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3739发布日期:2021-03-30 19:5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术训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背景技术,而并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中国功夫是一种中国文化的体现,它是百种文化底蕴和实战中的技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演变。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在擂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武行的被现代搏击运动员或爱好者重创,堂堂国术,竟然在世界各种搏击术中实战效果如此之差,中国武术的非量化训练以及非规范指导问题日渐突显。

在现代军警搏击训练中,萃取了中华武术的实战技术,对训练质量要求更高,将动作及步伐进行拆解规范时,部份技击动作需要一种能量化攻击力的训练系统,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的来完成训练指标。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武术训练系统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行的武术训练系统,只能对部份动作采用动作捕捉或对打击力取值进行简单分析,而对于军体拳、武术综合练习中的打击质量或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确认的129种拳法的打击部位、以及步伐训练没有一个攻击力标准量化的测训方法,只能做为娱乐渲泄或简单练习系统使用。

如何得到一种武术量化训练系统,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是一种能针对打击质量的多种拳法或搏击套路练习要的综合打击部位、打击顺序、打击间隔时间、打击力度、步伐关键点采集的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规范量化训练系统,解决了现有武术训练系统中训练参数不能量化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包括系统主机、系统接入器、智能拳靶、步伐训练仪、大数据平台和客户端;所述系统主机分别与系统接入器无线连接,所述系统接入器与所述智能拳靶和步伐训练仪相连,所述系统主机、大数据平台与所述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是内置window、ios、安卓或linux操作系统中的一种,装有武术量化训练系统软件,内置蓝牙模块、无线网络模块、rs232透传模块,具有usb端口和rs232端口的专用触摸控制一体机。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拳靶为具有多打击位人形电子拳靶,所述智能拳靶适合用于武术套路训练,所述智能拳靶具有多传感器模组;

所述智能拳靶具有29个打击区域,由压力传感器或应变片完成打击取压。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接入器包括信号转换装置、运算单元、rs232无线透传模块、电源和外壳,所述系统接入器连有所述传感器模组;

所述智能拳靶与所述系统接入器之间通信,所述系统接入器循环采集所述智能拳靶传感器模组数据并进行无线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主机内置无线rs232透传模块,所述系统主机通过rs232透传模块对所述系统接入器连接的传感器模组进行初始化,通过rs485总线循环采集传感器模组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组的数据包括数据头、取压数值、模组地址、采集时间及校验位,所述系统主机接收的击打信息包括传感器模组地址、传感器压力值和触发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伐训练仪具有光电感知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运算控制器、供电电源,通过rs485总线连入系统接入器。

进一步地,所述大数据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共性支撑功能,所述功能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功能、统一授权管理功能、工作流引擎功能、智能分析引擎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电脑客户端进行数据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智能拳靶的武术量化训练系统,规范了部份步伐和套路练习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对应区域的打击质量,明显提高训练效果,在提供了武术攻击力量化标准的同时,也诞生了标准计量指导技击训练的全新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1-量化训练系统主机;2-系统接入器;3-智能拳靶;4-步伐训练仪;5-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6-手机客户端;7-电脑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代武术想适合搏击擂台,要求学员不但对武术套路进行规范训练,同时对出拳速度、打击部位,打击顺序、打击力度和步伐动作都需要高质量的完成相应指标,并需要一种系统对打击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将适用于搏击类的武术动作及步伐进行拆解,对攻击力进行量化。

相对于武术套路攻击力一直没有一套好的量化的训练标准。也没有一个指定拳法针对于智能拳靶的综合静态攻击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武术量化训练系统的一种实施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包括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系统接入器2、智能拳靶3、步伐训练仪4、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5、手机客户端6和电脑客户端7。其中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分别与系统接入器2和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5相连,系统接入器2与智能拳靶3和步伐训练仪4相连,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5与电脑客户端7相连,手机客户端6通过蓝牙与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进行交互数据,通过互联网和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5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量化训练系统主机是内置window、ios、安卓或linux操作系统中的一种,装有武术量化训练系统软件,内置蓝牙模块、无线网络模块、rs232透传模块,具有usb端口和rs232端口的专用触摸控制一体机。所述系统主机通过rs232透传模块对所述系统接入器连接的传感器模组进行初始化,通过rs485总线循环采集传感器模组的数据。

系统接入器2包括信号转换装置、运算单元、rs232无线透传模块、电源和外壳,系统接入器连接智能拳靶的传感器模组。设计独立的系统接入器2原因是在完成数据转换后通过rs232无线透传模块与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进行无线数据传送,自身结构结简单,可避免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与智能拳靶3的物理连接,在美观的同时使量化训练系统主机1不受打击震动影响。

智能拳靶3为具有多打击位人形电子拳靶,智能拳靶3用于武术套路训练,智能拳靶3具有传感器模组。智能拳靶设定29个打击区域,由压力传感器或应变片完成打击取压。

传感器模组采集的数据包括数据头、取压数值、模组地址、采集时间及校验位,所述系统主机接收的击打信息包括传感器模组地址、传感器压力值和触发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伐训练仪4具有光电感知传感器、运算控制器、供电电源,其运算单元与主机实时通讯。

在一实施例中,量化训练大数据平台5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共性支撑功能,功能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功能、统一授权管理功能、工作流引擎功能、智能分析引擎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员先在网站管理平台通过序列号注册主机、初始化拳法库和步法库,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码授权使用。

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二维码扫描或用户名密码完成主机的登陆认证,获取该用户的基本信息,进入主操作界面;

步骤二、通过主机触摸屏操作,选择拳法和练习方式,主机根据用户的选择,进入相应的操作模式;

步骤三,主机接收拳靶击打信息以及关键步伐信息之后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击打要求,判断打击有效性;

步骤四、不同的传感器模组产生不同的击打数据,当一组击打数据传入后台,通过比对所选拳法和练习方式的要求,计算得出量化攻击指数。

其中步骤三中击打要求指对应区位的打击顺序、打击力度区间值、对应动作的再次击打间隔时间、关键步伐同步时间的限定;步骤三中判断打击有效性的原理是将可用于搏击量化的部份攻击动作进行拆分,将其对拳靶打击顺序、打击力度、对应动作的再次击打间隔时间、关键步伐同步时间限定、以及全套打击完成时间进行限制。关键步伐同步时间是指在击打的同时限制关键动作步伐的同步时间。

其中步骤四中的量化攻击指数包括最每秒高击打频率、指定套路拳法完成时间、单部位最大打击值、多部位打击综合值以及有效打击百分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规范了部份步伐和套路练习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对应区域的打击质量,明显提高训练效果,在提供了武术攻击力量化标准的同时,也诞生了标准计量指导技击训练的全新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