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和公仔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1932发布日期:2021-09-10 23:2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和公仔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和具有该弹跳玩具的公仔玩具。


背景技术:

2.公仔玩具是一类通过整体造型或表面图案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的玩具,但由于此类玩具仅通过其图案或造型带来玩耍趣味性,在一定周期的玩耍后,好奇心较重的小朋友会往往对其兴趣感会逐渐下降。故目前通过结合声光类元器件或可动元器件驱动公仔玩具,是一种有效延长此类玩具的玩耍趣味性的改进方案。
3.目前有一类公仔玩具,其整体有布料、棉花等毛绒材料制成,通过在此类毛绒公仔玩具内开设一存储空间,并在存储空间内置入具有发声元器件以及可动元器件功能的组件,以为毛绒公仔玩具带来声音、动作方面的可玩性。目前有玩具开发商将同时具有发声以及可动元器件的部件,类似专利号为zl201821511758.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充电式跳跳球玩具”,置入毛绒公仔玩具内的存储空间内,通过该充电式跳跳球玩具的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组,从而使内壳体沿连接在球形外壳的联动轴、转端固定件进行旋转,从而使跳跳球自身产生弹跳的效果。
4.但从该专利的文本内容可知,该专利设计之初的目的,以及玩法并不在此,其玩法主要是“通过以用绳子绑着玩耍”,而该充电玩具跳跳球所开发的此类放置至公仔内的玩法,存在以下四项弊端:
5.1.由于内壳体沿连接在球形外壳的联动轴、转端固定件进行旋转后,其充电口会随着内壳体的旋转而发生位置变动,在需要进行充电时,需要沿充电窗口拨动内壳体并使充电插座外露,操作上具有一定的不便;
6.2.通过复杂的齿轮组设计,其设计成本、后期人工装配较高;并且,由于采用齿轮组的设计,在内壳体旋转产生偏向作用力、以及克服外部公仔重量驱动弹跳的共同作用条件下,容易发生齿轮卡死现象;而为了降低过强的偏转作用力以及克服外部公仔重量对复杂齿轮组的影响,采取增设采用配重铁块辅助调节,但这也造成了该跳跳玩具球跳跃幅度有所下降,并且在每次跳跃时均需要耗费不必要的电量,以克服配重铁块重量驱动弹跳,也侧面地降低了产品玩耍时的续航能力;
7.3. 由于通过复杂的齿轮组设计的传动动作,在产品工作时,复杂的齿轮组动作会发出较大的齿轮运行噪声,干扰产品喇叭声音传输以及麦克风对声音信息的接收;
8.4.由于喇叭、麦克风等元器件安装于内壳体内部,内壳体沿连接在球形外壳的联动轴、转端固定件进行旋转时,喇叭声音的传输、麦克风对声音信号接收均会因内壳体旋转时方位变化,以及内壳体旋转时产生的扰动气流的共同作用而产生音质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其能够安装至公仔
玩具等玩具内部,通过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的自动弹跳,为公仔玩具提供充足弹跳的动力,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前期设计成本和安装成本。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11.一种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合形成的组合壳体,设置于组合壳体内驱动电机、充电模块、发声模块、电源,其第一壳体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座固定驱动电机转轴座与驱动电机外壳体;驱动电机转轴安装有一偏心转子,且偏心转子与驱动电机分别位于组合壳体内空间的不同半侧,驱动电机转轴和偏心子转驱动端经过组合壳体内空间的中心;电源、充电模块、发声模块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组合壳体内空间外围的电源安装座、充电模块安装座、发声模块安装座内,且不位于偏心转子的转动轨迹上;启动开关、充电口设置于充电模块或发声模块上并与组合壳体外部空间相连。
12.优选的,所述的组合壳体呈球体、椭球体或规整多面体中的一种,更优选的,组合壳体呈球体形状。
13.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内空间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第二壳体内空间分为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对应相邻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象限,所述偏心转子的转动轨迹经过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
14.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安装座设置于第一象限和/或第五象限范围内,并使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五象限共同构成的范围内。
1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呈柱状、条状或板状的任意一种形状,所述电源安装座为设置于第一象限和第五象限范围内的电源固定槽,所述电源安装座对应扣合固定电源的两端(补充极片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安装于充电模块线路板的充电口、启动开关,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
17.进一步的,充电模块安装座为设置于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的充电模块线路板固定槽。
18.进一步的,所述发声模块包括安装于发声模块线路板上的喇叭,所述发声模块设置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象限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优选的,发声模块还可采用具有麦克风的发声模块,通过录入特定的声音、音乐,并通过喇叭播放,能进一步提高其玩耍趣味性。
19.进一步的,所述发声模块安装座为设置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象限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的发声模块线路板固定槽。
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座包括设置于第一、第二象限的驱动电机支撑台、设置于驱动电机支撑台两端的驱动电机转轴座架、设置于驱动电机支撑台两侧的固定柱、经固定柱安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支撑台围合驱动电机外壳体的扣合片与紧固件。
21.基于上述的经偏心转子驱动的弹跳玩具,将其内藏至公仔玩具设置的容纳空间内。经驱动电机驱动偏心转子,能使弹跳玩具带动公仔玩具进行弹跳;优选的,选用软性材料如自然或人工棉、绒、布料等缝制形成的毛绒公仔玩具,在毛绒公仔玩具内设置经拉链或魔术贴等易开启部封口的容纳空间,其玩耍过程安全性更高,并且拆卸方便,便于清洁,能够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玩耍。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23.1.相对于现有的跳跳球玩具,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电机直接驱动偏心转子的结构,省却了复杂的齿轮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设计、生产、装配过程的成本,并且不因齿轮组的运行对发声模块的发声进程产生干扰;并且,采用启动开关、充电口与组合壳体外部空间相连的设置方案,用户使用便利,相对现有设计省却了沿充电窗口拨动内壳体寻找充电插座的不便;
24.2.通过将偏心转子与驱动电机分别位于组合壳体内空间的不同半侧,并且具有一定重量的主要元器件电源、充电模块、发声模块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组合壳体内空间外围的电源安装座、充电模块安装座、发声模块安装座内,其构成的结构,在启动弹跳玩具时,偏心转子能够沿一水平面进行旋转,并调节组合壳体至具有相对稳定地朝向;优选的,将构成组合壳体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内空间区分为第一至第八象限的范围,并设置偏心转子的转动轨迹经过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该朝向效果更为稳定,能使位置固定的充电口、启动开关较为稳定地朝向某一方位;
25.3.由于偏心转子的旋转时,形成了偏向力而影响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安装座的固定稳固度,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安装座同时固定驱动电机转轴座与驱动电机外壳体,使偏向力直接作用的驱动电机转轴能够经驱动电机转轴座的固定而维持位置相对恒定,相对于单独固定驱动电机外壳体的结构更为牢靠。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分区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31.如图1

