝杆槽5内壁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转盘601,丝杆6与移动座7螺纹连接,利用丝杆6使得移动座7可以左右移动,调节位置。
[0030]
再进一步的,述曲柄8呈弯折结构设置,曲柄8中部与移动座7上部转动连接,曲柄8端部与脚踏9中部转动连接,呈弯折结构设置的曲柄8使得双脚可以同时进行运动。
[0031]
更进一步的,脚踏9下端焊接有搭板901,脚踏9上侧内端上开设有卡条槽902,搭板901便于患者脚部放置,减轻患者抬腿的压力。
[0032]
值得说明的是,固定组件10包括焊接于脚踏9外端上的卡条1001,卡条1001另一端穿过卡条槽902延伸至外部,卡条1001侧面上呈线性结构开设有多个限位齿1002,卡条槽902内壁上开设有卡块槽1003,卡块槽1003内设有卡块1004,卡块1004外端与限位齿1002侧面活动接触,卡块1004内端连接有拉杆1005,拉杆1005内端穿过卡块槽1003延伸至外部,拉杆1005外端套设有弹簧1006,利用开设有弧形面的卡块1004,便于卡条1001的锁紧。
[0033]
除此之外,伸缩杆2包括焊接于病床1顶面的套筒201,套筒201内套设有套杆202,套杆202上端与连杆3左端紧密焊接,套筒201左侧设有螺栓203,螺栓203端部穿过套筒201外壁延伸至内部并与套杆202外壁紧密接触,螺栓203与套筒201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2利用螺栓203对套杆202的摩擦力,使得上肢训练组件4可以调节高度,适应上肢长度不同的人群。
[0034]
工作原理:当有患者需要进行上下肢的康复训练时,首先患者需要躺在病床1上,然后根据患者上肢的长度来对上肢训练组件4的高度进行调节,要是患者手臂较长时,可以向外拧螺栓203使得套杆202可以从套筒201内拉出,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向内拧紧螺栓203使得螺栓203将套杆202夹紧在套筒201内,当患者手臂较短时,同理将套杆202收回到套筒201内,利用螺栓203进行固定,然后双手可以握住拉环403,左右手交替牵拉绳索402,通过健康手臂的向下拉动,使患肢被动上举,来达到逐步恢复的效果,然后再根据患者下肢的长度来对移动座7的位置进行调节,当患者下肢较长时,顺时针转动转盘601,使得丝杆6跟随转动,丝杆6带动移动座7向右移动,由于移动座7在丝杆6槽内,所以移动座7只能进行左右移动,当患者下肢较短时,逆时针转动转盘601丝杆6跟随逆时针转动,使得移动座7向左进行移动,当移动座7调节好后,可以将患者的双脚放在脚踏9的搭板901上,将卡条1001绕在脚背上,卡条1001端部穿过卡条槽902,卡条1001上的限位齿1002将卡块1004推回到卡块槽1003内,当卡条1001将脚绑紧后,弹簧1006将卡块1004顶出卡块槽1003,使得卡块1004的端面与限位齿1002紧密接触,将卡条1001固定,当需要将脚取下时,拉动拉杆1005使得卡块1004收回到卡块槽1003内,使得卡条1001可以从卡条槽902内抽出,脚即可拿下,当脚绑好时,左右脚可以交替蹬动脚踏9,使得曲柄8进行转动,使得患者可以进行下肢的康复训练,
上肢与下肢可以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康复效果更加好。
[003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