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跳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647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智能跳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跳绳。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67928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跳绳手柄及跳绳,跳绳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内设有计时器和第一处理器,第一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显示屏,计时器用于测定跳绳时间信息,并将所测定的跳绳时间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控制第一显示屏显示跳绳时间信息;第二手柄内设有计数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二手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显示屏,计数器用于测定跳绳次数信息,并将所测定的跳绳次数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控制第二显示屏显示跳绳次数信息。但是这种跳绳手柄是依靠绳索自身扭曲、变形而实现绳体的旋转,与此同时绳体与手柄也会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绳体在与手柄接触处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加大人体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更容易导致绳体发生断裂的现象,此外,绳体在与手柄接触的位置处也易发生打结拧劲现象,从而影响绳体转动的流畅性。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智能跳绳,以解决目前跳绳手柄是依靠绳索自身扭曲、变形而实现绳体的旋转,与此同时绳体与手柄也会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绳体在与手柄接触处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加大人体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更容易导致绳体发生断裂的现象,此外,绳体在与手柄接触的位置处也易发生打结拧劲现象,从而影响绳体转动的流畅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跳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依靠绳索自身扭曲、变形而实现绳体的旋转,与此同时绳体与手柄也会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绳体在与手柄接触处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加大人体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更容易导致绳体发生断裂的现象,此外,绳体在与手柄接触的位置处也易发生打结拧劲现象,从而影响绳体转动的流畅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跳绳,包括跳绳安装头、手柄、跳绳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跳绳安装头下端,且所述连接块一侧设有弧形导轨,所述跳绳安装头下端与手柄上端通过连接块旋转连接;

所述跳绳安装头包括上盖和下固定块,所述上盖和下固定块内设空腔,所述上盖下端内表面和下固定块上端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所述下固定块上端中部设有弹性抵片,所述弹性抵片两端均开设有通槽,所述上盖上端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固定块上端一侧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下固定块侧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位间隔分布,所述跳绳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且所述跳绳通过上盖下端与下固定块上端旋转拧紧在上盖和下固定块之间形成z字形锁死固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上端一侧设有支柱,所述弧形导轨设置在支柱外侧,所述弧形导轨上端与第二通孔贯通连接,所述弧形导轨下端与第三通孔贯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上端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安装孔,所述下固定块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孔通过螺丝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块下端中间设有连接轴,所述手柄内设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下端与连接轴承旋转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性抵片上端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锯齿,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弹性抵片一侧中部。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端面呈斜面状。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端面设有弹性保护片,所述弹性保护片下端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倒钩,所述上盖上端面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槽孔,多个所述倒钩与槽孔一一对应连接卡住,所述弹性保护片中间开设有跳绳穿过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贯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智能跳绳,设置带第一通孔的上盖和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下固定块,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位间隔分布,将上盖和下固定块旋转拧紧,让跳绳在上盖和下固定块之间错位形成z字形锁死固定,让跳绳随着跳绳安装头的转动而旋转,防止跳绳发生断裂、打结拧劲的现象,提高跳绳转动的流畅性,延长跳绳的使用寿命,设置连接块,方便跳绳安装头和手柄连接旋转,连接块上设置弧形导轨,方便跳绳快速从第二通孔穿到第三通孔,下固定块设置弹性抵片,方便外接粗的跳绳,弹性抵片设置锯齿,可以增大跳绳与弹性抵片的接触面积,卡住跳绳,防止跳绳滑动,上盖设置上端面呈斜面状,让跳绳与上盖形成一定的角度,使跳绳与手柄间的作用力得到缓解,降低了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上盖上端设置弹性保护片,可以进一步保护跳绳与上盖连接处的部分,延长跳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跳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跳绳实施例的跳绳安装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跳绳实施例的下固定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跳绳实施例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上盖1,跳绳2,手柄3,下固定块4,弹性保护片5,第四通孔6,倒钩7,第一通孔8,第三通孔9,连接块10,连接杆11,弹性抵片12,第二通孔13,锯齿14,通槽15,安装孔16,弧形导轨17,支柱18,连接轴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智能跳绳,包括跳绳安装头、手柄3、跳绳2和连接块10,连接块10设置在跳绳安装头下端,且连接块10一侧设有弧形导轨17,跳绳安装头下端与手柄3上端通过连接块10旋转连接;