4所示,一种经偏心转子30驱动的弹跳玩具,包括呈半球壁状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配对的螺丝锁定柱和螺丝锁定槽,通过锁定螺丝将配对插合的螺丝锁定柱和螺丝锁定槽相互锁定,组合形成整体呈球体状的组合壳体10。
32.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内空间分为第一象限a1、第二象限a2、第三象限a3、第四象限a4,第二壳体12内空间分为对应与第一象限a1相邻的第五象限a5,与第二象限a2相邻的第六象限a6,与第三象限a3相邻的第七象限a7,与与第四象限a4相邻的第八象限a8;如图1

3所示,在第一壳体11中,驱动电机支撑台21设置于第一象限a1、第二象限a2范围内,驱动电机支撑台21两侧设置有一对固定柱23,设置于驱动电机支撑台21两端的驱动电机转轴座架22,驱动电机转轴座架22置并固定于驱动电机转轴座架22上,并使平置于驱动电机支撑台21上,扣合片24围合驱动电机20外壳体,并经锁定螺丝锁定扣合片24和固定柱23,从而使驱
动电机20被稳固地固定于驱动电机20安装座上。
33.驱动电机20转轴安装有一偏心转子30,驱动电机20转轴经过组合壳体10内空间的中心,偏心转子30转动轨迹经过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a3,a4,a7,a8),即与驱动电机20分别位于组合壳体10内空间的不同半侧。
34.如图1

3所示,充电模块50、发声模块60、电源40对应安装于组合壳体10内空间的外围的电源安装座(41,41')、充电模块50安装座、发声模块60安装座内。
35.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安装座(41,41')为设置于第一象限a1的电源固定槽41和第五象限a5范围内的电源固定槽41'共同构成,电源40采用7号或5号充电电池,并通过电源40两极通过导线连接至充电模块50的充电模块线路板501以及驱动电机20的极片202,并通过电源安装座(41,41')对应扣合固定电源40的两端,使电源40设置于第一象限a1和所述第五象限a5共同构成的范围内。
36.充电模块50包括安装于充电模块线路板501的启动开关502、充电口503、电容器504,充电模块线路板固定槽(51,51')设置于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a3,a4,a7,a8)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充电模块线路板501插合固定于充电模块线路板固定槽(51,51')内,并使启动开关502朝向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之间边沿的围合的按钮孔位(52,52'),充电口503朝向第一壳体11的充电口孔位53,从而使启动开关502、充电口503与组合壳体10外部空间相连。
37.发声模块60为安装于发声模块60线路板上的喇叭,发声模块线路板固定槽(61,61')设置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象限(a2,a4,a6,a8)共同构成范围内的外围部分,发声模块60线路板插合固定于发声模块线路板固定槽(61,61')内,同时通过导线与充电模块线路板501相连接;优选的,在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朝向喇叭的方位,开设若干通孔,更能够便于声音的发散,提高发音效果。
38.本实施例基于上述的方位设置,电源40、充电模块50、发声模块60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组合壳体10内空间外围的电源安装座(41,41')、充电模块线路板固定槽(51,51')、发声模块线路板固定槽(61,61')内,且不位于偏心转子30的转动轨迹上。而当偏心转子30在驱动电机20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其围绕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象限(a3,a4,a7,a8)范围内的偏心转子30转动轨迹进行旋转,偏心转子30转动轨迹形成一转动面,并且由于重力的作用下,使得转动面是平行于地面进行转动的;故在弹跳玩具自由状态下,弹跳玩具跳动轨迹是伴随的大幅度的平移跃动,以及小幅度的垂向跃动进行弹跳的;而将弹跳玩具的方位进行变动,至转动面垂直于地面并维持固定后,此时跳动轨迹是伴随的大幅度的垂向跃动,以及小幅度的横向跃动进行弹跳的。
39.基于上述两种方位调节方法,在将弹跳玩具置于自然或人工棉、绒、布料等软性材料缝制形成的毛绒公仔玩具的容纳空间,并通过采用拉链或魔术贴等易开启的封口物或固定物对弹跳玩具进行固定,并封闭容纳空间,调节弹跳玩具的不同方位,可便利的行程大小跳跃幅度不同的跳动;并且采用毛绒公仔玩具包裹弹跳玩具的外部,相对于采用塑料、硅胶材质的公仔玩具,其玩耍过程安全性更高,并且拆卸方便,便于清洁,能够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玩耍。
4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它玩具,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