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自制迷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7874发布日期:2021-02-20 18:5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趣味性自制迷宫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运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趣味性自制迷宫。


背景技术:

[00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体育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之

,运动器械可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锻炼幼儿的动作发展,强健幼儿体质。《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玩具,保证幼儿每日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如今幼儿园的运动器械琳琅满目,但器械所达到的目标比较单一,无法实现一物多玩,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趣味性自制迷宫,能够提高趣味性。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趣味性自制迷宫,包括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第二挡墙组件、开口组件和框体组件;
[0007]
所述框体组件包括4个圆管和4个l型弯头,相邻的所述圆管之间通过l型弯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矩形框结构;
[0008]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一棚布,所述第一棚布的面积大于框体组件的面积,所述第一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的表面;
[0009]
所述第二挡墙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二棚布,所述第二棚布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棚布连接于所述框体组件的相对的两个圆管之间;
[0010]
所述开口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三棚布,所述第三棚布的表面设有进/出口,所述第三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的表面;
[0011]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首尾连接形成迷宫的外墙,所述框体组件与开口组件的数量总数大于两个,所述框体组件/开口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墙组件之间形成迷宫的进/出口;
[0012]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和第二挡墙组件可设置于所述外墙内形成迷宫的内墙,所述内墙与内/外墙形成迷宫通道。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组件/框体组件可连接于所述内墙和内/外墙之间形成迷宫的过道门结构。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松紧带;
[0015]
所述松紧带的两端设有互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相邻所述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第二挡墙组件、开口组件和框体组件通过所述松紧带绑至一起。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墙组件还包括长尾夹;
[0017]
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分别绕过所述框体组件的相对的两个圆管后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通过长尾夹夹持固定。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迷宫所采用的材料容易获取且成本较低,组装起来也方便简单,且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游戏内容对迷宫进行多种形式的布阵,实现了一物多玩,满足了儿童的多种需求,提高了趣味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趣味性自制迷宫的第一布阵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趣味性自制迷宫的第二布阵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圆管;2、l型弯头;3、松紧带;4、第一挡墙组件;5、第二挡墙组件;6、开口组件;7、框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5]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趣味性自制迷宫,包括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第二挡墙组件、开口组件和框体组件;
[0026]
所述框体组件包括4个圆管和4个l型弯头,相邻的所述圆管之间通过l型弯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矩形框结构;
[0027]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一棚布,所述第一棚布的面积大于框体组件的面积,所述第一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的表面;
[0028]
所述第二挡墙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二棚布,所述第二棚布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棚布连接于所述框体组件的相对的两个圆管之间;
[0029]
所述开口组件包括框体组件和第三棚布,所述第三棚布的表面设有进/出口,所述第三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的表面;
[0030]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首尾连接形成迷宫的外墙,所述框体组件与开口组件的数量总数大于两个,所述框体组件/开口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墙组件之间形成迷宫的进/出口;
[0031]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和第二挡墙组件可设置于所述外墙内形成迷宫的内墙,所述内墙与内/外墙形成迷宫通道。
[003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迷宫所采用的材料容易获取且成本较低,组装起来也方便简单,且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游戏内容对迷宫进行多种形式的布阵,实现了一物多玩,满足了儿童的多种需求,提高了趣味性。
[0033]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组件/框体组件可连接于所述内墙和内/外墙之间形成迷宫的过道门结构。
[0034]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开口组件/框体组件作为过道门结构使用,能够提高迷宫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35]
进一步地,还包括松紧带;
[0036]
所述松紧带的两端设有互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相邻所述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第二挡墙组件、开口组件和框体组件通过所述松紧带绑至一起。
[0037]
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松紧带的两端为互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能够方便将各个组件绑在一起的同时也方便了拆卸。
[003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墙组件还包括长尾夹;
[0039]
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分别绕过所述框体组件的相对的两个圆管后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通过长尾夹夹持固定。
[0040]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长尾夹将第二棚布固定在框体组件的相对的两个圆管,装卸起来方便简单。
[0041]
实施例一
[0042]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趣味性自制迷宫,包括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4、第二挡墙组件5、开口组件6和框体组件7;
[0043]
所述框体组件7包括4个圆管1和4个l型弯头2,相邻的所述圆管1之间通过l型弯头2连接在一起形成矩形框结构;
[0044]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4包括框体组件7和第一棚布,所述第一棚布的面积大于框体组件7的面积,所述第一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7的表面;
[0045]
所述第二挡墙组件5包括框体组件7和第二棚布,所述第二棚布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棚布连接于所述框体组件7的相对的两个圆管1之间;
[0046]
所述开口组件6包括框体组件7和第三棚布,所述第三棚布的表面设有进/出口,所述第三棚布覆盖于所述框体组件7的表面;
[0047]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4首尾连接形成迷宫的外墙,所述框体组件7与开口组件6的数量总数大于两个,所述框体组件7/开口组件6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墙组件4之间形成迷宫的进/出口;
[0048]
所述第一挡墙组件4和第二挡墙组件5可设置于所述外墙内形成迷宫的内墙,所述内墙与内/外墙形成迷宫通道。
[0049]
其中,所述开口组件6/框体组件7可连接于所述内墙和内/外墙之间形成迷宫的过道门结构。
[0050]
其中,还包括松紧带3;
[0051]
所述松紧带3的两端设有互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相邻所述过道组件、第一挡墙组件4、第二挡墙组件5、开口组件6和框体组件7通过所述松紧带3绑至一起。
[0052]
其中,所述第二挡墙组件5还包括长尾夹;
[0053]
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分别绕过所述框体组件7的相对的两个圆管1后所述第二棚布的首尾两端通过长尾夹夹持固定。
[0054]
其中,所述第一棚布的表面可设置多个通孔方便外面的老师和学生来观察迷宫内部的动态。
[0055]
其中,如图1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趣味性自制迷宫布阵成“正方形”迷宫,可设置多个进/出口,适用于中班的儿童进行游戏,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趣味性自制迷宫布阵成“弓字型”迷宫,可设置多个进/出口,适用于中大板中大班的儿童进行游戏。
[005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趣味性自制迷宫,所采用的材料容易获取且成本较低,组装起来也方便简单,且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游戏内容对迷宫进行多种形式的布阵,实现了一物多玩,满足了儿童的多种需求,提高了趣味性。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