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1673发布日期:2021-07-27 13: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血管内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就极为重要。

常用预防心血管锻炼有散步、慢跑、爬坡、爬楼梯、做操、平板支撑、气功、游泳等,然而部分运动非常不适用于室内进行,现有锻炼设备一般都是健身类器械,没有针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锻炼,同时现有锻炼设备大多只能进行一种锻炼,多种设备极为占用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该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可以在室内进行多种锻炼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伸展机构,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抬升机构,底板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二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升降电机和滑动杆,螺纹杆和滑动杆均转动设置在底板上,螺纹杆的底部固定有从动伞齿轮,升降电机固定在底板的另一端,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且螺纹杆、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均位于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螺纹杆上螺接有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升降块,第二升降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的内部,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种模式:启动转动机构,从而可以进行跑步运动,转动电机带动主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带动从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带动转动机构的一端升高,从而模拟坡道跑步;

第二种模式:转动电机带动主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带动从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带动转动机构的一端升高,之后拉出伸展机构,从而可以模拟平板支撑运动;

第三种模式:将转动机构展开,之后转动电机带动主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带动从动伞齿轮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带动转动机构的一端升高,之后通过抬升机构调节转动机构的另一端升高,之后启动转动机构,从而模拟爬楼梯运动。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有握杆,底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存储仓。

采用以上结构,握杆方便锻炼人员握持,存储仓可以为转动机构的部件提供存储空间。

所述伸展机构包括套接板,套接板固定在底板的下方,套接板的上方固定有两个锁紧螺杆和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端部均固定有螺纹套杆,套接板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收缩板,收缩板的上方开设有若干锁紧槽,收缩板的端部固定有挡板。

采用以上结构,拉动挡板,从而将收缩板从套接板的内部抽出,当收缩板抽出合适的长度,之后转动锁紧螺杆与锁紧槽进行配合锁紧,从而方便进行平板支撑运动。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均滑动设置在套接板上,两个螺纹套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侧面,第一电动推杆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安装块,第二电动推杆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安装块。

采用以上结构,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分别带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升高,从而调节转动机构的另一端的高度,螺纹套杆可以调节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位置,从而配合调节转动机构的高度。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辊、转动电机和第二齿轮辊,第一齿轮辊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转动电机固定在第一安装块的侧面,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辊,第二齿轮辊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之间,第一齿轮辊和第二齿轮辊上啮合有齿轮履带,齿轮履带的上方开设有若干卡接槽,卡接槽上卡接有踏板。

采用以上结构,转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辊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辊带动齿轮履带进行转动,齿轮履带带动踏板进行转动,从而模拟爬楼梯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升降机构、抬升机构、伸展机构和转动机构配合,从而在室内模拟散步、跑步、爬坡、平板支撑和爬楼梯运动,增加了室内锻炼的运动种类;

2、采用底板、齿轮履带和踏板配合,可以快速卡接和存储踏板,降低了空间占用;

