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2067发布日期:2021-07-27 13:3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



背景技术: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流行于东亚国家,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矩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有先行占地之利,故而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围棋和五子棋在结束棋局后,棋盘上的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交错排列,收回棋子会比较麻烦,需要将棋子一颗颗的捡拾,比较费时费力。围棋在需要清点一方棋子数目时,也不方便清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其便于将两种棋子从棋盘上进行分离,从而更方便快捷的将棋子收回到棋罐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包括棋盘、吸附板、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上述第一棋子设有与上述吸附板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吸附件采用第一磁性体制成,上述的吸附板采用与上述吸附件配合的第二磁性体制成或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吸附件采用金属制成,上述吸附板采用与上述吸附件配合的磁性体制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的上侧壁和上述第二棋子的上侧壁均为弧形,上述的吸附件设于上述第一棋子的上侧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的上侧壁设有容纳槽,上述吸附件设于上述容纳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棋子的下侧壁和上述的第二棋子的下侧壁均为弧形,上述的第一棋子的下侧壁设有吸附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的下侧壁设有容纳槽,位于上述第一棋子下侧壁的吸附件设于上述第一棋子下侧壁的容纳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棋盘设有用于支撑上述棋盘的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腿,任一上述支撑腿的一端与上述棋盘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支撑腿与上述棋盘之间设有限位件,上述限位件包括用于限制上述支撑腿转动角度的限位板,上述限位板设有侧板;上述支撑腿靠近上述棋盘的一端与上述侧板铰接,当上述支撑腿沿上述侧板转动一定角度后,上述支撑腿的侧壁与上述限位板相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包括棋盘、吸附板、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上述第一棋子设有与上述吸附板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像正常下棋一样使用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在棋盘上进行下棋,此处第一棋子可为白色棋子或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为白色棋子时,第二棋子为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为黑色棋子时,第二棋子为白色棋子。

当需要对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进行分离时,将吸附板从棋盘上方往下移动,由于第一棋子设有与上述吸附板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当吸附板与第一棋子接触时,第一棋子通过吸附件与吸附板连接,如此将第一棋子与第二棋子进行分离,从而更方便快捷的将棋子收回到棋罐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为弧形的第一棋子中吸附件为磁性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为弧形的第一棋子中吸附件为金属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侧为弧形的第一棋子中吸附件为磁性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侧为弧形的第一棋子中吸附件为金属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棋盘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棋子;2-第二棋子;3-棋盘;4-吸附板;5-吸附件;6-支撑腿;7-卡块;8-限位板;9-侧板;10-棋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者竖直,而是可以稍微的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于“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包括棋盘3、吸附板4、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上述第一棋子1设有与上述吸附板4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5。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像正常下棋一样使用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在棋盘3上进行下棋,此处第一棋子1可为白色棋子或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1为白色棋子时,第二棋子2为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1为黑色棋子时,第二棋子2为白色棋子。

当需要对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进行分离时,将吸附板4从棋盘3上方往下移动,由于第一棋子1设有与上述吸附板4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5,当吸附板4与第一棋子1接触时,第一棋子1通过吸附件5与吸附板4连接,如此将第一棋子1与第二棋子2进行分离,从而更方便快捷的将棋子收回到棋罐10中。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均为多个,本实施例的吸附板4的面积大于棋盘3的面积,如此在对第一棋子1进行分离时,吸附板4能覆盖在整个棋盘3的表面,便于对棋盘3上的所有第一棋子1进行一次性分离。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吸附件5采用第一磁性体制成,上述吸附板4采用与上述吸附件5配合的第二磁性体制成或金属制成。

由于磁性材料与磁性材料之间可相互吸引、磁性材料与金属之间可相互吸引,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附件5采用第一磁性体制成,上述吸附板4采用与上述吸附件5配合的第二磁性体制成或金属制成,便于吸附件5吸附在吸附板4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磁极相反,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金属采用铁。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吸附件5采用金属制成,上述吸附板4采用与上述吸附件5配合的磁性体制成。

由于磁性材料与金属之间可相互吸引,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附件5采用金属制成,上述吸附板4采用与上述吸附件5配合的磁性体制成,便于吸附件5吸附在吸附板4上。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金属采用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和上述第二棋子2的上侧壁均为弧形,上述吸附件5设于上述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附件5设于上述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便于吸附件5与吸附板4接触,进而便于第一棋子1通过吸附件5吸附在吸附板4上进行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设有容纳槽,上述吸附件5设于上述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设有容纳槽,上述吸附件5设于上述容纳槽,如此防止吸附件5在第一棋子1的上侧壁突出影响用户手感,也能使吸附件5与第一棋子1固定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和上述第二棋子2的下侧壁均为弧形,上述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设有吸附件5。

由于棋子设计时经常采用两面为弧形的结构,用户在下棋时棋子的两面均有可能朝下放置于棋盘3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和上述第二棋子2的下侧壁均为弧形,上述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设有吸附件5,如此不管第一棋子1的哪一侧朝下放置于棋盘3上,第一棋子1的顶部均能与吸附板4进行吸附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设有容纳槽,位于上述第一棋子1下侧壁的吸附件5设于上述第一棋子1下侧壁的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设有容纳槽,位于上述第一棋子1下侧壁的吸附件5设于上述第一棋子1下侧壁的容纳槽,如此防止吸附件5在第一棋子1的下侧壁突出影响用户手感,也能使吸附件5与第一棋子1固定稳定。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棋盘3设有用于支撑上述棋盘3的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便于对棋盘3进行支撑,使棋盘3下方留有空间用于放置棋罐10,也便于将棋盘3上的棋子推入棋盘3下方的棋罐10中。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腿6,任一上述支撑腿6的一端与上述棋盘3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支撑腿6,任一上述支撑腿6的一端与上述棋盘3转动连接,如此便于通过两个支撑腿6对棋盘3进行支撑,也便于转动支撑腿6进行收纳。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支撑腿6与上述棋盘3之间设有限位件,上述限位件包括用于限制上述支撑腿6转动角度的限位板8,上述限位板8设有侧板9;上述支撑腿6靠近上述棋盘3的一端与上述侧板9铰接,当上述支撑腿6沿上述侧板9转动一定角度后,上述支撑腿6的侧壁与上述限位板8相抵。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件,便于对支撑腿6进行限位,防止支撑腿6转动角度过大。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棋盘3水平设置,支撑腿6可转动成竖直或倾斜状态。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棋盘3可设置卡块7,卡块7设有用于卡接支撑腿6的卡槽,当转动支撑腿6进行收纳时,支撑腿6卡接入卡槽中,便于对支撑腿6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卡块7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棋具,包括棋盘3、吸附板4、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上述第一棋子1设有与上述吸附板4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5。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像正常下棋一样使用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在棋盘3上进行下棋,此处第一棋子1可为白色棋子或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1为白色棋子时,第二棋子2为黑色棋子;当第一棋子1为黑色棋子时,第二棋子2为白色棋子。

当需要对第一棋子1和第二棋子2进行分离时,将吸附板4从棋盘3上方往下移动,由于第一棋子1设有与上述吸附板4可拆卸连接的吸附件5,当吸附板4与第一棋子1接触时,第一棋子1通过吸附件5与吸附板4连接,如此将第一棋子1与第二棋子2进行分离,从而更方便快捷的将棋子收回到棋罐10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