跳绳安装头包括上盖1和下固定块4,上盖1和下固定块4内设空腔,上盖1下端内表面和下固定块4上端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下固定块4上端中部设有弹性抵片12,弹性抵片12两端均开设有通槽15,上盖1上端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8,下固定块4上端一侧设有第二通孔13,且下固定块4侧面设有第三通孔9,第一通孔8与第二通孔13错位间隔分布,跳绳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3和第三通孔9,且跳绳2通过上盖1下端与下固定块4上端旋转拧紧在上盖1和下固定块4之间形成z字形锁死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的,连接块10上端一侧设有支柱18,弧形导轨17设置在支柱18外侧,弧形导轨17上端与第二通孔13贯通连接,弧形导轨17下端与第三通孔9贯通连接。连接块10设置弧形导轨17,方便跳绳2快速从第二通孔13穿到第三通孔9。

作为优选方案的,连接块10上端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安装孔16,下固定块4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连接杆11,多个连接杆11与安装孔16通过螺丝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块10下端中间设有连接轴19,手柄3内设连接轴承,连接轴19下端与连接轴承旋转连接。设置带安装孔16的连接块10与带连接杆11的下固定块4通过螺丝连接,方便连接块10和下固定块4拆卸更换,连接块10设置连接轴19,手柄3设置连接轴承,方便跳绳安装头和手柄3连接旋转。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智能跳绳,包括跳绳安装头、手柄3、跳绳2和连接块10,连接块10设置在跳绳安装头下端,且连接块10一侧设有弧形导轨17,跳绳安装头下端与手柄3上端通过连接块10旋转连接;

跳绳安装头包括上盖1和下固定块4,上盖1和下固定块4内设空腔,上盖1下端内表面和下固定块4上端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下固定块4上端中部设有弹性抵片12,弹性抵片12两端均开设有通槽15,上盖1上端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8,下固定块4上端一侧设有第二通孔13,且下固定块4侧面设有第三通孔9,第一通孔8与第二通孔13错位间隔分布,跳绳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3和第三通孔9,且跳绳2通过上盖1下端与下固定块4上端旋转拧紧在上盖1和下固定块4之间形成z字形锁死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的,连接块10上端一侧设有支柱18,弧形导轨17设置在支柱18外侧,弧形导轨17上端与第二通孔13贯通连接,弧形导轨17下端与第三通孔9贯通连接。连接块10设置弧形导轨17,方便跳绳2快速从第二通孔13穿到第三通孔9。

作为优选方案的,连接块10上端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安装孔16,下固定块4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连接杆11,多个连接杆11与安装孔16通过螺丝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块10下端中间设有连接轴19,手柄3内设连接轴承,连接轴19下端与连接轴承旋转连接。设置带安装孔16的连接块10与带连接杆11的下固定块4通过螺丝连接,方便连接块10和下固定块4拆卸更换,连接块10设置连接轴19,手柄3设置连接轴承,方便跳绳安装头和手柄3连接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的,弹性抵片12上端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锯齿14,第二通孔13设置在弹性抵片12一侧中部。下固定块4设置两端带通槽15的弹性抵片12,方便外接粗的跳绳2,弹性抵片12设置锯齿14,可以增大跳绳2与弹性抵片12的接触面积,卡住跳绳2,防止跳绳2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的,上盖1上端面呈斜面状。上盖1设置上端面呈斜面状,让跳绳2与上盖1形成一定的角度,使跳绳2与手柄3间的作用力得到缓解,降低了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的,上盖1上端面设有弹性保护片5,弹性保护片5下端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倒钩7,上盖1上端面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槽孔,多个倒钩7与槽孔一一对应连接卡住,弹性保护片5中间开设有跳绳2穿过的第四通孔6,第四通孔6与第一通孔8贯通连接。上盖1上端设置弹性保护片5,可以进一步保护跳绳2与上盖1连接处的部分,延长跳绳2的使用寿命,弹性保护片5下端设置倒钩7,方便与上盖1可拆卸连接固定,利用更换。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下固定块4设置两端带通槽15的弹性抵片12,方便外接粗的跳绳2,弹性抵片12设置锯齿14,可以增大跳绳2与弹性抵片12的接触面积,卡住跳绳2,防止跳绳2滑动,上盖1设置上端面呈斜面状,让跳绳2与上盖1形成一定的角度,使跳绳2与手柄3间的作用力得到缓解,降低了手臂、手腕和手部的用力情况,上盖1上端设置弹性保护片5,可以进一步保护跳绳2与上盖1连接处的部分,延长跳绳2的使用寿命,弹性保护片5下端设置倒钩7,方便与上盖1可拆卸连接固定,利用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松开上盖1和下固定块4,将跳绳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3和第三通孔9,根据情况,调整跳绳2穿过的长度,再将上盖1下端与下固定块4上端旋转拧紧,让跳绳2形成z字形锁死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