3、升降机构和抬升机构配合,可以调节第一齿轮辊和第二齿轮辊的高度,从而改变形态,提高了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原始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滑动槽;103、底板;104、存储仓;105、握杆;106、第二支撑杆;107、第二滑动槽;2、升降机构;201、第一升降块;202、第二升降块;203、螺纹杆;204、升降电机;205、主动伞齿轮;206、从动伞齿轮;207、滑动杆;3、抬升机构;301、第一电动推杆;302、第一安装块;303、第二电动推杆;304、第二安装块;4、伸展机构;401、锁紧螺杆;402、锁紧槽;403、挡板;404、收缩板;405、固定块;406、套接板;407、螺纹套杆;5、转动机构;501、齿轮履带;502、踏板;503、卡接槽;504、转动电机;505、通孔槽;506、第一齿轮辊;507、第二齿轮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心血管疾病预防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升降机构2,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3,底板103的下方设置有伸展机构4,底板103的一端设置有抬升机构3,底板103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6,第一支撑杆1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02,第二支撑杆10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07,升降机构2包括螺纹杆203、升降电机204和滑动杆207,螺纹杆203和滑动杆207均转动设置在底板103上,螺纹杆203的底部固定有从动伞齿轮206,升降电机204固定在底板103的另一端,升降电机204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伞齿轮205,主动伞齿轮205与从动伞齿轮206啮合,且螺纹杆203、主动伞齿轮205、从动伞齿轮206均位于第一滑动槽102的内部,螺纹杆203上螺接有第一升降块201,第一升降块20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02的内部,滑动杆207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升降块202,第二升降块202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107的内部,第一升降块201和第二升降块20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5;第一种模式:启动转动机构5,从而可以进行跑步运动,升降电机204带动主动伞齿轮205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205带动从动伞齿轮206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206带动螺纹杆203进行转动,螺纹杆203带动第一升降块201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201带动转动机构5的一端升高,从而模拟坡道跑步;

第二种模式:升降电机204带动主动伞齿轮205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205带动从动伞齿轮206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206带动螺纹杆203进行转动,螺纹杆203带动第一升降块201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201带动转动机构5的一端升高,之后拉出伸展机构4,从而可以模拟平板支撑运动;

第三种模式:将转动机构5展开,之后升降电机204带动主动伞齿轮205进行转动,主动伞齿轮205带动从动伞齿轮206进行转动,从动伞齿轮206带动螺纹杆203进行转动,螺纹杆203带动第一升降块201进行转动,第一升降块201带动转动机构5的一端升高,之后通过抬升机构3调节转动机构5的另一端升高,之后启动转动机构5,从而模拟爬楼梯运动。

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6之间固定有握杆105,底板10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存储仓104;握杆105方便锻炼人员握持,存储仓104可以为转动机构5的部件提供存储空间。

伸展机构4包括套接板406,套接板406固定在底板103的下方,套接板406的上方固定有两个锁紧螺杆401和两个固定块405,两个固定块405的端部均固定有螺纹套杆407,套接板40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收缩板404,收缩板404的上方开设有若干锁紧槽402,收缩板404的端部固定有挡板403;拉动挡板403,从而将收缩板404从套接板406的内部抽出,当收缩板404抽出合适的长度,之后转动锁紧螺杆401与锁紧槽402进行配合锁紧,从而方便进行平板支撑运动。

抬升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01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第一电动推杆301和第二电动推杆303均滑动设置在套接板406上,两个螺纹套杆407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301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侧面,第一电动推杆301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安装块302,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安装块304;第一电动推杆301和第二电动推杆303分别带动第一安装块302和第二安装块304升高,从而调节转动机构5的另一端的高度,螺纹套杆407可以调节第一电动推杆301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位置,从而配合调节转动机构5的高度。

转动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辊506、转动电机504和第二齿轮辊507,第一齿轮辊506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块302和第二安装块304之间,转动电机504固定在第一安装块302的侧面,转动电机5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辊506,第二齿轮辊507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块201和第二升降块202之间,第一齿轮辊506和第二齿轮辊507上啮合有齿轮履带501,齿轮履带501的上方开设有若干卡接槽503,卡接槽503上卡接有踏板502;转动电机504带动第一齿轮辊506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辊506带动齿轮履带501进行转动,齿轮履带501带动踏板502进行转动,从而模拟爬楼梯运动。

综上,采用升降机构2、抬升机构3、伸展机构4和转动机构5配合,从而在室内模拟散步、跑步、爬坡、平板支撑和爬楼梯运动,增加了室内锻炼的运动种类;

采用底板103、齿轮履带501和踏板502配合,可以快速卡接和存储踏板502,降低了空间占用;

升降机构2和抬升机构3配合,可以调节第一齿轮辊506和第二齿轮辊507的高度,从而改变形态,提高了普适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